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密历史真实包拯:量刑过重,不像值得赞美的好法官,更像酷吏

 诶呦我的小文艺 2022-12-02 发布于山西
民间故事中的包龙图,历史上的真实形象是否和传说中一样?答案:历史确有此人,但和传说中的人物相差甚远。

包拯漫画

高富帅包拯:实打实的“别人家的孩子”,确实是清官好官一枚


包拯不仅脸不黑,额头也没有弯弯月牙。历史上的包拯是清瘦书生模样,史籍上也称其“面目清秀,白脸长须”
包拯从小家里有钱,长得又帅,从小聪明,喜欢读书,还孝顺父母。
他是宋仁宗年间的进士。中进士后,因为父母年纪大了,两次拒绝朝廷的任命,不愿当官,而是留在家里照顾父母。

人家白着呢!
后来父母去世,包拯才开始出任官吏,从知县,到龙图阁学士,到国家国防部长,包拯官运一直很顺。他还曾当过监察御史,专门弹劾奸臣贪官,也曾就任开封府,这也是民间包龙图打坐开封府,倒坐南衙的来源。
史中记载:
包拯为官清廉,曾上表奏请仁宗革除时敝,减免赋税造福民间;

任枢密副使期间,加强代州防务;

任开封知府时,改革讼制,告状人可大堂告状。
以前百姓告状,还要通过小官递交状纸,无法直接见知府。如果原告没钱贿赂小官,那可能无法伸冤。包拯就任后,改革制度,老百姓可以直接上堂伸冤,这为包拯赢得了清官的声誉。
后来民间传说包拯能“日断阳夜断阴,明察秋毫断案如神”,虽有夸张,但还是表现出当时老百姓对包大人的爱戴。
包拯写过一首诗,诗句这样说: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勿贻来者羞。
意思就是:我包拯是要做名垂青史大直男的人,当然这里的“直”指正直廉洁,不是咱们传统意义上的直男哈!
包拯的遗嘱中有这样一句话,也表明他的清廉志愿: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影视剧包黑炭

包拯金身

和大部分宋官一样,包拯也爱骂皇帝

包拯当过谏官,他如历史所述一般耿直。他敢骂皇帝,和皇帝争执起来,唾沫星子曾喷过皇帝一脸!
宋人朱弁《曲洧旧闻》曾记载过:
张尧佐除宣徽使,以廷论未谐,遂止。久之,上以温成故。欲申前命。一日将御朝,温成送至殿门,抚背曰:“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
上曰:“得,得。”
既降旨,包拯乞对,大陈其不可,反复数百言,音吐愤激,唾溅帝面。

帝卒为罢之。温成遣小黄门次第探伺,知拯犯颜切直,迎拜谢过。

帝举袖拭面曰:“中丞向前说话,直唾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汝岂不知包拯是御史中丞乎?”
这篇古文讲了点啥?
其实就是宋仁宗想让皇帝的伯父当官(张尧佐升任宣徽使),后来大臣们不同意,就搁浅了。
有一天,皇后送皇帝上朝,拍拍宋老板的肩膀说:皇上啊,别忘了我伯父当官的事儿。
宋老板看着花容月貌的老婆说:老婆大人,俺知道,俺知道。
然后宋老板一上朝就发布命令。
要说宋朝的言官真厉害:
包拯听到宋老板的任命,本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当朝就开骂:滔滔不绝如黄河之水,口若悬河如大浪滔天,态度激愤,唾沫星子直接喷了宋仁宗一脸。
可怜的宋仁宗,不仅被骂个狗血喷头,还被迫收回成命,毫无皇帝风范可言,这皇帝当得真窝囊!

影视剧曹皇后

影视剧宋仁宗
皇后也是个厉害角色,知道宋老板被包拯骂个狗血淋头,都是因为自己。
宋老板退朝后,皇后赶紧认错,宋老板一边擦唾沫星子,一边对老婆说:
你只管要甚么宣徽使、宣徽使.难道不知道是他包拯在做监察部门的长官吗!”
宋老板很憋屈,皇后娘娘很无奈!

包拯量刑太重,并不是值得赞美的法官

包黑炭漫画
包拯不是一名值得赞美的法官,他过于严酷,喜欢强调“于常法外重行处置”。
曾敏行在《独醒杂志》载:
“包孝肃公尹京,人莫敢犯者。一日,闾巷火作。救焚方急,有无赖子,相约乘变调公。亟走,声喏于前曰:'取水于甜水巷耶于苦水巷耶?’公勿省,亟命斩之。”
如上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容我详细道来:
唐朝城市规划严格,商业区和住宅区有严格界限;宋朝城市规划随意,分区不仅不严格,还有些混乱。
汴京区:商业区和住宅区混在一起,出现“十里长街市井连”的盛大场景。随着商业繁荣,店铺商贩开始随意占道,交通拥挤。即使宋老板出城,也得多次停驻,等老百姓过去再走。

宋朝街道
有一天发生火灾,包拯和府尹感觉事态严重:这市井商铺连着,不赶紧处理,一烧一大片啊!于是,赶紧组织救火。
包拯到达现场,看到烈火熊熊,大火已经延及十多家房舍,很是焦虑。
这时候有个人跑来禀奏:“是到甜水巷取水呢,还是到苦水巷取水呢?”
包拯一听大怒;救火还分甜苦水吗?于是断定此人有意戏弄,当场砍头。整个火场的官员百姓无不害怕,人人对包拯“畏服”不已。
仅因一句话就杀死一人,包拯量刑过重,不可不称其为酷吏。

少年包青天剧照

结语

宋史中这样记录包拯: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历史上的包拯与民间传说大体一致,性子耿直,忠贞不阿,嫉恶如仇,但为人太偏刚直,没有人间烟火气息,连亲朋都不来往,也是怪人一枚。
他为官虽然清廉正直,但有时量刑过重,不失为酷吏一枚。但这些缺点也无法掩盖包拯是一枚正直好官的事实。他是个好人,也是个好官,同时也是个酷吏。
小伙伴们,你们如何看待真实的包拯?留言区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