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廊坊『创森』绿美京津冀2018.4.12

 弘净 2022-12-01 发布于河北
廊坊市自然公园

        地处河北省中部,素有“京津走廊、黄金地带”之称的廊坊市,正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前沿。特殊的区位,赋予廊坊市为京津提供生态保障、建设首都生态“护城河”的特殊使命。

        良好的生态不仅影响廊坊的形象和福祉,更关系着首都北京的生态和形象。近年来,廊坊以建设首都生态涵养区和北京护城河为己任,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先后实施了“两年攻坚战、造林一百万”“两年大提升、共建森林城”“营造百万林、决胜森林城”一系列工程,倾力打造首都生态涵养区,为廊坊实现绿色发展、高端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2014年至今,廊坊绿色成绩喜人:森林覆盖率提高17个百分点,植树造林167.04万亩,分别占省、市下达任务的321%和101%,年度平均新造林面积占市域面积的4%以上。截至2017年底,全市有林地面积294.98万亩,森林覆盖率30.66%,初步形成了以河、渠、路、堤绿化为框架,以农田林网为脉络,以林果苗片林为基地,以城镇村庄绿化为节点,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防护生态体系,一个具有北方特点的“绿廊相连、绿道相通、绿网相扣、绿水相依”的绿色生态城市正在崛起。

 廊坊郊区节点绿化

        规划先行保品质

        如何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打造好首都生态“护城河”作用?布局和规划是建设的保障。近年来,廊坊市围绕打造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以与京津生态同质为方向,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和生态绿化。

        为确保造林绿化任务落到实处,2014年以来,廊坊市委、市政府把持续实施造林绿化作为全市10项集中行动的重要内容,并连续4年召开高规格植树集中行动、绿化提升行动、创森决胜攻坚行动等电视电话动员大会,市四大班子领导分别包县,定期督导。市领导先后召开57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100次对造林绿化工作作出批示。同时,市主要领导还与县(市、区)主要领导签订了责任状,确保“压力传递到位、任务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挂帅、靠前指挥,分管领导具体研究、具体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有压力,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良好工作氛围。

        规划设计上,廊坊注重规划的系统性、基础性、全局性和前瞻性,按照“增林扩绿,林果并重,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对标京津、高于京津的规模和标准,突出廊坊风格和特点,明确总体布局为:十城,即廊坊主城区、8个县(市)城区、廊坊开发区;二带,即环首都、天津边界生态景观带;三网,即河渠水系、道路、农田林网;三点,即园区、城镇、村庄绿化为一体的多功能森林生态体系。确定了北部(三河、大厂、香河)建设园林风景生态区、中部(广阳、安次、固安、永清、廊坊开发区)建设名优林果生态区、南部(霸州、文安、大城)建设森林湿地生态区的定位,经论证制定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京南森林湿地生态走廊建设规划、经济林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拉开了绿美廊坊的总体框架。

        其中,北部园林风景生态区以“森林绿景、生态氧吧”为主题,以潮白河流域园林景观建设为链接,打造“六河七廊五湖十园”生态框架,使其成为京津之间的“绿宝石”、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东花园、全省现代林业发展的示范区。中部名优林果生态区以“田园绿海、休闲采摘”为主题,以永定河流域名优特林果基地建设为链接,以绿廊建设为重点,改造现有的,增加名优的,保护古老的,实现林果并重,生态、经济、保健、美化、固碳五大功能为一体,使其成为首都新机场的绿美门户。南部森林湿地生态区以“增林扩绿、产业发展”为主题,以大清河流域森林湿地建设为链接,建成东联天津、西接雄安新区,绵延一体的森林湿地生态走廊。

        同时,廊坊市林业局与河北省林业厅、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就京冀生态合作进行了多次商讨对接,联合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造林绿化工作协作机制,于2016年启动实施了京冀合作造林项目。

 香河县万亩荷塘

        机制创新添活力

        创新机制,是激发造林绿化的动力之源。2014年以来,廊坊围绕破解造林绿化用地难、资金少、成效低等问题,在成功推行政府流转租用农民土地、专业公司造林,龙头企业带动、基地示范、农户参与模式,农民合作社风险共担、合作共赢模式等14种造林机制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土地流转、市场化造林、专业化管护等造林绿化机制,着力改变政府主体造林、群众义务造林的传统模式,使造林绿化向规模化、集群化、工程化、高效化造林方向转变。

        如今,这14种造林机制模式也在河北省全面推广,吸引邢台、保定、衡水等多个地市到廊坊观摩学习。

        同时,廊坊市把加大资金投入作为推进造林绿化的基础保障,不断提升投入水平,强化支撑力度。4年来,全市共投入资金201.39亿元开展造林绿化。其中,撬动社会资金141.99亿元,占总投资70%以上,吸引造林公司、企业、大户600多家,形成了政府引导、多元投资、全民参与的良好态势。

        廊坊市在追求造林绿化数量扩张的同时,更加注重质的提升。为此,全市造林绿化实行工程化管理,坚持功能化建设,努力打造精品亮点。具体措施是,对所有造林地块全部实行GPS定点定位,上图、上表,对百亩以上地块,还要在图上标明地点、面积、树种、机制;造林绿化不但苗木规格高,而且品种丰富,全市造林树种达上百种,真正实现了乔灌花草相结合,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把精品景观线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着力打造大体量、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精品工程。

        4年来,全市平均造林成活率在85%以上。其中,重点工程的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比以往提高了10个百分点。特别是生态廊道绿化、规模化造林、环京津边界绿化、重要交节点绿化、村庄绿化、城镇绿化、名优林果苗木基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8项精品化工程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河市百年梨园

        森林文化有特色

        通过全民参与、全民共享、共建和宣传普及活动等各种相关活动,廊坊市的森林文化建设有亮点,有特色,有成效。

        积极推行义务植树。2014年,全市分别于3月22日和11月14日,组织开展了春秋两次由市县四大班子领导参加的万人“义务植树活动日”活动,两天共有4.7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完成义务植树30多万株。此后,每年市县两级都要举行1-2次由市县四大班子领导参加的万人以上大型义务植树活动,同时通过绿地认种、认养活动,建立了各种纪念林,如“三八林”“结婚纪念林”“共青团林”等,形成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的造林、爱林、护林,共建绿色家园的良好局面。

        积极宣传生态文化。通过安置绿廊绿道标识牌、宣传展板、树木品种标识牌等方式,大力宣传普及生态文明基本知识和价值观念,宣传符合生态文明价值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牢固确立现代生态文明观。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的宣传舆论作用,广泛宣传造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造林绿化成效、造林机制和先进典型等。

        积极举办科普活动。举办科技赶大集和利用林业各种节日,如植树节、荒漠日、爱鸟周等,采取媒体宣传和林业职工上街宣传,发放明白纸,印发宣传图册、专业知识手册、悬挂条幅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林业科普宣传普及活动,增强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和观念。每年市里至少组织林业科普活动20次以上。

        进行市树市花评选。通过市民投票,专家评审,市政府审定,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评选出廊坊市树、市花分别为国槐和月季,并号召将市树市花在全市进行大力推广,要求每个县(市、区)都要建设一条不低于5公里长的市树市花大道,真正形成地方文化特色,增强市民的文化归属感和城市自豪感。

 廊坊城区绿化一隅

        林业产业活力强

        林业产业是推动生态廊坊建设的强有力支撑。近年来,廊坊以“三产联动,整体推进,突出二产,打造精品,生态富民,产业兴林”为指导,将造林绿化与产业致富结合起来,大力扶持林业产业的发展,保障造林主体有长期、稳定、较高的收入,使林业产业走上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

        2017年,全市林业总产值 268.59亿元,其中林业第一产业产值23.32亿元,林业第二产业产值243.14亿元,林业第三产业产值2.13亿元。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大城金丝小枣,文安、霸州的人造板,安次、广阳、固安、永清的热杂果,安次的腊杆,香河、霸州的家具制造,三河、大厂、固安的苗木花卉为特色的产业格局。

        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廊坊主要采取了3项重要举措,分别是:扩比例,即大力提升果树、用材林和苗圃等经济林种比例,全市经济林比重超过35%;建基地,即建设了三河万亩“三优”苹果、固安万亩法桐、大厂万亩银杏、永清万亩葡萄、文安万亩杨树速生丰产林基地等一批名优林果苗基地;延链条,即扶持壮大文安县津文畜禽养殖有限公司、安次区调河头乡祁坨勤盛养殖场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以林养林、以林养人。

        目前,廊坊经济林基地、苗木花卉基地、林下经济基地、森林旅游等林业产业均呈现出了勃勃生机,发展势头良好。

        ——初步形成了三大经济林基地,即北部的苹果、苗木基地,中部的梨、桃、葡萄、腊杆等基地,南部的金丝小枣、核桃基地。截至2017年底,全市经济林总面积为99.45万亩。

        ——涌现出了一大批享誉全国的有规模、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花卉苗木产业龙头企业和专业种植村,如三河燕赵园林绿化公司、廊坊市润绿园艺集团等,截至2017年底,全市花卉从业人员4000多人,花卉面积2730亩,年产各类鲜切花、盆花1.06亿枝(盆),年产值7.4亿元。育苗面积15万亩,品种达200多种,苗木年产值达到1.2亿元。

        ——初步形成了林草、林畜、林药、林菌等各种复合型立体式林业产业经营模式,2017年,积极培育林下经济典型,共培育林下经济典型企业66家,林地4.69万亩,年总产值2.385亿元。市里表彰了30家林下经济典型企业,并授予其“廊坊市林下经济先进典型”荣誉称号。

        ——全市已整合打造森林旅游景点50个以上,如三河的明福农林观光园、大掠马白果树,香河的万亩荷塘、国华影视基地,安次区的第什里旅游文化休闲农业综合风景区等,并围绕这些旅游景点重点打造横贯廊坊南北的北京自驾游、乡村精华游,大厂、香河域内的影视文创游,北三县域的生态休闲游(北线)、廊坊市区以南县域的生态休闲游(南线)等5条精品旅游路线。2017年,仅香河、安次两县(区)森林旅游收入就达810万元。

 市委书记义务植树

        林业科技促成效

        加快林业科技进步是不断提升林业整体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廊坊市采取多种措施以林业科技促成效。

        创新林业技术培训手段。拓宽推广渠道,廊坊市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等新媒体和移动平台,创新林果技术服务方式。在廊坊市林业局内部网上设立了“科普知识”专栏,建立了廊坊林业科普微信公众号。仅2017年,廊坊林业科普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就推广林果新技术10项,发布林果技术文章、技术措施、技术交流、供求信息等1600多条,解答种植户技术咨询600多次,目前群成员已经发展至200多人。

        积极举办科技培训班。2014年以来,廊坊市结合“林业科技下乡”和“科技活动周”活动,仅市一级采取集中办班和深入乡村林地、果园现场实地讲解指导等形式,举办各类培训班就达57期,培训林业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5000余人次。

        加快新技术新成果推广。2014年以来,廊坊市共引进林果新品种上百种。如樱桃品种早大果、萨米托、美早,梨树品种玉露香、秋月、新梨七,葡萄品种阳光玫瑰、维多利亚等。此外,还有许多园林树种如美国红枫、金枝国槐等,丰富了全市造林树种,提高了经济效益。廊坊还与北林大、中国林科院、河北农大、河北林科院等多个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合作,先后推广先进实用技术40多项,实施了“廊道绿化景观模式示范与推广”“林农复合经营模式示范与推广”“盐碱地造林绿化植物应用研究推广”“林下香菇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梨树简化省力高效栽培技术推广”“航空静电喷雾系统技术及设备推广应用”等30余个林业科技项目。

        2017年,廊坊联合相关企业举办了京津冀(廊坊)首届现代林果机械展,现场参观咨询人员达1.5万人次,发放资料5000多份,现场销售及订单达36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推广效果。

 廊坊市区艺术大道

        规模造林决胜森林城

        2018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廊坊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决战之年。

        廊坊市委、市政府决定利用一年时间,在全市实施“营造百万亩林,决胜森林城”工程。全年造林绿化的总体思路是,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主线,持续强化全市生态修复,全力打造“一带多廊、百园千村、万亩秀林”,在全市营造成方连片百万亩平原森林。

        具体措施为:体现大规模,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首都新机场、雄安新区边界地区以及重要廊道两侧等重点区域,进一步拓宽加厚,实行规模化营造,成方连片打造万亩森林和森林生态带;突出高档次,打造精品亮点工程,科学配置林种树种,大力推广混交、异龄、复层林营造技术,打造多品种、多色彩的平原森林壮美景观;探索新机制,坚持市场化运作,着力破解制约造林绿化发展的资金短缺、用地不足等瓶颈,以机制创新为造林绿化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按照计划,到2018年底,廊坊森林覆盖率将超过31%,国家森林城市指标体系全部达标。全市形成以大面积森林为主体,以高速、高铁(铁路)、国省干道和主要河渠路堤等大型生态廊道为骨架,以县乡村道路为网络,以公园、游园、村庄为节点,整体构建点线面、网带片、林园水相结合的比较完备的平原森林生态安全体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