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逆境让我们更慈悲,也更容易内疚

 仰羊 2022-12-01 发布于上海

过去的逆境经历导致

内疚感,和对他人的慈悲(compassion)

Emma Young | BPS
mints 编译 | 心理学空间网

图片

很多人都认为内疚是一种有害的情绪。内疚并不好受,也是重度抑郁症和强迫症的一个关键特征。

当人们对自己遭受的创伤(如虐待)感到内疚时,他们就更容易出现创伤后应激症状。然而,最近的研究也表明,内疚情绪可能有好的一面。

通常被认为内疚源于在道德上或社会上)做了错事,并因此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信念。有研究发现,人们会做出有利于社会的,无私的选择,以避免感受到这种感觉。

《情绪》杂志的一篇新论文指出了内疚的另一个好处。

先前的研究发现,遭受更多逆境的人会对需要帮助的人产生更多的共情和慈悲(compassion。现在,阿德尔菲大学的Daniel Lim和东北大学的David DeSteno再次证实,和过去的苦难和创伤经历相关的内疚感是这种影响的关键驱动因素。

在第一项研究中,127名美国成年人记录了三周的各种情绪的日常感受,包括内疚和慈悲。之后,他们在一项问卷调查中报告了过去生活中的任何逆境,包括丧亲之痛、疾病和人际关系中的困难。

研究人员发现,内疚感和慈悲心往往如影相随,所以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内疚感更                      重的时候,他们也会觉得自己的慈悲心更强烈。他们还发现,遭受过更多逆境的人(比其他参与者)更容易感受到内疚和慈悲。

第二项研究涉及了126名在线参与者。他们阅读了一篇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冲突对当地人影响的文章,并看到了8幅受苦儿童的照片。这些都是为了唤起慈悲心。

然后,参与者报告了自己的慈悲感和内疚感。研究人员再次发现,慈悲心的程度与内疚程度相关——而且,这两者的程度都与过去的逆境程度有关。分析表明,内疚感至少有助于解释过去的逆境和慈悲心之间的联系。

研究人员在第三项针对100名参与者的实验室研究中,对内疚感进行了直接的操纵。他们迫使一半的参与者与其他参与者(但实际上是同伴)发生肢体碰撞。这场“意外”导致同伙丢下了一组他们刚刚花时间精心布置的拼图。另一半人只看到同伙扔下了拼图块——未发生身体碰撞

图片

实验3 逆境中产生的内疚感介导的慈悲心的间接影响随着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Lim, D., & DeSteno, D. (2022). Guilt underlies compassion among those who have suffered adversity. Emotion.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10.1037/emo0001116

研究人员发现,正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那些被引导引发事故的人感到更内疚。他们还发现,在这个群体中,那些经历过更多逆境的人感到的内疚最强烈。更重要的是,与那些只目击了事故的参与者相比,参与者过去的逆境和对同伴的慈悲之间有着更强的联系。

因此,正如两人所写,过去遭遇过更大逆境的人,更有可能因卷入事故而感到内疚,这促使人们对“受害者”更加慈悲。

图片

那麼,为什么经历过更大逆境的人会感到更内疚呢?

这可能是因为,知道自己遭受的痛苦是什么样的人,在目睹他人遭受的痛苦时,会因为自己不知道这种痛苦、或没有提供任何帮助感到更内疚。或者(类似第二项研究的场景)因为自己导致了他人的痛苦而感到更内疚。

研究人员写道:“这些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见解,即,在生活中经历过逆境,可以增强慈悲心。”

这项研究还表明,罪疚感在社会上有新的好处。研究人员写道,更大的慈悲心可以“促使人们做出更大的努力帮助有需要的人”。

当然,有一些因素会影响经历过逆境的人在任何特定情况下感到的内疚和慈悲的程度。患有创伤后应激症状的人只可能有限地感到对他人的慈悲。如果他们觉得受害者应该为他们的痛苦负责,显然会限制慈悲。

“尽管如此,”两人总结道,“总体而言,逆境诱发的内疚倾向增强了大多数人的慈悲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