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作家公开课 | 潘向黎:海面上的冰山与灯塔

 时宝官 2022-12-03 发布于河北

北京语言大学&《小说月报》

2022年11月11日下午,由北京语言大学和《小说月报》联合开设的“中国作家公开课”迎来本学期第九讲,邀请作家潘向黎做题为“以虚构的方式贴近当代都市的真实”的线上讲座。作家结合自身丰富的创作实践,引用大量实例,带领听众探入现代都市生活内部,在种种微妙的情感关系中,展现经常被忽略或遮蔽的精神镜像,描摹中国当代都市人的生存图鉴。来自线上的400余名听众与北语师生共同聆听了这场讲座。

潘向黎

主讲教师李玲教授为同学们做导读,并介绍了潘向黎的写作风格和成就:她专注并擅长创作都市生活题材的小说,文风温润疏朗;其作品是顾盼生辉的眼睛对生命的理解,亦有着学者式的沉潜与深邃;生动的文字、活泼的文气与丰盈的情思在巧妙的联想中糅合成一束束光,深深地触动着无数读者的心灵。

李玲教授介绍潘向黎

虚构才能贴近都市的真实

讲座伊始,潘向黎向听众们谈及“虚构”的功能:它作为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创作的重要手段,不仅是作品的构成方式,同时也明确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虚构与小说是一体两面的关系,相比起纪实文学的坦率直接,虚构或小说的创作,是接近都市之真实的“迂回直路”——它最大限度的尊重了以“陌生”为特点的当代都市人心环境,用充分的想象力和精巧的设计重构起一个非真实的事件场域,借助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缜密的推理来试探那些无法正面言说的心念,将人们潜意识中巨大冰山的一角推出海面,以此标记诸种都市人生存样态的来路与归向,为身处都市之中的读者照亮沉思之路。虚构,是贴近当代生活之真的必要手段,潘向黎如是说。

在共情中走向人的真实

都市的“陌生”表层下,是微微颤动着的“漂泊”感。潘向黎借描述自己的亲身体验,剖析了这一“会心的不安”:都市里每一个体都是从家乡出发,心怀憧憬与热望,经历挣扎与挫折,虽回不去家乡亦融不进远方,却能在浩瀚的城市之海上相互发现与读懂彼此。不同作家眼中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模样,这是城市在作家笔下的丰富性;而对这一“会心的不安”的把握,对漂泊者的共情,却是作家进行创作的动机与灵感,达到对人之真实的理解,是“文学虚构”的任务,是作家们心照不宣的“秘密”。潘向黎鼓励同学们投入具体的生活中,充分伸展自己的感受,打开洞察之眼,培养深度共情的能力,借“虚构”无限贴近自我与他人之真、整个世界之真。

让阅读为情绪“消炎”

作家以共情的心灵写下人生百态,如在浩瀚夜海上点亮千座灯塔,为当下与未来的生活探照万种可能。那么,阅读文学作品,便是借助这些航标描绘一条条通向自我与他人的理解之路。潘向黎这样强调阅读文学作品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情绪发炎”的时候,那是受困于自身的处境而使理解饱受拥堵之苦,沉浸于小说中,随着作家一起在虚构起的真实中不断“转境”,触摸真实生活的不同面向,纵览大千世界中是你亦是我的芸芸众生,释放无名悲喜,探索精神出路,是让情绪平复,让思维向着理解的深度不懈更生的一剂良方。作者与读者、作品与阅读的关系,是在虚构对真实的贴近中不断重建的,人与人的灵魂就是在这一重建的高处屡次相逢。

互动总结

在互动环节,潘向黎结合自己的作品就新时代文学中女性角色塑造与转换等问题进行了详尽解答,并开出了自己的十二部小说书单。潘向黎的讲座打通了阅读、写作、心理和人生,腾挪开阖,趣味盎然,又结合生动丰富的创作实例,将文学虚构与都市之真的关系层层揭示,深入浅出,师生深受启发,收获颇丰。

下学期中国作家公开课将继续与《小说月报》合作,邀请中国当代有影响力的作家、批评家走进课堂,与海内外、课堂内外的读者、译者展开对话,为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搭建活跃的交流平台,为提升我校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贡献力量。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