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古易:“天五地六”和“天六地五”

 心理咨询诊所 2022-12-04 发布于山东

《易传》“天五地六。”是按照阳倡阴随,天施地受,单数为阳,双数为阴,划分的。《黄帝内经》“天六地五”则是按阴阳周期划分的。

《国语.周语下》说:“天六地五,数之常也。”《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又说:“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注:以地应天),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注:以天应地),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三百六十天,十五天为一气,一年二十四节气。

在前面的文章里讲过,在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之前,曾经实行过十月太阳历,十月太阳历把一年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季,一季七十二天。大地以五季变化回应天道的轮回,这就是“地五”,“应天之气动而不息”。天气有六变,这就是“天六”,“应地之气静而守位”。

春秋古易解读的《易经》、《焦氏易林》两书,由著名出版社投资出版,明年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