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填坑帖】布迪厄对符号权力的论述

 heshingshih 2022-12-02 发布于北京

ps:填一些之前挖的坑,也不排除光年喜欢老布哈哈哈,不过布迪厄在今年雀食是重重点!

23年属于布迪厄!

布迪厄认为语言是权力关系的媒介,他将语言放到实践和场域中进行考察,揭示了语言生产和运用过程中的表现出来的权力关系,提出了符号权力的概念,关注这种符号权力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一、从场域理论出发的分析过程

从场域结构中及其各种因素的差异性中,布迪厄揭示了语言交流中的权力关系存在四方面根据。

(1)资本差距:每一次语言交流双方是在特定的场域结构中的不同位置上展开交流的,位置的资源在交流中可以转化为交流双方相互制约的资本。具体位置上的资源和资本都是不平衡的,因而权力关系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2)语言惯习:惯习是场域结构在身体上的内在化,位置、资本等特定的场域构成因素内化为个体的性情倾向,导致了语言交流各方性情倾向的差异性,差异会引起矛盾。

(3)语言能力:言说技能、语言能力和运用它们而产生的社会能力也是语言交流中发生权力关系的根据。

(4)语言市场:语言市场即作为一个特定的约束和监督系统强加自身的力量关系系统,这一系统通过决定语言产品的价格来推动语言生产方式的更新。

二、符号权力的运作和作用

布迪厄说明了权力关系说明语言中包含着具体的、现实的支配力和作用力,其力量来自语言交流中的各种社会关系。进一步布迪厄提出了符号权力的概念。这一概念强调,符号是一种构建现实的权力,我们运用的符号系统是知识的工具也是支配手段。

而符号权力是通过一种既是认可又是误识的行为完成的,这种误识和认可隐藏在意识和意愿的深处。令行动者不将这种施加于自身暴力领会为一种暴力,反而将其视为合法的,甚至为其辩护。符号暴力揭示了任何权力关系都是在“合谋”的情况下完成的,社会支配秩序的建立就依靠这种看不见的、沉默的暴力。

三、教育再生产中体现出的符号暴力

布迪厄认为教育行动实质是在强加一种文化任意性,这种任意性灌输的意义不是社会秩序的自然形象,但让人们误以为事实如此;符号的任意性超越于受教育者的个人选择和自由选择。

任意性概念说明,一个社会所接受的任何表达手段,其实原则上都是以集体习惯为基础的。

教育工作就是一个灌输过程,受教育者的惯习通过它得以形成,这种惯习是文化任意性原则被内化的产物。

在这个过程中,制度化的教育体制不断生产和再生产着各种制度条件。

这种制度条件的存在有助于完成灌输过程,从而实现文化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社会集团或阶级之间关系的再生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