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乌头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乌头lOg 桂心6g 白芍12g 细 辛6g 生姜3片 大枣lO枚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五味取三升,去滓,别取乌头去皮 四破,蜜二升,微火煎,令减五六合,内汤中两三沸,去滓,服 一合,日三间食,强人三合,以如醉状为知,不知渐增。忌海 藻、菘、菜、猪肉、冷水、生姜。 (功效)驱寒止痛,散寒解表。 (主治)与乌头桂枝汤证相同,但本方证候急重,故剂量大。 注:临证应用本方,根据病家年龄、体质、病情而定,决不 可生搬原方,否则造成不良后果。 (临证加减)《外台》乌头汤组成药味之考证:诸本,此方主 治下,原注“方见上”三字,未载药味分量及煮服法,致后世注 家如徐、沈、魏、陈等,均误以此方即本篇的大乌头煎;日医吉 益氏,则误以此方即《中风历节篇》的乌头汤;丹波元简及陆渊 雷氏,虽曾作了考证,但又误以本方即张仲景的乌头桂枝汤,均 有未洽。考《千金》第八卷贼风门,载有“乌头汤,主寒疝腹中 绞痛,贼风入腹攻五脏,拘急不得转侧,叫呼发作有时,使人阴 缩,手足厥逆冷”,其方即本书如上所载。又《外台》第十四卷 贼风门,引《千金》乌头汤,方后注云:深师同,未说是张仲景 方。据此,可知此方所标“外台”二字,当系“千金”二字之 误。其方与《中风历节篇》的乌头汤,及本篇的大乌头煎不同, 与张仲景乌头桂枝汤原方用乌头煎加桂枝组成者亦不同;与前述 《外台》所引起范汪方药味虽同,而分量又有出入,实另一方。 今删去原注“方见上”三字,依《千金》、《外台》将乌头汤药味 分量及煮服法补载如上。 注;本方证乃脏腑经络皆为阴寒之邪所痹阻,为表里俱寒之 寒疝重证,故治之以本方加之乌头、桂心、生姜等散寒通阳之味 峻散阴寒,大温阳气,宜阳通痹,阳复阴散,从而达到表里诸证 和平矣。临证加减可参乌头桂枝汤证应用之。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2.伤寒·金匮要略方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