分享

重症故事丨最后的铁肺---德州麻痹症幸存者

 有声重症 2022-11-30 发布于河北

1952年保罗6岁。

本该是自由快乐的年纪赶上了美国小儿麻痹症大流行。

起病初期觉得是个小病,患病仅仅5天,他失去了所有颈部以下的运动功能,不能走,不能动,最后是不能呼吸。

不幸的小保罗开始了与铁肺相伴的日子。

每天仅能离开几个铁肺几个小时,并需要专人照顾他的起居。

但保罗很顽强,坚持上学,读书,通过律师资格考试,并拥有工作,尽管他只能用嘴操作电脑。

他是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有着比别人更多人生体验的人。

这个铁肺可是个老物件儿,50年代造的,到现在连维修的人都不好找了。

小儿麻痹大流行和ICU成立、铁肺应用几乎是同时,那是一场美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灾难。

好在疫苗的发明与接种阻止了疾病的进一步流行。

不过目前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掉以轻心,拒绝疫苗接种,这很有可能导致出现下一场麻痹症大流行。

铁肺是目前已经很少应用临床的抢救设备,不过确是在那个麻痹症大流行背景下的救命神器,产生了一批依靠铁肺生活的患者。

保罗是个缩影,但可以看出像保罗这样的患者是有办法生存的。

我们目前的医学技术确实有巨大进步,但我们同样“制造”出一批批活着却无法生活的患者。

这批患者如何能生活的像保罗一样,有尊严、有质量、有成就的生活,将是一个重要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亲人分身乏术,按照简单直接的想法,专业的照护、康复、赡养医护人员和康养中心可能会帮助到这样的患者吧。

可行业监管、福利保障、人员培训、薪资薪酬、医保政策、基本服务、社会认可程度都是面临的巨大难题。

一直在前进,一直在改进,一直在路上。

有时改着改着,那部分困难的患者就剩最后一个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