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网热议的“一块虎皮蛋糕”事件,戳中多少人深到骨子里的隐痛!

 闲云野鹤qpab3u 2022-12-02 发布于浙江

图片

文 | 小椰子
来源 | 小椰子专栏(ID:xiaoyezizhuanlan)


图片

最近,小某书上有则热帖,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图片

发帖人说,她最好的朋友,哭着跟她打电话,仅仅因为一块虎皮蛋糕。

朋友很想吃超市里卖的虎皮蛋糕,16块钱一斤,但她妈妈不允许。

她的家境其实也不会很差,买一斤蛋糕绰绰有余,但她妈妈就是觉得不值当。

图片

她卑微地请求,就买半斤可不可以,但依旧被拒绝,软磨硬泡了一周,她妈妈都没同意。

在这种家庭氛围的影响下,她也是习惯性地苛待自己:

19岁以后她就没再过过生日,因为觉得特地过生日太浪费了;

就连买蛋糕都是买植物奶油的水果蛋糕,因为觉得动物奶油的太贵了,不值得。

发帖人对此深有感触,因为她从小受到的也是这种苦难教育,凡事都以省钱为第一要义。

仿佛总有个声音告诉她:你不值得太好的东西,不可以大手大脚,你只配选择最便宜的。

很多家长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长大的,觉得苦难造就了他们勤俭、节约、会吃苦的好品质。

但正如王小波所说:“人是一种会骗自己的动物,我们吃了很多无益的苦,虚掷了不少年华,所以有人就想说,这种经历是崇高的。”

家长们总是喜欢鼓吹“苦难教育”,但其实很多痛苦根本毫无意义,还会给孩子留下深远的阴影。

在这种教育观念洗脑下长大的孩子,总是会对“享乐”抱有一种负罪感,以及深到骨子里的自卑。




图片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提问的家长就是典型中的典型。

他说:“儿子每天坐两个多小时公交车上下学,我想让他吃点苦作为宝贵的锻炼。

怎么样才能让他理解我良苦用心呢?”

图片

他的儿子才刚上初中,学校离家的距离,坐公交车单程需要足足2个小时。

每天要花上4小时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儿子会抱怨简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而这在家长的嘴里则变成了“不算远”、“想锻炼他吃苦耐劳精神”。

家长觉得儿子不理解自己的用心良苦,还说:“当年我在农村,每天步行上下学走很久我也没说过什么啊。”

我真的不懂,这种根本没有意义的“苦”,究竟能锻炼出孩子什么样的品质?

每天牺牲了4小时毫无意义的时间,拿这些时间用来补觉、学习、运动不是更好吗?

评论区里点赞最高的回答,一针见血地说出了这位家长的问题所在:

图片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问题是,什么叫苦?

坐2小时公交车,乃至忍饥挨饿、酷暑严寒、人后算计、人前白眼,这些其实不叫苦,叫穷。

很多穷人以为自己在受苦,其实只是在受穷,受苦有用,受穷没用,受一辈子穷,最后可能还是会穷,一直穷。

就算你让孩子坚持坐十年公交车,也不过增加了不到一万小时的乘车经验。

这玩意儿要是有用,当年那些售票员下岗之后就不会找不到工作了!

那什么叫苦呢?认准一个目标,不管别人如何怀疑、否定、讥讽,自己从不放弃,从不动摇,咬牙坚持,这种叫苦。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放弃娱乐,不刷剧、不玩游戏、不参加没有意义的社交活动,不做没有价值的消费,坚持自律,坚持向前,这种叫苦。

这种苦,会让人变得越来越强大,吃这种苦,才有意义。

可太多人,宁可受穷,也不愿意吃这些苦。”

深以为然。很多家长的问题,就在于错误地定义了苦难的价值。

真正有价值的“苦”,是一个人为了达成目标,不惜排除万难、熬住寂寞,自发地甘愿忍受的“苦”。

而毫无意义的苦,根本不会对一个人的成长起到任何作用,苦难就是苦难,不会变成资本。




图片

家长盲目给孩子“制造苦难”的另一个副作用,就是会让很多孩子在长大后,报复性补偿自己童年缺失的快乐。

前几天,就有这样一个话题上了热搜:“大家都有过哪些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

图片

评论区里,2万多条评论,看得人唏嘘不已:

图片

“小时候把我心爱的小熊,逼我让我亲手从窗户扔出去,每次想起它都会偷偷掉眼泪。

现在我买了一屋子像它的小熊,个个像它,个个不是它。”

图片

“小学时候,冬天只有一件秋衣一件毛衣穿,上课坐在窗边冷得发抖,现在疯狂爱买厚厚的衣服。”

图片

“小时候爸妈奉行穷养观念,导致我开始有自己可支配的钱以后就疯狂消费,完全存不下来,物欲非常强烈。”

图片

“今天拿到了自己赚钱买的平板,等快递的时候真的高兴死了。

拿到之后拍了好几张照片,但开机之后却不知道该用它干什么,贴好膜就静静地放在那里。

大家都说我浪费钱,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在弥补我的遗憾。人终会因为年少不得之物困其一生。

而童年时期没有接受过“苦难教育”的小孩,长大后很少会出现这样的“报复性补偿行为”:

图片

“小时候不缺物质,外公极其爱护我,我妈也提醒我买东西就挑好的贵的买,不要瞎买。

长大后就越来越朴素,不爱花钱,只买真正需要的东西。”

强行让孩子为了吃苦而吃苦,不仅不能锻炼出孩子美好的品质,反而容易在他们心中种下“匮乏”的种子,长大后疯狂地给自己补偿。

贬低甚至排斥孩子追求快乐的天性,将忍受苦痛本身作为教育的目的,可以说是错得离谱。



图片



希望这个时代仍在盲目追求“苦难教育”的家长,能够明白统计学和心理学上的2个概念。

①幸存者偏差(Survivor bias)。

二战期间,英国军部提出了这样一个课题:“在轰炸机哪个部位装上装甲,能够提高本方飞机的防御能力?”

图片

很多研究人员都提议,在弹孔最密集的机翼部分加上装甲,能够提高飞机的防御能力。

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统计学教授沃德,却在仔细分析之后,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图片

要在弹痕较少的机尾和座舱加强防护才是降低飞机被击落风险的正确选择!”

为什么?那些平安返回的轰炸机,机尾和座舱受到攻击少,并非因为它们不易受到攻击。

恰恰是因为,凡是在这两个部位遭受到严重攻击的飞机,都没能成功返回。

这就是统计学上的幸存者偏差”:仅仅依靠幸存者做出判断是不科学的,那些被忽视了的非幸存者才是关键。

追求打击教育、苦难教育的家长,常常会拿出主持人董卿的例子。

但他们只看到那个功成名就的董卿在台上侃侃而谈,却没看到千千万万个没能成功的“董卿”,因为家长的残忍而在童年时期就被毁掉了。



②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

所谓的内在动机,指的就是:你做这件事的驱动力来自你的内心,而不是外部的奖励或要求。

自我决定论提出,如果人做某件事能同时满足自主的需要胜任的需要以及归属的需要,那么他就比较容易孕育出做这件事的内在动机。

比起让孩子体验苦难,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发掘自己内心真正的兴趣所在。

当孩子为了自己的目标,不管多难都咬着牙坚持,主动吃学习的苦、自律的苦、成长的苦,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吃苦”。

很喜欢《活着》中的一段话:“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

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炼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避开。”

希望被盲目的“苦难教育”所祸害的孩子,少一点,再少一点。

共勉。


图片


声明:文章作者:小椰子,用独特视角解读热点事件,陪你每天一起认知升级。畅销书《你的自律,给你自由》正在热卖中。公众号:小椰子专栏(ID:xiaoyezizhuanlan),关注并回复“爆文”,获取《小椰子独家成长锦囊》电子文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