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的历史变迁(六),即便今天的黄河,上游水也碧绿如翡翠一般

 若悟369 2022-12-05 发布于安徽

“黄河黄,长城长”,在千百年以来,黄河的黄,一直是深入国人心髓的印象。

一般说来,黄河的黄,主要与黄土高原有关。

即便是今天实地观察,尽管中下游非常黄浊的黄河,但在上游依然是“清且涟漪”。

在属于甘肃临夏市地界的洮河,应该是第一个把黄土高原的“黄”带进黄河水的支流。如图,需要注意的是,图中大家熟悉的黄色那部分,并不是黄河,而碧绿的那部分才是黄河。洮河汇入之前,黄河的水那可是既清澈又碧绿,如翡翠一般。

文章图片1

黄浊的是洮河水,碧绿的才是黄河水

《诗经·魏风·伐檀》里面说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在《诗经》描述的那个年代,河水是特指黄河的,而魏就是现在的河南中北部,也就是说在春秋之前的时期,黄河中游也是跟现在的黄河上游一样地,“清且涟漪”。

根据史书记载的情况,《左传·襄公八年》里面“俟河之清,人寿几何”。说明在春秋晋襄公时期,黄河还是有比较混浊的时候,只是应该远没有现在这么黄而已。

而到了《东汉·沟洫志》中记载王莽及东汉时期(公元9-23年),“河水重浊,一石水六斗泥”。可见在新莽和东汉时期,黄河水的含沙量已经非常大。

所以“黄河”这个名字,史书记载也是始见于《汉书》,而比较广泛的称呼还是到了北宋时期。

普遍的看法,黄河的黄,主要是跟黄土高原的植被与水土流失的情况有关。黄河水黄的程度,跟水量也有较直接的关系。根据《黄河壶口瀑布变迁考证和相应的初步分析》一文,可以清晰地看到,四千多年以来的数据显示,黄河水量的数据是一路暴跌下来的。

具体根据各时期推算的黄河壶口-龙门断面的水量变化,测算出各个年代的水量数据:

阶段一:

公元前2003年的夏朝,为962亿立方米;

公元前1628年夏朝末,791亿立方米;

公元前1503年商朝,867亿立方米;;

公元前1003年西周,836亿立方米;

公元前704年的春秋时期,为633亿立方米

文章图片2

大滑坡阶段二:

公园前704年春秋,633亿立方米;

公元前356年战国,655亿立方米;

公元前182年西汉初年,596亿立方米;

公元182年东汉末年,622亿立方米;

公元309年西晋永嘉三年,黄河大旱几乎断流,史称“西晋河竭”,四水(河水、洛水、汉水、江水)可趟水过河的超级大旱,匈奴人刘渊兵过河水攻洛阳致北方大乱,七年后西晋亡。

公元356年南北朝,481亿立方米;

公元530年北魏,380亿立方米,历史大底;

公元752年唐玄宗时期,428亿立方米,出现一段明显的反弹;

(所以说当唐玄宗开元十二年,李白站在元丹丘的嵩山山居上,远眺黄河奔流,写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诗句的时候,黄河水还算得上是“奔流”向海而去。)

公元974年北宋,395亿立方米,三门峡河段历史性断航,中国经济中心东移开封汴梁,长安自此永久失去政经中心的地位;

公元1196年南宋,351亿立方米,再历史新低,中国经济中心南移长江中下游;

公元1418年明永乐年间,357亿立方米。

公元1640年的明末,大旱之年,不但黄河断流,河床干涸,而且沙尘遍布,蝗虫丛生,民不聊生。灾情公元1637年-1643年,次年1644年明亡。(1642年黄河中下游大水,李自成水淹开封)

公元1704年康熙43年,304亿立方米

公元1990年新中国,340亿立方米

从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黄河水量的变化或者骤减,不但对黄河的“黄”影响很大,还对中国汉地经济与国泰民安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影响黄河的含沙量与水量的主要因素,是黄土高原的树木植被与水土流失,具体来说:

其一是汉地领土及纵深的扩张。影响到河西走廊与黄土高原各部的农耕移民与农业开发进程,造成黄土高原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重,主要时期是秦汉时期。

其二,是铁器农具的规模使用,极大地提高和促进了西北及黄土高原的农业开发效率,主要在汉武帝时期重点推广与扩张。

其三,是秦汉时期始,咸阳、长安都城中心的建立与发展,持续地大兴土木,取自黄土高原的树木植被被过度开发。

这些既是汉地中国、农耕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黄土高原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必然。黄河的水量与含沙量都是受到同样的影响。

所以黄河的黄也好,黄河的水量也罢,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头到尾的。

结束语

纵观黄河的历史变迁,对黄河治理的有效性,很大程度影响着执政地有效性。是否尊重大自然,是否不断地细心呵护河道堤坝,是否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才是封建皇帝收获灾患,亦或是福祉的关键。

文章图片3

新莽:公元11年黄河大水决口改道,新莽亡;

东汉王景治水及之前的黄河,水流基本顺畅,水患相对影响不大。

西晋:公元309年,永嘉三年,黄河大旱,“西晋河竭”,四水可趟水过,匈奴人渡河攻洛阳,七年后西晋亡;

唐末:黄河中下游大旱,王仙芝、黄巢农民起义,唐名存实亡;

北宋:黄河大水改道,朝廷三易回河,靖康之耻,金灭北宋;

南宋:公元1128年汴梁守将杜充扒开黄河水淹金兵,致黄河南流改道,夺淮入海,千里遗祸。后黄河已不在南宋管辖版图。

金末:黄河三次决口,黄河中下游连年水灾粮食无收,财政消耗较大,内忧外患,1234年金亡;

元末:公元1351年黄河大水,十五万修堤民工造反起义,“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的白莲教、红巾军起义,后朱元璋灭元;

明末:黄河流域公元1637-1643年大旱,次年1644明亡。

满清和民国也与黄河大水及饥荒不无关系。

在中国封建王朝的晚期,内忧外患之际,黄河的大旱或者大涝,往往让封建当朝者,粮食无收,财政消耗巨大,或者四处农民起义。所以黄河的大旱或者大涝,往往成为封建王朝最后的催命符。

黄河母亲孕育了中华民族,滋养了这里的子民与后代。但如果不能尊重与善待黄河母亲,不能善待臣民的话,必会遭到历史的惩罚与报应。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黄河更是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