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为阴阳失衡?中医用虚实描述失衡的原因性质,用补泻描述失衡的调节方法

 liyh65 2022-12-01 发布于山东

凤凰中医:一个面向全球华人的中医药时事类自媒体

来源丨《中医概念入门》作者:李文强   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责编:木木  

编者按: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是名老中医为防止中医传承中断而于1985年创立的中医大学,坚持按照中医规律进行教学,培养了大量的合格中医人才。八、九十年代,因政策原因,该大学不得不于2005年关闭。虽已关闭,但光明中医系列教材却一直备受追捧,因为教材全部是名老中医根据中医特点编写的教材,受到广大临床中医师的推崇。

      本文为作者李文强系统研读光明函授教材后,为帮助众多中医学子能通俗易懂掌握教材,历时五年,有感而写的中医启蒙书《中医概念入门》系列连载。

中医用虚、实来描述失衡的原因性质,用补、泻来描述失衡的调节方法。

该有不够就是虚(“精气夺则虚”)。虚会导致房间调节平衡的能力不足,受到一般的干扰就会产生失衡。

在我们这个例子中,如果空调出了毛病,输出冷气的能力下降一半,导致夏天气温正常变热的时候,不能提供足够的冷气,这就是虚,因为空调属阴,所以这是阴虚。

空调没有提供足够的冷气,导致室温上升到30度以上,超出了正常范围,称之为热。

这种因为阴虚(空调能力不够)而导致的热,称为虚热。

同理,如果暖气出问题,提供热气能力下降,为阳虚。由此导致冬天的时候,室温低于20度,称为寒。因阳虚而寒,称为虚寒。阳虚则表现为虚寒;阴虚则表现为虚热。

《中医药学概论-病机》

不该有而有就是实(“邪气盛则实”)。实是说房间受到超出常规的干扰,这样即使自身调节平衡的能力是正常的,也会因为干扰的力量过大而失衡。

本例中,如果空调、暖气的功能都没有问题,但是有人在房间里面生了一堆火,导致房间温度上升,此时即使空调全力开动,依然不能维持室温在合理范围。室温升到30度以上,成为“热”。这个热是因为不该有的火造成的,所以是实热。

同理,如果在房间里放一大块冰,导致室温下降到20度以下,暖气开大也无法调节,成为“寒”。这种寒叫实寒。

还有一种功能亢进的情况也属于实。比如暖气的控制出现问题,在室温已经较高的情况下,依然大功率输出热气,使室温上升到30度以上。这种失衡非外力干扰,而是自身调节问题,也属于不该有的热量太多,所以是实证。

阳胜则人体功能亢奋而见热证;阴胜则人体功能抑制而见寒证。

《中医药学概论-病机》

调节平衡的方法(补、泻)

了解了虚实寒热的道理,那么调节的方法也就自然明白了。

如果是空调或者暖气的问题,那就修理空调或暖气,这就是补。空调为阴,修理空调就是补阴。暖气为阳,修理暖气就是补阳。如果是房间里多了火或者冰,那就把它们清理出去,这就是泻。把火弄出去叫“泻热”,把冰弄出去叫“散寒”。

所以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总的来说,补虚叫做扶正,泻实叫做祛邪。所以说中医的治法无非扶正祛邪而已。

虚实共存

因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过多,所以同一个部位虚实两者并不对立,可以共存;不同部位则可以此处虚而彼处实。一般来说,单纯的正气虚或者邪气实往往只是疾病的初起阶段,病因单一,治疗相对简单。慢性病、老年病、严重疾病往往是正气虚与邪气实共存,既有一个部位的虚实共存,也有不同部位的此虚彼实等等。解决这种问题要分清主次,确定先补还是先泻,或者重补轻泻、轻补重泻、补此泻彼等等。

错误的调节

一定要注意,必须分清虚实,再采取对应的补泻方法;如果判断错误,比如本来是有火的实热,误判成了虚寒,采取了补阳(增强暖气)的措施,就会火上浇油,让室温更加偏离平衡点。或者本为虚寒,误判为实热,采取泻热的方法等等,都会造成更严重的问题。

阳明病,不能食,乃胃中虚寒所致...医者误认...手足濈然汗出,大便初硬后溏为胃家实热,妄用苦寒攻下之品,使中气更为虚寒,胃失和降,而生哕逆,此即“攻其热必哕”。...病本属胃家虚寒,攻下则犯虚虚之戒,因而有哕逆之变。

《伤寒论讲解-194条》

所以一定不能让虚的更虚(虚虚)、实的更实(实实),不能犯虚虚实实的错误,这是中医需要遵循的最基本原则。

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天殃,无致邪,无失正,绝人长命

《黄帝内经-五常政大论》

张景岳说:“人之疾病,无过表里寒热虚实,只此六字业已尽之,然六者之中又惟虚实二字为最要,盖凡以表证、里证、寒证、热证无不皆有虚实,既能知表里寒热而复能以虚实二字决之,则千病万病可以一贯矣,且治病之法无逾攻补,用攻用补,无逾虚实。”

《黄帝内经讲解-治则学说-补虚泻实》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4)

《金匮要略》

盛者写之,虚者补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

五脏脉已绝于内者,肾肝气已绝于内也,而医反补其心肺;五脏脉已绝于外者,心肺气已绝于外也,而医反补其肾肝。阳绝补阴,阴绝补阳,是谓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

《难经-十二难》

扶正的方法可能会有留邪的隐患。比如我们想补一个地方的水,但是水没有流到这个地方,去了它处,使不缺水的地方水过多,就反而补出了邪气。祛邪的方法往往会伤正。比如我们想排除一些废水,同时也可能把好水一同排掉了,这就伤了正气。所以无论是扶正还是祛邪,都要注意对应的负面作用。

很多不愿意系统学习的中医爱好者,不识药性,不懂辨证,在不能全面把握人体虚实状态的情况下,往往只看见到一方面之虚,看不到其它方面的实,进而片面用药,犯虚虚实实之戒,造成严重后果的例子非常常见。

暮世之病也,则不然,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病形已成,乃欲微针其外,汤液治其内,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

《素问-移精变气论篇》

小结

保持指标平衡的要素称为正,其能力不足称为正虚。原则上,维持指标平衡的能力越强越好。比如城市楼房与农村平房相比较,楼房维持平衡的能力强,遇到狂风、暴雨、寒潮的时候,楼房更具有抵御这些外邪的能力,所以人们更喜欢住楼房。对于人来讲,健康的人抵御外界风、寒、暑、湿的能力强,也就是维持自身平衡的能力强大。反之,不健康的人维持平衡的能力弱,稍受干扰就有疾病发生。

不该有的干扰平衡的因素称为邪,过多叫邪实。原则上最好没有邪,如果有的话要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不要超过人的调节平衡能力,超过则发病。

另外,中医在对邪的性质进行描述的时候,有实体物质的邪称为实邪,无形气态或能量类的邪称为虚邪。以后遇到要注意与正气虚、邪气实的概念进行区分,不要混淆。

邪热与痰水、肠胃糟粕、宿食、湿浊等有形之邪相结,皆可致心烦,甚则心中懊憹,以其邪之有形,故称”实”。本条所述,乃因汗、吐、下后,表邪入胸,无形之邪热留扰蕴郁胸膈,并未与有形之邪相结,故称'虚”,并非指正气虚衰。


作者简介:李文强 光明中医网校副校长,负责光明中医版系列教材1000万字的电子化工作。为解决中医系统学习入门较难的问题,依据教材编写了《中医概念入门》一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了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交流群,请加编辑微信:aicaojilu 注明“光明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