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汀州 | 古人如何运营龙山书院

 涂明谦 2022-12-02 发布于福建

古人如何运营龙山书院

读清康熙汀州郡守王廷抡的《临汀考言》,发现古人不但在书院的教育上加载儒家理想,还在书院建设上也加载儒家理想,同时还有一些很理性的实现手段,在具体运营处理上大约是采用了佛教教团的组织方式,也就是佛、法、僧三宝。

龙山书院也有三宝:1、书院有“佛”即偶像,是孔子和文昌帝君,还有地方上倡教的先贤,比如前任创书院的邓鄢二位;2、书院有“法”,那自然是儒家道德以及近乎宗教的各种仪规和日常学习生活规范;3、书院有“僧”,延请的经师和蒙师,还有学有所成的高年级学子。

除开以上涉及组织方式,还有更具体的赡养经师学子的手段,那就是所有权归义学的学田和店铺,不但把各处学田和店铺详情记录下来,且一份刻在石碑上,另抄五份分别存放在各个公职部门及书院,以便大众监管,防止被人侵吞。同时把收支也都记录下来,公之于众。

这个做法当然很现代,现代人看了基本是无感的,觉得理所当然,但只要一想这是从清代前期的人们的积极作为,那就很有划时代的意义了。

以下部分附王廷抡《临汀考言》中所记的书院学规、田产册序数目以及他为书院书写的匾额以及所做的跋,还有为书院攥写的对联,我粗加标点并作了比较草率的校对,有括号蓝字为我所作的注释,上课之余时间不多,仅是与乡党共享,不到之处,就当抛砖引玉了,请方家指正。

龙山书院学规

照得汀郡风俗淳庞,英才蔚起,萃龙山之秀气,居然文献名邦,收鄞水之精英,允矣菁莪胜地。成人有德,咸被服于诗书,句履员冠,皆能汲古。小子有造,亦率循于诵读,佩觿舞勺,群乐授经,然而金玉其相,须加追琢,端方其趣,必藉陶成。

(照,指查对后知晓;鄞水,指的是汀江;允矣菁莪胜地,意为果然是教人育材之地;句履员冠,指穿某样式鞋子之人和戴某样式帽子之人,这里应是读书之人;佩觿舞勺,觿为古代给未成年童子佩戴的角做锥形饰物,用于解绳,以作童子在解决问题能力上的期待,舞勺,古礼中未成年童子的一种礼乐之舞,成年童子则舞象并改佩角锥为佩射箭用扳指。)

本府叨守是邦,念敷政莫先于文教,承流一载,奈于役未遂其振兴,而又春夏之交,民食艰难,人思为之鞠育。兹届西成之候,嘉禾秀实,天若相其修,来况龙山书舍一新。既有匡居之地,岂豹蔚观摩可缓,自应鼓箧为先,是用分请师儒,吉蠲设帐,进我俊秀,引掖授书。凡属有志之徒,宜切观成之念,蒙须养正,友以辅仁,奉启迪于严师,亦步亦趋,功贵惟勤,而时勖资切劘于良友,唱予和汝,学以相长而日新。

倘其身囿世趋尘生几案,心耽俗染灰冷缥缃,外徒饰夫虚名,内实惰其冥行,抑或佥邪惰气,不能观法于先生,放辟童心,反致浸淫于友类。凡若此者,其可容乎?即为扶出以离群,毋令爰居而踰矩。

(勖资切劘,指切磋;这上头一面是要求要做什么,一面则是要求不可以做什么,并列出了某个开除标准。)

再申条约数则,各宜寓目警心,言出至诚,胪列于后。

一、义学之设,原以养育人材。汀郡儒童师师济济,本欲广为搜罗,以弘雅化。但参苓溲勃,固在兼收,而鱼目碔砆,亦当审辨。况一区书院,房舍几何,且掌敎者一人,而请业者什佰,每月课卷堆积,若必一一细加批阅,恐难以一人之精神应多士之篇章。故行考试选其尤者,而先之。如一岁鳞甲有成,明年次第与进。如此则师严而功倍,亦无遗珠之叹矣。

(提及了办学规模逻辑和受限的人力物力因素)

一、尊师重道,弟子职分之当然,故探奇载酒侯芭见重于子云,立雪深宵龟山得传于明道。今本府敦请专师殷勤训诲,自当朝夕受敎。或执经而辨难,或更端而请益,务宜尊敬师长,恪守成规,庶德业进而聿观厥成矣。

(弟子职分,那些拉上一车酒等老师还有半夜下雪站在老师门口,现在肯定是不能提倡的,但古人可能时间比较多而知识来源比较短缺。)

一、课训之规,自有定例。每月定为三会,每会作文二篇。凡遇会期,亲带笔砚文格,早集公堂,听候师长出题。出题之后,各宜静坐抽思,自抒机轴,务要意在笔先,神游象外,然后摧锋破的,一可当千。倘或剿袭雷同,轧茁荒谬,一听衡文之去取,以为甲乙之等差。

(书院的考试制度,大体一样,要独立完成,不准交头接耳,不准雷同卷,最后分优良中差等级。)

一、讲书之时,最宜严肃,云板一声,齐集讲堂,各宜整肃衣冠,虚心拱听,勿闲语,勿他顾,勿杂想,勿昏沉,摄心听受,历历分明,讲完不得群聚浪谈,以乱思绪。

一、士先器识,而后文艺,盖气识本也,文艺末也,气识不端,纵才华绚烂,终非令品。故王杨卢骆,见议于裴卿,沈谢何刘,特知于许子。儒者立身行已,务宜正大光明,沉静简默,内主忠信,外饬廉隅,方能有成。若小慧是行,机械变诈,品不端矣,虽日读万卷,其于身心之道,究何益乎?

(听课有规矩,要坐直手放桌面,不可以走神睡觉,还不可以看闲书,桌上只能有教科书。)

一、龙山书院,向日倾颓,本府作意修理,门墙楼阁,轮奂一新,书室厅堂,雕甍改色。凡入义学者,不过如传舍暂居,不得视为已物,倘若英雄各据,久假不归,睨璧忿争,画墁毁瓦。若此之人,定然逐出。

(在宿舍打闹打架的、回家很久不回来的、太把宿舍当自己家乱装修的,都要被赶出去的,这是内宿生条例。)

一、晨昏之筦钥,不可乏人,儒童夜火,辰鸡图书,宜富沉心养气。幞被须携,固应各带,随身庶便,芸窗披展。本府心殷造士,琐细必周,已将司阍洒扫之役,捐资雇备有人。但书舍一区,分房而处,其或佳辰令序,稍辍咿唔,亦有定省趋庭,暂停讲课,必须二人轮值,留宿斋中,则意外之虞,可杜矣。

(管钥匙要有人,扫地就不用了,已经请了清洁工,但书舍是要留人值日的,以免出问题,比如盗贼偷摸、火烛走水之类)

一、捐薄俸以重师儒,盖师道贵严而始尊,学业必勤而有得。本府虽薪槱广植,尤在扶进单寒。是以特聘专师,爰分饮禄,将无烦乎内顾,自作意于甄陶。所望阐圣经贤传之微言,正应对进退之矩步。庶成材济济,蔚为王国之英,童子彬彬,奋起文章之府。人羡苏湖之敎,群歌化雨之功,而毋视为具文也,则幸矣。

(最后说了一嘴教师守则,并鼓励他们向“苏湖之教”看齐,苏湖之教即苏湖教法,是北宋胡瑗提出,由范仲淹引入太学的分科式教学法;上文条规开头很多“一”,为其一之意,表示并列,没有轻重后先,常见的约定性文本的写法。)

义学田产册序

窃照龙山书院向有学田,岁所入租为先贤俎豆、师生修脯灯油之费,法甚善也。自明季以来,屡遭兵燹,迨至甲寅之变,寇氛蹂躏而书院遂废,其田半为奸胥豪佃之所侵占,昔人良法美意消磨殆尽矣。

本府承乏临汀,目击文敎渐衰,流风欲歇,慨然思所以振兴之。乃因书院故址,捐俸庀材,建为义学。并察侵占之田,而复其旧,新置若干以补其不足。详酌规模,既锓诸石。

兹另立五册,详载田形、字号、坐落、四至、以及亩租数目、承佃姓名于其上。一存府经房,一存经历司,而长汀府学、义学,亦各存其一。俾官吏师生互相稽察,庶几侵占之弊,或可以永除矣。

虽然本府今日亦不过踵前贤之事,而修其废坠,何能必夫后日之不如前日乎?然则恢弘培养,端有望于将来之诸君子耳。

(说明了龙山书院原来是有学田作为费用开销支撑的,但明末战乱,田产被人侵占了,王廷抡追回了田产并加置了一些新的,用以补足缺口,同时把书院田产情况造册进行了说明,把田、店的位置、大小、能收租谷多少、承租人为谁,全部说清楚作为日后核查的依据,以免再被侵占。)

义学田产数目事宜

一旧存龙山学舍原额田租银:贰拾㭍两陆钱贰分。

一新增清出龙山学舍田租银:贰拾壹两㭍钱陆分伍厘。

以上田亩俱系佃户输粮。

一新置长汀县店头街店房一间,租银壹两整。

以上田店共租银:伍拾两参钱捌分伍厘。(50.385两)着经历司承催汇收,每年分送经师修仪参拾两,蒙师修仪贰拾两余,银参钱捌分伍厘给看守义学之人,以赏其洒扫之劳。

一新置归阳里田伍处共收租米:伍石。

一新置归阳里田参处共收租谷:肆石。

一新置平原里田壹处租谷:肆石贰斗㭍升。

一新置平原里田壹处租谷:叁石叁斗。

以上田亩,将平原里田二处之内,酌拨租谷伍石,与左厢一图一甲兴贤庄里长,收抵苖粮之费,实存米伍石、谷陆石伍斗㭍升。

一旧存徐万二公祠、税课司前店七间,额收租银:参拾壹两伍钱。

以上店租内,春秋二次致祭徐万二公,共支银参两陆钱。府县两学各收租银肆两,以为诸生灯油之费,实存银壹拾玖两玖钱。

以上五项实收租米:伍石租谷陆石伍斗㭍升,租银壹拾玖两玖钱。俱着经历司承催贮库。

每岁祝文昌君并邓鄢二公各诞辰,共支银壹拾陆两。着义学内嗣后新进生员三人,每年轮流纲纪丰洁如礼,每届期预赴经历司,具领支用,不许官役留难勒掯。以及低潮短少其租谷陆石伍斗㭍升,交与朴诚学长,以备文昌祠并各禄位前香灯之费。如侵蚀入已缺少香灯,咎归师长。尙存租米伍石、租银参两玖钱,以备修理漏湿之需。应费若干,着经蒙两师赴经历司领给督理其事。凡此义学田产,所收租银米谷,务照前项开载,各支各款,年用年清。一切与事之人,倘有从中射利,侵欺人已者,不惟显犯名教之罪,鸣鼓可攻,抑且阴遭鬼神之恫,子孙必及。

凡有成童就学,先期具呈本府,试其文理粗通,且查素行端正,锐志上达者,准其肄业。不许为师者徇情滥,收养樲棘,以害梧槚。其所居号舍,原为单寒负笈者下帷之所,阖郡之公物也,城居之士,自有主道,务须变通,让席安朋友,以图丽泽,切不可据为已有,令远方来者,无地可容,甘冒强项无礼之嫌。

至于经蒙两师,或有出仕事故,不可强留者,或有公私过犯不堪充任者,其相继之人,俱听后来同志者秉公遴择,敦请饱学宿儒授徒设帐,前人即当避席,亦不得藉端沾滞,为公论之所不齿。

在本府区区不尽之心,有如是者。谨泐规模于石,共期遵守不谖。

(归阳里大约现在新桥、童坊、庵杰、馆前一带;平原里为现在长汀涂坊、上杭南阳全境;左厢在城郊;店头街即现在的店头街;从“阖郡公物”和从住宿学生远来角度来看,龙山书院是针对汀州八邑设立的府学之前的预备型公有学校,生源来自汀州八县,住宿原则是近让远、富让贫。)

龙山书院匾额跋

鄞江曩有龙山书院,荒草残碑,几不可问。丙子夏,余奉命守兹土,捐俸葺理,而士皆争先。

萃处公事之余,或一至焉,或再至焉,书声与鸟语并传,山色与文章竞秀,或亦可稍补圣天子右文之意。

爰志子舆氏乐得英才之句,以颜之,是为跋。

龙山书院所挂匾额四块

其一:潜修别墅

其二:松风径

其三:穷源竟委

其四:乐得英才而教育之

(匾额这种事物,大有暗示作用,所以大多有深意而不直白)

龙山书院所挂对联三副

其一:

辟一圃于龙山声教弘敷尽此日囊萤映雪

育群英于艺苑人文丕振看他年起凤腾蛟

其二:

潭影山光触处眼前皆至理

松涛莺语拈来笔底尽奇文

其三:

奇可赏疑可析论史谈经庶几日无虚度

愤忘食乐忘忧吟风弄月还思时不再来

(和匾额不一样的,对联往往是匾额的引申与发挥,内容更具体,可谓一虚一实,交相辉映)

王廷抡建书院时用了“三宝”,而他自己在写《临汀考言时》似乎也有“三宝”,不过是另三宝,我因此觉得他很眼熟,似乎在哪儿见过本尊。

“求完备”,从物质保证,人才保证,制度保证和文书契约等方面全面对龙山书院进行保障,王廷抡所做的努力,显然是多方面多角度,并考虑长治久安的稳定型教育火力输出。他求的是万世功业,而不是四年间的政绩,“不功利”,从这一点来说,他于清代初期的汀州恢复是有重大贡献的。“好习惯”,王廷抡在《临汀考言》一书里同时把他在汀州时期的施政得失,包括断案文书之类,都用文字纪录下来,这其实是修史的太度,这一好习惯让我们有机会在数百年之后还能看到比地方志还要详细的清初汀州的这一段历史。

综论以上这些,他无疑对汀州可谓功莫大焉,如果汀州再造先贤祠祭祀前贤,他理所当然是应当享用汀人香火。那我们会再造先贤祠吗?遗址是在的,在心里造也是一样的。

(文首图片为长汀龙学馆 来自长汀王成水女士)

(文末图片为北京国子监 来自福州林嵩先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