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剖列车之螺旋线

 脸大旺夫张路 2022-12-01 发布于广东

解剖列车这本书其实内容并不多,更多的是实操比较复杂。

螺旋线的内容也不多,不过在身体评估的时候会特别抽象。

螺旋线的功能主要是引起并调整身体的扭转和旋转,以及在离心和等长收缩稳定躯干和下肢,以避免旋转崩溃。

螺旋线上的肌肉筋膜有:头夹肌、颈夹肌、大小菱形肌、前锯肌、腹外斜肌、腹白线、腹内斜肌、阔筋膜张肌、髂胫束、胫骨前肌、腓骨长肌、股二头肌、骶结节韧带、腰骶筋膜、竖脊肌。

与螺旋线相关的姿势包括:踝旋前或旋后,主要是胫骨前肌和腓骨长肌有关;膝扭转主要和股二头肌有关,骨盆相对双脚的旋转这个和股二头肌、腹内外斜肌有关系;胸腔相对骨盆的旋转也和腹内外斜肌有关系;单肩耸起式向前移位以及头部倾斜,这和头夹肌、颈夹肌有主要关系,虽然是单独分析,但在调整的过程中还是要从全局入手。

1、菱形肌和前锯肌,这里经常出现驼背的形式,菱形肌拉长前锯肌就缩短,以及两侧中有一侧前锯肌缩短更多,造成身体轻微的扭转,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一些。

2、腹内外斜肌的复合体,以右侧扭转为例,那么缩短的是右侧的腹外斜肌和拉长的腹内斜肌。

3、髂嵴。是一个很重要的连接,书中称之为车站。

腹内斜肌向内、上方牵拉髂前上棘,腹横肌纤维的则直接向内牵拉,腹外斜肌则是附着在髂嵴的外侧缘,一些腹股沟韧带向内、下方牵拉,缝匠肌附着在髂前上棘,走向膝关节内侧,也是向下牵拉,髂肌紧贴髂前上棘内侧缘,则朝股骨中间部分直线向下拉。

通常对螺旋性的评估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写到这里的时候有一种感受,解剖列车只能做一种观点而不是一门学科,因为他的理论不够完善,而且很抽象。

下螺旋线是一条从髋到足弓,然后又到髋的复杂绳索。

在小腿到足弓的位置主要是靠胫骨前肌和腓骨肌的支撑,他们共同附着在内侧楔骨和第一跖骨上面就像踩在马镫上一样。他俩也是一组拮抗肌,足弓塌陷时胫骨前肌拉长,腓骨长肌缩短而紧张。

股二头肌的短头和大收肌比较重要,他俩在股骨通过筋膜连接,股二头肌断头在慢性膝关节屈曲或胫骨外旋时可能过度活跃,而大收肌在与骨盆前倾或不能正常屈髋有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