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走近一位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时(作者:陈佩君)

 黄之中 2022-12-02 发布于上海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当走近一位
进出口公司总经理

陈佩君



在一次采访中,偶听得一位陪护工自称是进出口公司总经理。他看我纳闷,便解释,每天帮病人喂饭、抠屎、换尿垫、擦身、洗头、换被褥等等,不就是在担当进出口总经理这个职务吗?我恍然大悟。

图片

进入采访前,我清空了脑海里社会上那些对医院陪护工的负面东西,眼见为实,尽量不受杂质干扰。如果说一个病房能折射出人间万象,那么病房小世界也可称谓人性舞台。而我的焦点就落在上海普陀区中医医院三楼呼吸科住院部,以及一人照顾8张床铺男病人、这位进出口公司总经理苏仁平。

图片

“苏师傅,一周后我爸还是要交到您手里的,所以零碎的和笨重的物件就寄放在你这里好吗?”“苏师傅,您通过拍视频,解决了我们不能探视的困惑,我爸的精神真好,谢谢您的照顾。”“苏师傅,真不敢想象我爸身上的压疮竟然没了,谢谢您细心照顾。”上海从4月1日封控到解封已过去八九个月,家属是不允许进入病房探视的。即便送吃的和用的,也只能在医院大门口通过手机扫场所码,不得不止步于病房门口。我就是在与看病房大门的师傅聊天时,听到了同样在病房门口这些家属声音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据说这些家属也是慕名把病人送进来的。中医医院是上海第一家区级中医医院,以中医治疗为主,换言之,被送进来的患者是病情稳定的患者,采用中医养身,苏师傅从老家安徽来上海,做医院的陪护工已是二十二个年头。人说久病成医,同样,做了这么多年护工的苏师傅自然也成半个医生了。按他的说法就是中医医院虽然和护理院还有一点区别,但宗旨是一样的,以患者为中心,仁德为先,以人为本,他凭自己职业道德做事。

图片

图片

其实,去年五月份的时候,我父亲经市级医院抢救之后病情得到稳定,随后为把父亲送往护理院,还是送往康复院而犯愁时,有朋友建议还是先去中医医院住几日再说。见到一个陪护工照管这么多不能自理的患者,一开始还是有些忐忑不安的。不过,几天送饭菜进病房,有心或无心观察了一下,发现整个病房没有半丁点“老人味”。这是多么难得可贵的一件事啊!要知道躺在病床上大多是脑梗或脑萎缩神志不清的病人,吃喝拉撒全在床上,有的患者还要靠鼻饲,陪护工如果没有一颗耐心、一颗善心和一颗细心,是不可能让小小病房区域做到窗明几净空气通畅的。

图片

上海擎浩陪护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沈女士和吴女士告诉我,他们的陪护工是一对多模式,定位于护士助手,除了陪诊、陪检、剃头、剪手指甲和脚趾甲、床上洗头和擦身等工作之外,病房的清洁卫生也在本职工作范围内。我一边听一边屈指一数,没法算出一天24小时能把这些事完成的可能性。

图片

然而,我的担忧是多余的。眼观八方、耳听六路、举步生风的本领在二十多年里逐渐练成,按苏师傅所言“眼中有事手中有活”,每天凌晨三点半起床开始到晚上八点搭铺睡下,几乎都围绕病人转。晚上八点睡下并非一天的工作就结束,子夜起床巡逻一次是每天的惯例,如果有意外又另当别论了。可是,苏师傅的身体不是铁打的,他也需要休息。每天下午十二点半至一点半这个时间,是他和病房里的患者同休息的时间。“鸡霎觉”成了他又一个绝技。

图片
图片

去年他的爱妻和他当医生的两个儿子、两个儿媳在老家为他过六十岁生日时,都劝他别做陪护工了,连孙子和孙女也说爷爷这次回家别再走。苏师傅何尝不想绕膝承欢享天伦呢?仅仅离开三天,办公室主任来电话了,一起打工的同事来电话了,更主要的是病人家属来电话了。“苏师傅,您什么时候回来啊?”“苏师傅,我家老赵看不到您就是不吃饭。” “苏师傅,您这边有床位吗?我家老李想您了。”苏师傅听到这样熟稔的声音,归心似箭。

图片

陪护工在我国一直都是岗位空缺的职业。别说城市里的人不愿意做这样侍候脏活累活的工作,农村的年轻人也不愿意做,即便是被逼无奈,也是“短工”,病人家属未必放心把病人交给没有护工经验的“短工”。在与苏师傅交流时,发现苏师傅更多的感慨就是自己也是花甲之人,总有一天要退休回家,做一件事容易,但要做好一件事不易,打工者出门挣钱,是事实,不虚伪,但如果护理病人就只剩下挣钱,不把病房当成自己的家,不把病人当成亲人,这份钱即使挣了也不可能心安理得。

图片

图片

确实是这样,若没有爱心一切都枉然。苏师傅点开他的手机相册,让我惊叹不已。满满的手机相册里竟然都是一张张他手中病人的照片。他说这是每位病人的“病历卡”,中医的望闻问切,是了解患者基本身体状况的一个过程,而在他陪护过程中也需要一个望闻问切的记录册,尤其他指着一张从别家医院转进来那个92岁患者的深度压疮照片,对我说,如果在我们中医医院绝对不能出现这种事故的。当然,压疮的原因比较复杂,外力因素、环境因素、营养因素等等均有。说着,翻到一周之后的另一张照片,两张照片一比较,感叹他真的言行由衷。

图片

上海擎浩陪护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沈女士和吴女士补充说明,从过去的乱象逐步走向如今专业和正规,是一条必由之路。陪护队伍一定会越来越壮大,但招聘的要求也不是很宽泛的,有相关工作经验、身心都健康,持有护理证者优先考虑。换言之,陪护工也是有门槛的。

图片

是的,当一条路走到正规时,才能将路走得更远。一次,我在网购时偶尔发现苏师傅也在网上购买剃须刀和剃发工具。苏师傅说为患者剃头和剃须也要用质量好的正宗牌子,一年更换一次新的那是必须的,每天看着一张张干净的脸,自己也舒心。

从病房的阳台上种植了些许万年青、金钱树等向外纳气接福颜色苍翠有较强生命力的花草,看得出苏师傅是一位热爱生命和生活的人。生活,原本就应该在忙碌的逢隙里精彩。当世间万物的热情构成生命底色逐渐褪去,这些有生命的花草是一种慰藉和陪伴。

(照片由许秀芬提供)





鸣谢:陈佩君女士赐稿分享!

图片

作者简介:


陈佩君,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创作。诗、散文和小说均在《文学报》等报刊发表。2003年由北京文联出版社出版诗集《行囊》。2008年获上海市“五一文化“散文金奖,2008年获北京文学文学散文三等奖。2017年长篇小说《弄堂深处有人家》由丹飞传媒有限公司签订改编电视剧的合同。2016年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诗集《魔都咖啡》。2018年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无法刹车》。2020年获得上海苏州河公共艺术奖,并将获奖的诗镌刻于苏州河公共空间。2021年一首《永不消失电波》的诗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推送。如今仍以创作为业余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