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口气出动十几个师,总兵力却不到40000人,这是啥情况?

 张洪清 2022-12-04 发布于北京
我们常说,军师旅团营连排,研究战史的话,总是会绕不开这些军队编制。那么一个师到底有多少人呢?在战争年代说法可多了去了。
最初北洋军改镇为师的时候,一个标准北洋陆军师的编制是12500人。不过后来随着军阀混战,各路军队的编制快速扩充,师的建制也越来越多,慢慢也就乱套了。有的师可能就几千人,有的则挂着师的名头招呼几万人。
1920年代后期,国府在整编军队中,搞出了很多师的编制。有的师辖旅,旅之下为团;有的则是直辖团,每个师所辖团的个数也不一样,师辖三个团、四个团、五个团、六个团的都有,还有的师还辖九个团。
图片
当然还有一些情况特殊的师,如胡宗南的第1师,辖有12个步兵团和1个骑兵团,比正常一个军的实力都强。再如第29军所辖的几个师,正式挂着的编制就有四旅八团,外加直属特务团,实际还可以指挥些保安团队,基本一个师也是军的实力。
你要说有的步兵师编制实力大吧,也有的还真小,甚至说小得出乎想象。
比如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上党战役中,阎锡山的晋绥军一口气出动了十几个师过来,总兵力加起来还不到40000人。
图片
要知道同样是在1945年,中央军搞出来的甲种美械军编制,一个军所辖不过3个师,满编就有38000人,几乎相当于晋绥军十几个师。而当时在印度的新1军,甚至全军有4万多人,比阎锡山在上党战役时的十几个师兵力还要多。
当然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也是特殊原因造成的。
阎锡山的晋绥军在抗日战争中,军队编制是一点都不缺的,它光是集团军的编制就有4个,步兵和骑兵军的编制有8个,步兵师骑兵师合计有几十个,此外还有相当于师编制的挺进纵队。
但是此时的晋绥军实际仅仅控制了晋西的一小块区域,尽管通过实施所谓的兵农合一政策,通过极限动员依旧保持了一定的兵力规模,但是因为编制过多,因此各部的兵力都比较空虚。
图片
当时,晋绥军的步兵师也是执行三团制,即步兵师直辖三个步兵团。但是,它的实有兵力并没有万把人,其向老蒋报编制、要军费的时候,实际是列六七千人的人头。不过,晋绥军的步兵师真正连这个数也没有,基本是三四千人的居多。
而且三四千人还都是整个师的实有兵力,如果要是拉出去打仗的话,除了留守人员外,其实就剩下两三千人了。说是打着一个师的名头,但实有兵力数也就是一个团的样子。
比如在上党战役刚开始时,阎锡山以史泽波率暂编第37师、第68师、第69师、挺进第2纵队、挺进第6纵队、保安第5团、保安第9团、汾东第1支队、汾东第2支队等部抢占长治及周边各城,以上各部加起来其实才14000人,收编当地伪军3000人后,总计为17000人。
不过阎锡山的部队,当时战斗兵的比例很高,因此武器装备都是按编制配备的,因此枪炮多、弹药多。但是因为单兵负重比较大,很多士兵不堪重负,甚至有在行军过程中把子弹丢掉的现象。
其实当时我军能集结起来的部队,编制也不大。
图片
当时整个晋冀鲁豫军区的兵力虽然不少,但是由于常年化整为零作战,主力军地方化程度比较高。打大仗的话,一时能收拢起来的主力军也不多,而且由于八路军施行大小团编制,当时的主力团也是千把人,有的辖两个营的乙种团,还不到千人。
因此晋冀鲁豫我军是将太行、太岳和冀南三个军区的机动部队集结了起来,来反击晋绥军。而且我军的总兵力也不多,一共是31000人。
这31000人在武器装备上虽然比不上晋绥军,子弹尤其少,兵力上也没多大优势,但却都是跟日寇长期战斗的主力部队。虽然主力军地方化,大家平常是化整为零作战,但是作战技能却非常高,只是重新集结起来需要熟悉正规战罢了。
因此史泽波的17000人在晋冀鲁豫我军的31000人面前,只能是困守以长治为中心的各城,依城固守而不敢出来打野战。
随着长治周边卫星城陆续被打下,史泽波在长治告急,要阎锡山赶紧派出援军。
图片
阎锡山于是命令彭毓斌率领暂编第40师、暂编第46师、暂编第47师、暂编第49师、暂编第50师、第66师、省防第3军第8师、省防第2军第5师第13团,外加2个炮兵团支援。
上述的各暂编师及第66师,属于晋绥军第23军和83军,省防军是收编的伪军部队,当然在当伪军前也大多也是晋绥军,所以也都比较熟悉。
这些援军的实际兵力是21000余人,相对于编制来说,人显然不多,但装备带了不老少,大炮、机枪是应有尽有。
具体以第23军和83军的大约15000多人为前阵,伪军收编的5000多人在后接应。
按理说这长治守军和这股援军怎么说兵力也比我们多,但就是打不了胜仗,毕竟没经过常年艰苦作战的话,确实也打不来。晋绥军到抗战中后期,对日作战就越来越少了,实际的战斗能力下降也很正常。
图片
当然,晋绥军是比较能打防守作战的,但是防御战也有前提,那就是守军一方有充足的物资和弹药。
晋绥军这次是轻兵冒进,依城据守,援军也是远道而来,所以思想和物资准备都没有很充分。当然这里的物资不包括弹药,实际上晋绥军带了非常多的子弹。
尤其是晋绥军的援军这边,带的是双份弹药,但是要在野外阵地上作战,工事都需要临时构筑,这对其就比较头疼了。因此一开始还可以凭借旺盛的火力守一守,到后来士气逐渐低落,其防守信心和决心就要下降了。
既然守不住的话就要撤,但是野战能力比较差的军队,一般运动组织能力也非常差,所以晋绥军的援军在撤离时,一打就乱,只能被漫山遍野抓俘虏了。而且长治那边的史泽波部,看着援军不行了,自己也是跑,于是也被追歼了。
图片
最终上党战役的结果是我军以31000人对敌38000人,实际歼敌35000多人。
当然,也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计有山炮24门、轻重机枪2000多挺、长短枪16000多支,极大地改善了晋冀鲁豫我军的装备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