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能制造背景下,产教融合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白桦树2008 2022-12-01 发布于内蒙古

什么是产教融合?简单来说,就是社会产业教育事业的深度融合。产教融合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融教育教学、技术研发、生产劳动、技能提升、经营管理等于一体的行为或过程,其本质是以对接区域产业发展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为基础,强化实践教育,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是校企双向互动与整合的过程,具有较高的交融性和稳定性。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办学优势,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

随着《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已初见成效:全国组建1500多个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涵盖企业、学校等在内的4.5万余家成员单位;培育了3000多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了21个产教融合型城市,构建起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产教融合新模式。

图片

但是,在我国产教融合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晰的认识到,在复杂的智能制造背景下,产教融合工作的开展也因为受到诸多不利因素制约而进程缓慢:

1

产教融合,“合”而不“融

产教融合的关键在“融”而不在“合”。当下大部分产教融合仅仅是校企合作的扩大化,还未能上升到企业和学校的融合、生产和教育的融合层面。在价值追求上,职业学校追求的是育人价值,企业追求的是经济价值;在利益诉求上,职业学校主要关注学校和学生的利益,企业更多的是关注自身利益;在行为逻辑上,职业学校遵循的是教学逻辑,企业遵循的是生产逻辑...如果缺乏共同的价值追求、利益诉求和行为逻辑,校企双方只能停留在合作阶段,难以达到更高程度的融合。

2

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相脱节

学校层面一方面想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真正所需人才,提升专业对口率、就业率等;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参与可能涉及到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修订,教学计划的变更,部分院校不愿意打破原有的育人体系;企业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缺少话语权,给出的建设意见难以在高校教学中实现等,导致企业无法有效地跟高校融合,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尚未形成。这样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就难以达到企业的要求,导致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两张皮”。

3

企业的智能化标准不明确

我国很多企业对智能制造标准的制定还处于模糊不清阶段,即便有些企业已经着手制定,但是基于智造概念提出的相对较晚,没有企业可遵循的共性标准,导致大部分企业无法找到适合企业本身的智能化标准。另外大多数中小企业对智能制造采取观望态度,现阶段能够真正参与到智能制造范畴的企业并不多;也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什么样智能制造水平的企业可以参与产教融合工作中来,这种情况下要想形成产教融合工作的无缝对接就显得格外乏力。

图片

那么,如何有效推进产教融合的深入?

1

建立面向产业办学的支撑平台

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当下,要实现面向产业办学,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专业群对接产业集群,形成产业一有“风吹草动”、职业学校就能“闻风而动”的响应机制,关键在于建立产教大数据共享平台。平台应该包括区域现有产业分布及权重、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趋势、企业数量、企业规模、企业效益、企业发展前景、企业用工规模、企业用工需求等关干产业发展的全面、准确、权威信息并适时更新,为产教融合的实现奠定基础。职业学校可以根据产业结构和产业集群的变化设置和调整专业、规划专业群建设,可以根据产业的用工需求确定专业招生规模,可以根据产业发展趋势来提前谋划专业布局,从而将学校发展与产业发展“连锁”起来逐步实现“教育”与“产业”的融合。

图片

2

稳步推进优势专业项目化

对于学校本身实力较强的优势专业,在产教融合中尽量做到项目化,解决学校人才培养和产业人才需求“两张皮”的问题。

首先,遴选优质企业。行业里面的领军企业,往往也是该行业教学标准制定的风向标,因此直接和优质企业的合作更便利于专业和企业的融合。

其次,校企共商专业诊断与改进。学校根据行业企业制定的教学标准,校企协商对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进行诊断与完善,为产教融合提供支撑依据。

最后,项目化推进。比如和智能制造、数字化等相关的专业,我们可以与本地的制造企业共建生产型实训基地,开设智能工厂,成为独立的经营实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按照智能制造等行业的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由校企专兼职教师共同授课,除理论课程外,实践环节全部在工厂车间完成完成。学生既是在校生的学生身份,又是工厂实习生的身份,除了学习,还能获得相应的工作报酬。学习与工作完全同步,大大提升了教育服务产业的能力。这样,学校、企业和学生均能受益,产教融合才能真正落地。

图片

3

完善智能制造和职业教育组织、产业体系

无论是智能制造体系还是职业教育体系向高智能化发展,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终极目的就是要将精益化、标准化、模块化、数字化、个性化以及全球化融入我国的制造业中去,完全摆脱我国制造业被锁定在低端全球产业链的困局。智能制造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可靠人力资源的大力支撑,而高水平的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离不开职业教育向高端发展。所以参与到智能制造的组织必须有自我完善机制并有长远的战略規划,将目光投向长远的未来。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离不开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主要体现在成立国家职业教育总局、建立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不断升级职业教育内在价值、将以往企业唯学历招聘和培养人才的局面打破、形成培养综合性职业素质人才的全局观等。

图片

产教融合可以推进高校和企业利益融合、技术融合、资源融合、人员融合,可以突破理论教学和产品开发的壁垒,丰富高校课堂,支撑企业革新,促进产业升级,可以整合高校与企业资源,让高校拥抱企业资源,让学生融入行业产业,增加办学成果、提升育人质量,实现校企合作质的飞跃。对于促进区域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良性互动具有的深远意义。

智 能·制 造

科 技·教 育

实 训·就 业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惠兰园B1幢1层01-2号商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