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直呼其名”被视为“大不敬”,你知道为什么吗?

 阿族 2022-12-02 发布于浙江

现如今的姓名是比较简单的,一般就是由“姓”和“名”两个部分组成,而一般人在称呼的时候,可能连名带姓,也可能是直呼其名,对于现在而言都是非常常见的。然后,在古代,名和字并不是一回事,二者也是分开使用的,甚至于古人“直呼其名”被视为“大不敬”,你知道为什么吗?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


古代的名字一般都是姓、氏、名、字、号五个部分组成,最开始的姓和氏就是完全分开使用的,姓表示血缘关系的称号,氏是从姓派生出来的,而姓与氏逐渐成为一个词,应该是在秦汉以后。这名与字与姓氏一样,古代的名与字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古代,人生出来的时候就有名,但是字是要到二十成人之后,行冠礼才会有字,正如《礼记·檀弓》中讲到:“幼名,冠字”,然后才合称为“名字”。

在古代,“名”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所用的符号,是带有鲜明的个人烙印的,而“字”大多数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因此“字”与“名”互为表里,又被称为“表字”。而且古人对于“名”与“字”是有非常多的讲究的,其关联自然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名与字的意思相近、相同例如我们都熟悉的屈原,他的姓其实是“芈”,他的屈是他的氏,他的名其实是平,原是他的字,而平和原这两个字在《尔雅·释地》中又是这样解释的:“广平曰原”。此外,还有就是“名”与字的意思相左、相反,或者两者之间是相互补充的。那么为什么古人“直呼其名”被视为“大不敬”?在《仪礼·士冠礼》中有这样的说法:“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也就是说按照古代称谓的礼仪,一般在自称的时候称之为“名”,称别人时称“字”,这算是基本的礼貌。而且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对平辈或者尊卑只能称字,不能称名,要是提到对方或者别人的时候,指名道姓,直呼其名,是会被认为一种不敬和冒犯的行为的。在古代,尤其是君主或者自己的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的。

总得来说,古人平辈互称的时候,晚辈、后人对长辈或者前人的时候都是以“字”相承,以此体现出谦恭有礼,而古人的“名”才是长辈们称呼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