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心亮出来

 甘甘日记 2022-12-02 发布于新疆

李莉娟:“真正的佛教只讲奉献,不讲所求的......真正的学佛之人是非常坦然的,可以把心亮出来给人看。”


“把心亮出来给人看”——读到这句话停顿下来,品了很久。之后的阅读总是分心,不由自主的念起这句话来。干脆搁下书,做些杂务,分散注意力说不定能闪现些火花使我深悟到这几个字的意境。


在个人的认知范畴内,这种超然的境界多见于宗教人士,如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六祖;如法名演音的弘一法师;如情诗圣人仓央嘉措等,在庙宇营造的氛围和宗教教旨的加持下,人易如此。但在红尘间,若时时把心亮出来给人看,能存活否?


羡慕圣人们的这种心境,却不敢尝试,总觉得这么做是可怕的,可以想象到一个鲜血淋淋的自己,浑身插满了刀刃,处处是窟窿。虽有夸大,但胆怯是真实的。
说实话自己是贪慕的,不然为什么会久念这么简单的几个字。感慨于在时代齿轮上的一颗普通的柳钉,能或有资格追求和秉持一种理念否?特别是这么纯净的。不知道,不敢想,不敢试。


也许要像许多哲学家所言:忘记自己,忽视别人。如此才能似圣人一般领悟生命的真谛。


也许可以在至亲至近的人面前把心亮出来,可是何人是?总有人讲,伤害你最深的往往是身边最近的人。有过一段人生后往往会肯定这句话。于是乎,一切又回到了原点——可对谁亮心。


自我保护系统是源自基因的,若要完全解除是需要大的智慧,大的能量支撑。似凡者,多如曾国藩家训:谨言慎行。如此才能寻得一方安身立命之处。虽然这种畏畏缩缩并不比坦坦荡荡轻松许多,但让大多数人确信的是多少能够把控方向,能够不让自己陷入太过绝然的境地,能在多变的环境中多求的一丝安乐。故而多数人宁可如蝼蚁般活着也不会去触碰圣人们的意识领域。


知足为乐是凡者与圣人均秉持的理念,但所营造的境域却差之万里。吾当何为?

                                            2021.5.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