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赛】席素山:遥想太空烤肉的味道(108)

 中诗报 2022-12-03 发布于河南

天安门文学,时代潮流让文字温暖人生!

作者简介:席素山,高中历史教师,喜欢创作历史与文学结合的文字。多篇论文发表于《高考历史报》,曾是《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特约通讯员;多篇文学作品发表于《鹤城晚报》文学副刊、《文苑瞭望》《聚焦梅里斯》《天安门文学》《故乡文学》《A大地》《学习强国》《作家站》《青年文学家》《圆林文学诗社》《西部风微刊》《天津散文》《中国作家网》。

遥想太空烤肉的味道

作者/席素山

纷纷扬扬的雪花从天而降,天地银装素裹,一片白色!北方的冬天已经告别了暖冬,迎来白雪皑皑飒飒寒风!眺望原野塞北边陲小镇,千里冰冻地,万里雪飘飘!我们配合着疫情防控,静默十几天终于解封。保护好自我前提下,到肉店买点牛肉回家烧烤,体味一下久违的人间美味——烧烤味道!

现代人享受的烟熏火烤,古已有之,烤肉真的是一道美味,一代一代传承。假如时空穿越,就能看到远古烤肉的时光。原始狩猎时代向采集时代过渡,一场天然火烧死了一些野生动植物。好奇的祖先把烤焦的动物肉放在嘴里尝试,发现味道比原来的生肉香得很,于是开始尝试着保留火种。传说燧人氏钻木取火,成为中国古代人工取火的“火祖”。伏羲取来天火,把狩猎的肉烤熟了,从此人们吃着烤肉身体更加健壮。为了纪念伏羲氏,人们把他称为“庖牺”,意思是“第一个用火烤熟兽肉的人”。中国最早诗歌总集《诗经》写道:“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也许这是烧烤的最早记载。

现在烤肉可以用电烤锅,可以用天然气烤,可以用炭柴火烤,不同材料作燃料,烤出来的味道也有不同。我感觉,炭火烤味道最好。浇点色拉油,放点肥油,烤肉发出滋滋声响,看着红色的肉慢慢下贴到锅底,肉的纹路慢慢淡去,颜色黄黄的,嫩嫩的,令人流口水垂涎三尺,令人内心陶醉不已。慢慢的嗅,细细的嚼,舌尖上的美食味道,舌尖上的中国味道,舌尖上的北方烤肉味道!

烤肉香不香也有技巧,和不同部位的肉质有关。肉切的薄厚、肉烤得多久,都有讲究。不同部位烤多久口感最佳,都有说道。牛上里脊肉,瘦肉多,肉中夹杂着较多的脂肪,适合做烧烤。牛内里脊,是牛腰上的一部分,也是牛肉中最为高级最鲜嫩的部位,脂肪含量适中,不多不少,适合烤着吃。牛下里脊也被叫做为腰背肉,它的肉的鲜嫩程度差一点,但是也是非常好吃的。家乡的烤肉香嫩可口,与家乡的水,家乡的黑土地,家乡的气候都有关联,家乡的烤肉成功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

烤肉经过不断发展,烤肉技术日趋完美成熟,家乡成立烤肉协会,进行烤肉技术评比。也许不久将来,大国工匠要出现了烤肉这一行当。烤肉的芳香引人入胜,刺激着舌尖上的味蕾,愈品愈香回味绵长……不论烤肉技术,烤肉燃料,烤肉拌料,烧烤肉质怎么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人们对美食的追求,人们对家乡美食的热爱与眷恋,这是烧烤得以传承经久不衰的秘诀。

“严冬烤肉味堪饕,大酒杯前围一桌”。今天静默解除,家中两口吃点烤肉,和远方的儿子视频链接,听到神州十四、十五遨游太空,打开舱门迎接人间亲人,我无比荣耀,无上欣慰!我突发奇想:如果这烤肉随着神州十五太空组,带到太空,让神舟十四品尝人间美味,我们天上人间一起欢庆这令人激动时刻,该是多么美妙的情景。

此时此刻我们不能忘记,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能忘记为中国远行太空的科技工作者,更要牢记一代又一代宇航员的付出与执着!他们是中国傲立群雄的功臣,他们是太空最亮的星,他们是太空最美的云朵!

2003年神舟五号,第一位中国人杨利伟登上太空,中国人没有停止研究太空的脚步。神舟七号2008年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人同组,宇航员翟志刚出舱太空行走,五星红旗飘扬太空几十秒钟,圆了几代中国人太空行走的梦。2021年神舟十三号3名宇航员停住太空183天,又安全返航,中国太空旅客写入历史史册。2022年11月30日,翘首期盼的神舟十四号航天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神州十五亲人。“胜利会师”的两组宇航员,在自己的“太空家园”,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太空合影照片。

我们再一次致敬航天英雄,是你们让祖国飘向蓝天,升入太空,鸟瞰人世间!是你们让中国屹立于世界太空强国之列,圆了中国人太空梦。我想让人间的烤肉相随去太空旅行,带着人间的烟火味道,温暖宇航员的心灵。不知太空烤肉的味道怎么样,与人间烤肉是否一样清香爽口,沁人心脾?

星星点灯照亮太空,烤肉飘香太空!天上的星星在悄悄说话,让我们天与人遥相呼应,一起振臂高呼,共同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