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块陶片在江西万年仙人洞烧成

 天和图书馆21tc 2022-12-02 发布于广西

2013年美国《考古学》杂志第1期选出的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中,中国江西万年仙人洞出土的古老陶罐成功入选。那是中国、美国、德国考古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考古学家在公元2000年对江西万年仙人洞出土的陶罐进行了取样,并进行了放射性碳素断代法测定,将陶罐的最终年代确定为距今20000年。这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陶罐。

仙人洞遗址,位于江西省万年县大源乡境内的大源盆地内,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为典型的洞穴遗址。其中经反复核对可确定为早期的即相当于仙人洞上层早段属第二期文化的有200余块,大多是器腹片,只有少量为器体的口沿,没有一件可复原的器物。

大致在距今10000年至20000年之间的晚更新世末到全新世初,是人类历史至为关键的发展阶段。这时期,随着冰河的逐渐解冻,地球水平面随之缓缓上升,气候开始变得温暖湿润,大地万物的生长获得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先决条件。远古人类利用了这一得天独厚的机遇,从采集浆果、块根和野生谷物,学会了驯化栽培作物,开始了农业种植;从捕获、猎杀野生动物,到逐渐驯养家畜,一步步过上了定居生活。他们还发明了制陶术,创造了纺织工艺。这一系列深刻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事件,突破了旧石器时代攫取性经济的束缚,开拓了新石器时代生产性经济的新方式,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开辟了新纪元。

陶器发明和使用的结果,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增强了人类的体质及适应与改造自然的能力。陶器的发明,与定居、原始农耕一样,是原始社会科学技术的划时代进步。

最初的陶器,只是人们用土捏成一定形状后,用火烧制成型的。它也许是工具,也许是小型日常器皿。它只具有使用价值,没有艺术欣赏价值。对于粘土没有特别选择,火候也很低。

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器质地粗糙,表面凹凸不平,制作比较原始。陶片里夹杂有粗粒的长石或石英,白云母和赤铁矿,有的石英颗粒达到1厘米。显然制作陶器原材料属于就地取土,并未对原料进行有意识选择或淘洗。原料的粗糙,制作技术的原始,使得烧成后陶器器壁普遍较厚,一般都厚达0.7厘米以上,有的厚达1厘米。

最原始的是泥片贴塑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小小的泥片一块一块叠加起来,做成陶器器形。

另一种是泥条盘筑法。这种技法相对先进。首先将泥土搓成条状,然后圈叠起来形成圆形陶器,适合较大型器物的制作。

这两种方式制作的陶器,器形不甚规整,厚薄不甚均匀,质地粗糙,结构疏松,胎体厚重。这也是早期陶器最显著的特点。

早期陶器源于自然发现,尚未形成特定的烧造技术。烧制火候不高,无法控制温度,因而呈色不稳定。经检测,这些陶器的烧成温度一般在740℃—840℃之间,这么低的温度说明他们不是在陶窑中烧制的,而可能是在平地上堆烧成形的。由于是在氧化的气氛中烧成,受到天气、风向、烧成时间的影响较大,陶器的呈色不稳定,一般呈褐色,还有灰红色、灰黑色等。较厚的胎体和较低的火候,也使得陶器表面和里面的颜色也不尽一致。

不过,这些陶器造型古朴,器物表面却多数有简单装饰。一般采用刻划、压印或者戳印技法装饰器物。纹饰主要以条纹和粗绳纹为主,还有刻划大小方格纹,少量为网结和编织纹。绳纹主要是用粗细不等的草绳在陶器表面搽出来的;也用鹿角在陶器表面滚印出纹饰。在一些器物的口沿上,使用竹刀或棍棒均匀刻划出“U”、“V”形凹槽。多数纹饰有交错和叠压现象。交错和叠压的纹饰表明懂得使用工具拍打器物表面,并使之更加坚固。而各种不同的纹饰图案表明,在制作器物时,已经懂得了人为的美化器物,说明原始的审美观念已经形成。

两万年来,在江西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先民们从原始捏塑制作粗陶,到精炼胎土拉坯成器,相继生产了红陶、灰陶、黑陶、印纹陶、原始瓷器和早期青瓷,最终在汉代烧制出了真正成熟的瓷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