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洄溪医案唐人法之中风一

 德寿堂图书馆 2022-12-04 发布于黑龙江

       封门金姓,早立门首,卒遇恶风,口眼喎邪,噤不能言。医用人参、桂、附诸品,此近日时医治风证不祧之方也。趣余视之,其形如尸,面赤气粗,目瞪脉大,处以驱风消痰清火之剂。其家许以重资留数日。余曰:我非行道之人可货取也。固请,余曰:与其误药以死,莫若服此三剂,醒而能言,不服药可也。后月余,至余家拜谢。问之,果服三剂而起,竟不服他药。惟腿膝未健,手臂犹麻,为立膏方而全愈。此正《内经》所谓虚邪贼风也。以辛热刚燥治之固非,以补阴滋腻治之亦谬,治以辛凉,佐以甘温,《内经》有明训也。

       本文口眼喎邪噤不能言。恩荣按:中风为病名,口眼喎邪,噤不能言则其证也。西医重解剖必明其病灶之所在,体质之实验,故以病状定病名。如肺结核、脑膜炎、子宫膜炎等,就其脏器之变动名之。中医重理学,必究其阴阳之传化,邪气之侵袭。如中风、伤寒、外感、时证、瘟疫、暑热、秋燥、疟痢等,就其证候之变化名之(西医凡病变占据之局所曰病灶,如某证状因某脏器而发,某脏器即为病灶)。《千金》论眼瞤动,口唇动偏喎(口眼相引之状)皆风入脉,急与小续命汤、伏龙肝散和鸡冠血及鳖血涂(偏左涂右,偏右涂左),并灸吻边横文赤白际,逐左右(与涂法同),随年壮风入脏使人喑哑卒死。又按:不能言有二候。《千金》论脾脉络胃侠咽,连舌本,散舌下,心之别脉系舌本,心脾二脏受风邪,故舌强不得语,多死。《巢氏病源》(千金方论根本巢源)三阳之筋,并络入颔颊夹于口,诸阳为风邪所客,则筋急,故口噤不能言,未必便死。舌强与口噤均不能言,而入脏与入脉证候亦微别,人所不知。

       本文祛风消痰清火之剂。恩荣按《千金》论,夫诸急卒病多是风(语出《素问》),风行必燥,热盛生痰,凡治此证,必兼驱风消痰,方有出路。《千金》诸风门附风寒风热两候,风寒方用酒,风热方用汤。如心风虚热,生麦冬汁(洄溪谓麦冬润腻人所不知)、枸杞根白皮、荆竹沥汁、生姜、参苓、甘杏、石膏、黄芩。恍惚烦闷合栀仁、香豉;惊邪恐惧合牛黄、龙齿、铁精;肾风积热麦冬、玉竹(洄溪玉竹亦嫌滞膈)、地骨皮、丹皮、泽泻、生地汁,纳蜜及姜汁,甘寒生津。痰火风兼治,深合《内经》旨。

       又按:《千金》风痱第五,有四竹沥汤,皆以竹沥为主,方下凡风多热常宜服荆竹沥、生姜汁三味。又谓竹沥饮子(竹沥、生葛汁、生姜汁)患热风者必先用此制其热毒,甚者加石膏、黄芩、羚羊角。洄溪谓此通经络之方。《外台》方内生葛根亦当用汁。

      又按:《徐批叶氏医案》祛风用黄甘菊、小黑豆衣、明天麻、白蒺藜;消痰用川贝母、化橘红、陈胆星、花粉、竹沥、姜汁;清火用青蔗浆、芦根汁、柿霜、石斛、生地、玄参,甚则川连、羚羊、犀角。谓此等方皆唐以前治风之良法,其意可师。

       本条腿膝未健,手臂犹麻为立膏方。恩荣按:《千金》诸风有酒方,无膏方,盖主风冷而言。本案所中主风热,不宜酒而宜膏,腿膝未健,手臂犹麻,中风已过,痰火未清,为立膏方内服,驱风舒经活血。《千金翼》生地汁、竹沥各1升,独活3两成方。外摩《千金》风毒脚气野葛膏、卫侯青膏、曲鱼膏,诸法可选用。

       本文《内经》虚邪贼风。恩荣按:按《千金》论贼风乘后方空虚而来(语本《内经》《难经》),故谓之虚邪。其来虚其入实,外不得洩,内不得通,邪无出路,与风乘虚入,指人身之虚不同。

       注:黄恩荣(1855年~1938年),字干南,名中医。芦苞镇人。出生于医学世家,幼承家学,勤奋攻读各类医学著作,医术精湛。壮年参加科举考试,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辛卯科中举人。宣统年间兼任民政部医官,治病用药卓有成效,声名远扬。辛亥革命后,其归广州行医,在下九西路、汉民北路(今北京北路)开设黄干南药行,并在香港设分销店。炼制各种丸散,行销中外,驰名数十载。晚年,其与顺德何刿高先后创办广东医学实习馆和广东医药实习馆,著书讲学,训迪生徒,培育不少医学、药学人才。他还用了五年时间,将《孙氏千金方》重新整理、补充、校正。编著成《唐千金类方》二十七卷,数十余万字,还著有《洄溪医案唐人法》二卷,及《徐灵胎外科》《千庐丛稿》等医学著作刊行于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