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温九零年代,回顾当年读过的十部小说

 翔山 2022-11-30 发布于山西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文学创作呈现出雨后生态、蓬勃发展的态势,群众的阅读也呈现出昂扬健康的状态,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那个时代充满了激情,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温度。

当年,我们这些普通人,或者通过单行本大量阅读了一些具有时代特征、彰显时代精神的小说,或者通过《人民文学》、《当代》、《十月》、《收获》等文学期刊全方面地领略了我国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的崭新风貌和丰硕成果。

文章图片1

如今我国的小说创作呈现多元化、多载体的格局,然而,能够形成全民阅读局面的小说寥寥无几,而当初红红火火的文学期刊也不复当年之勇,日益寥落。这种局面,在一定程度上让人唏嘘不已。

今天,回顾一下当年曾经阅读过的十部小说,以资纪念已经随风而去的光辉岁月和温暖情怀。

第一部:李存葆的《高山上的花环》

文章图片2

李存葆是当年极负盛名的军旅作家,他的创作带有鲜明的阳刚特色,既有时代的风云,又有民族的激情,这部当年流行一时的《高山上的花环》就集中体现了李存葆的创作风格,也给予了当年的读者挑灯看剑的豪情体验。

小说先在文学期刊上发表,后来又发行了单行本,那个时代成熟起来的读者,几乎都通过各种形式领略了这部小说的风采。

爱国主义的情怀,是这部小说的主题,一个民族的血性,是这部小说的表达。无论是梁三喜的质朴和忠勇,还是靳开来的玩世不恭与以身许国,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尤其是梁大娘,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老太太,却有着极其坚韧极其浓烈的家国意识,这代表了我们民族的精神脊梁。

文章图片3

第二部:路遥的《人生》

文章图片4

路遥是个具有理想主义信念和现实主义担当的作家,他的作品昂扬着金属般的理想色彩,也凝聚着深沉的现实底色。这部小说,是路遥早期的代表作,也是他向司汤达的《红与黑》致敬的力作。

可以这样评价,这部小说开启了路遥之后创作《平凡世界》的先机,积累了创作《平凡世界》的野心,没有这部小说的大获成功,路遥之后创作《平凡世界》绝无可能。

这部小说具有理想主义的悲剧色彩和现实主义的悲情内蕴,高家林的孤勇奋进,毫无疑问带有于连的现实映射,失败在所难免,却让人心意难平。爱情在这部小说中不仅是悲歌,而且还是影响人生走向的巨大暗影。这就使高家林的爱情更具现实意义,如此也反衬出《平凡世界》中孙少平的爱情那样充满童话情趣,那样让人百思不解。

这部小说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影响了一个时代,在影视化改编这一点上远比《平凡的世界》成功。

文章图片5

第三部:蒋子龙的《蛇神》

文章图片6

蒋子龙当年以《乔厂长上任记》成名,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学记忆。这部《蛇神》是他的长篇小说作品,记录了一个年代的困局和不幸,但是整体色调并非阴冷。

这部小说曾经在广播电台上播出,影响力由此得到极大地提升,事实上这部小说在故事性和人性开掘上都很深刻,不失为当年经典性作品。

长哭当歌,是所有情绪中最让人难忘的体验,这部小说在这个方面实现了探索,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人物的刻画,故事的编排,在当年同类型小说中以此见长,即便是没有那些时代的经历的人,读一读这部小说,也会深有所得。

这部小说具有传奇小说的特质,尤其在主人公邵南孙的塑造上,在邵南孙与花露婵的情愫上,不喜欢纯文学刻板模式的读者,可以在这部小说上获得通俗小说的快意。

文章图片7

第四部:贾平凹的《浮躁》

文章图片8

这部小说是贾平凹鹰扬文坛的代表作,当年的贾平凹还葆有一定纯粹情怀,绝不像如今这样油滑和狐疑。

《浮躁》的主题扣合了当年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宏大叙事,但是贾平凹没有尝试将这部作品写成同乡路遥那样的格局和笔法,所以这部小说的才情还是极为昂然,诗意绝对秀出同侪。

金狗是贾平凹塑造的人性化很浓烈的人物,具有野蛮生长的气势,却未脱离时代和社会给予他的明亮与激扬,这个人物大约是贾平凹笔下最正面的角色。

一如既往,一以贯之,贾平凹笔下的女性角色很有特色,小水这个角色灵动而且美好,代表了作者笔下女性角色最正面的样子。

第五部:冯骥才的《神鞭》

文章图片9

冯骥才的小说很通俗,没有故弄高深的创新尝试,保持着传统的气派和格局,这部小说无疑代表了冯骥才的这种理念。

这个传奇故事其实更像一个寓言,在世事变迁中,传统的一切都要面临挑战,而有些挑战是致命的,这就需要顺势变化,就在傻儿割掉辫子,换成手使代表现代的手枪的时候,这个寓言完成了使命。

冯骥才的小说很好读,文字拿捏,气韵把握,都与我们民族的审美一致,这种功力在求新求变的创作生态里尤其难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绝对有道理。

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这种文化是传承,也是创造。冯骥才做得很不错。

文章图片10

第六部: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

文章图片11

苦难,有些时候是荒诞的,这就是余华的表达选择,这部小说能够让人泪流满面,又能让人体会出了生命的错位和世事的荒诞。我们始终认为,余华代表了我国小说创作的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并非人人可以企及。

这部表现生命唯艰,并且具体到卖血这一现象上的小说,始终有着很高的人气,始终在图书排行榜上霸占着重要位次,这是一种成功,也是余华的才华的卓越体现。

普通生命,寻常人生,总是与苦难不离不弃,尤其是在激烈的时局中,更是如此,这有些荒诞不经,却又如此深刻入骨。现实,有些时候让人觉得荒唐,正因为如此,现实才会如此真实。

文章图片12

第七部: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

文章图片13

这是一部现象级的小说,也是一部昙花一现式的小说,之所以能够得到当年读者的青睐,主要在于小说本身和作者都带有让人浮想联翩的噱头,更何况电视剧又完成了空前的推波助澜。

王起明的经历如同一个童话,是否是作者曹桂林的夫子自道,人们不得而知,只是在当时普遍觉得这种题材很稀缺,这样的小说又极其通俗。

总体来说,这部小说当做如今的网络小说一样的作品,看一看还是能够让读者觉得很有意思的。当然,通过阅读这部小说,当时的国人知道了什么是淘金梦,什么是经济危机。

文章图片14

第八部:古华的《芙蓉镇》

文章图片15

这是一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也是一部在影视化改编中大放异彩的小说,而且真正读来,的确让读者所受到触动极大,而且字里行间诗意盎然。

古华是个非常有天分的小说家,他的才情在一众小说家中极为显著。这部小说有着时代的烙印,有着人文主义气息的灵动,有着沧海桑田的震撼,当然这些都让时代和民众审视历史,审视人间。

秦书田与胡玉音在颠沛流离中的生活让人回忆起了过往沧桑,但这绝非普通的反思小说,这部小说其实代表了当年我国小说创作的一种裂变和成长。

这种裂变与成长,当然源自赋予小说内涵的社会生活的裂变和成长。

文章图片16

第九部:刘绍棠的《蒲柳人家》

文章图片17

刘绍棠是当年乡土小说作家中的标杆人物,他的这部小说在当年风行一时,如今还得到了读者的回顾。

地域色彩极为浓郁,故事情节极为贴近生活,是刘绍棠创作的特色,也是他毕生的追求,这部小说突出地体现了这些特色,所以才很好读,很让人欣喜。

这部小说如同传统的评书,丰富琳琅的地域语言,细密编织的故事结构,生动可人的人物塑造,即便是不喜欢读书的人,也能够在其中得到精神的共鸣。

传奇性,是这部小说的一个特点,一丈青大娘,何满子,他们的故事,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第十部:谌容的《人到中年》

文章图片18

这是一篇中篇小说,在当时形成了极大地轰动,谌容也发出了对时代的拷问,知识分子的一些问题由此得到了破解。

这是一篇具有开创意义的中篇小说,不仅在于结构,而且在于思想内涵,可以说,作者谌容的风骨极为劲健。

文章图片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