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风云* 04】谈谈古代姓、氏、名、字、号

 襄子的箱子 2022-12-03 发布于上海
成为襄子特别读者
点击上方「襄子的箱子」→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春秋三百年,风云际会,尽在其中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了解的春秋史

这是【中国大通史

春秋风云*】第 04 篇文章


上一篇讲到晋穆侯给两个儿子取名的事,这一篇就来讲讲古代有关姓名的文化常识。
今天的人只有一个姓名,也就是姓加名,在家里可能还有长辈取的小名,同学们取的外号,以及互联网上给自己取的网名。在上古时期,只有贵族才有姓名,而且除了姓之外,他们还有氏。
不少上古时期的姓,都带有女字旁,比如姬、姜、嬴等,这可能还残留着母系社会的影子。商朝的祖先是子姓,从子姓中又分化出殷、时、来、宋等氏。合起来就是姓氏,比如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
在先秦时期,姓与氏是分开的,一般只有贵族才有姓氏,普通百姓是没有的。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姓用来别婚姻,氏用来表贵贱,上古同姓不婚,也就是说,可以追溯到同一个姓的,是不能结婚的。理论上是如此,但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这样的原则也逐渐被人打破。(在春秋时期,百姓指的是贵族,原为百生,与现在的百姓完全不一样)
贵族妇女的姓比名重要,因此在古籍中,我们只能看到女子的姓,而关于她们的名,则基本没有记录。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区别,就在她们的姓上冠以孟伯叔仲季来表示排行,比如:孟姜、伯姬、仲子、叔季等。
如果女子已经出嫁,那么为了区分她们,也有几种方式。
第一种,在姓上加娘家的国名与氏,比如:齐姜、晋姬、陈妫(音同“归”)等。
第二种,如果嫁给别的国君,则在姓上加夫君的国名,比如:秦姬、息妫等。
第三种,如果嫁的不是国君,而是别国的士大夫,则在姓上加夫君的氏或邑名,比如:赵姬(赵衰的妻子)、孔姬(孔圉的妻子)等。
第四种,死后在姓上加夫君或本人的谥号,比如:武姜(郑武公的妻子)、宣姜(卫宣公的妻子)、文姜(鲁桓公的妻子)等。
在战国以后,姓氏逐渐合二为一,上古时期的姓渐渐消失,氏则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姓。在西汉时期,当时的人就已经很难搞清姓与氏的区别,司马迁也为此陷入了混乱。
除了姓名之外,古人还有字。一般来讲,出生的婴儿在三个月的时候由父亲取名,男子二十岁举行成人冠礼,然后取字,女子则在十五岁时举行笄(音同“机”)礼,然后取字。
古人的字也不是随随便便取的,一般都和名有对应关系,有的名与字是同义,比如屈原,名平,字原,平与原同义;比如颜回,名回,字子渊,回与渊就同义。在《说文中》,渊,回水也,回是旋转的意思。
还有的名与字是相反词,比如曾点,字晳(音同“息”),点表示小黑,有“污”的含义,而晳有明白,清楚的意思。
周代贵族男子一般在字的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然后在字的后面加“父(音同“甫”)”或“甫”表示性别,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有的时候人们会省去性别,有的时候又会省去排行。
在春秋时期,男子取字的时候在前面会加上“子”,“子”是对男子的尊称,类似于今天的“先生”,比如:子产(公孙侨)、子我(宰予)、子贡(端木赐)等。这个“子”有的时候也会被省去,比如:颜(子)渊、宰(子)我等。
古人讲究尊卑,一般来讲,尊者称卑者,直接称名,卑者自称也称名,对于平辈或者尊辈则称字。因此在古代,对一个人直呼其名,是很不礼貌的,除非你是皇帝或者他的尊辈。(皇帝是天下最高的尊者,所以他可以直呼臣子与百姓的名)
除了姓名字之外,古人还有别号,因为名与字基本都是父亲(或父辈)取的,号则是可以自己取的,类似于今天的人觉得自己名字不好听,可以给自己取一个网名。当然,古人取号,也不是瞎取的,什么“上海彭于晏”、“湖南吴彦祖”等等,这些在古人看来是很不雅的。他们为自己取的号一般都是对自己有意义的地名,比如苏轼号东坡,或者来表明自己的性格,比如陆游号放翁。
古代的帝王,以及有名望的大臣或诸侯死后还会有谥号,谥号类似于盖棺定论,对此人生前的一系列行为做一个总结。在先秦时期,这些谥号还算是比较贴近现实,但先秦之后,尤其是皇帝,往往谥号都是褒义词,有拍须溜马的成分在其中。
谥号往往都是一个字,分为褒贬情三类,褒义的有“惠、文、景、武、昭、宣、元、成、平”等等,这其实就是西汉皇帝的排序(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奭、汉成帝刘骜、汉平帝刘衎)。
贬义的(批评)有“灵、厉、炀”等等,一般看到什么灵帝、什么炀帝,基本都是被后人视为反面教材,在历史长河当中,含有贬义谥号的皇帝(或国王)比较少,有名的比如“周厉王”、“汉灵帝”、“隋炀帝”等,屈指可数。
第三类就是饱受大家同情的,比如“哀、愍、怀”等等。
先秦时期,谥号多为一个字,但也有例外,比如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谥号就有“武”和“灵”两个字,而且是一褒一贬,大致也可以从谥号中看出这人活着都干了些什么。武表示他开疆拓土,是一个军事强人,灵表示他晚年因为儿子的继位问题而犯了糊涂,导致沙丘之变,最终被饿死在宫中。
除了皇帝,有些大臣也有谥号,比如忠武侯诸葛亮、武穆王岳飞。这些谥号都是得到官方认证的。还有一些属于私人谥号,是那些有名望的学者死后,朋友亲戚或门生故吏给他私自取的谥号,比如东汉陈寔死后,谥为文范先生;陶渊明死后,谥为靖节徵士;张载死后,谥为明诚夫子。
古代皇帝除了谥号之外,还有庙号。庙号在商朝就有了,到了周朝,周天子废了庙号,只有谥号。到了秦朝,秦始皇干脆将谥号与庙号都废了,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千古一帝,皇帝哪能让后人评价呢?
到了汉代,庙号逐渐恢复,一般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都是太祖、高祖或世祖,称“祖”,以后的皇帝则是太宗、世宗等,称“宗”。元明清三朝则有多个祖,比如元朝,有元太祖成吉思汗和元世祖忽必烈,明朝,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另一个是明成祖朱棣,清朝有三个祖,清太祖努尔哈赤、清世祖顺治和清圣祖康熙。
成吉思汗的战功赫赫想必不用多说了吧,他被追封为祖,实际上也是名如其实的。至于朱棣,是嘉靖皇帝追封的,按常规操作来讲,朱棣本不该当皇帝,他是起兵造反,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因为被后人追封为祖有政治正确的含义。至于清朝,满族人很喜欢追封自己的祖先,努尔哈赤奠定了大清的基调,顺治占据了北京,是清朝名义上的第一位皇帝,至于康熙,平三番、亲征准格尔、收复台湾,战功赫赫,被追称为祖也是实至名归。
其他朝代都只有一个祖,其他都是宗。
庙号也不是每一个皇帝都配拥有的,比如在汉代,很多也是后面追认的,在东汉汉光武帝时期,刘奭(音同“是”)、刘骜(音同“傲”)、刘衎(音同“看”)等因为没有功劳而被除名庙号。
三国之后,庙号就烂大街了,除了一些亡国之君或者被推翻的皇帝,基本都有庙号。
唐代之后,除了谥号与庙号之外,皇帝还有尊号,简单来讲就是马屁号,在活着的时候就有,都是褒义词。有些尊号是死后被子孙追封的,这些尊号与谥号连在一起,成了一段歌功颂德的马屁。
在唐以前,对之前的皇帝基本都称谥号,比如汉武帝刘彻,他的庙号是世宗,但我们习惯叫他汉武帝,而不是汉世宗。而到了唐朝,由于谥号越来越多,里面夹杂了太多的马屁,直接称谥号的话会很长,很多人也会记不住,因此称皇帝就称庙号,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加上后世追封的谥号,是“文武大圣大广孝帝”,我们一般叫他唐太宗,而不是唐文武大圣大广孝帝。

新书已上线,欢迎大家抢购:


西方大通史系列

▲ 【希腊神话】

▲ 【文明之初】

▲ 【光荣希腊】

▲ 【伟大罗马】

▲ 【基督世界】

▲ 【征战十字】

▲ 【黎明曙光】

▲ 【文艺复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