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做起来不一定要有意义,但一定要有目的。 ——晰瑞 ![]() 以前经常会看到这样类似这样的说法“宇宙的意义是什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读书的意义是什么”,诸如此类都是在追问依托于现实世界的二次探讨,有些是科学上的深究,有些是精神上的探问,还有一些是人生中的哲学。 但是很多问题并不是都能找到答案,有些问题每个时代也都有不同的解读,从屈原的《天问》到如今的“问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好像是找到了答案,用更加具象化的呈现来回应那千年一叹,只是这样的意义终究还是之于少数人的,换句话说,形式上的契合不一定代表内容和逻辑上的一致,就好比你的一个问题,他做了回答,即便是答非所问,但他回答了,虽然对于你没有意义,但于他来说,已经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也有种说法是“所有你乐意挥霍的时间,都不能称之为浪费”。 ![]() 我总还是觉得自己是一个俗人,那些所谓的追求意义,还是显得太过高级,更多时候我只想要追求目的,不一定非要是功利,但一定要有趣,就像是读书一样,曾经的读书学习是为了升学就业,如今的故事阅读,仅仅是为了爽。 某一刻大概也能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会读网络小说上瘾,娱乐方式而已,用一种还算有益的方式取悦自己,没什么不好,而在我看来,很多人都应该通过一些自己能掌控的途径来取悦自己。 无论是很久以前还是在很久以后,人生中独处的时光还是占大多数,怎样处理那段日子终究还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有些事情可做自然是好,怎样把自己的时间变得更有利于自己也是一种需要,家财万贯者,自然有各种途径换来各种玩法,白衣素布也可以从简单的消遣中博得常人之乐,这是我所向往的生活。 ![]() 记得那年冬天放学后走在通往车站的路上,看到路旁几位老人靠着长椅,三五闲聊,暖阳散落在他们铺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挤出优雅的曲线,那时我以为那个就是我所向往的生活,当暮年已然,能有知己两三,话说从前,也算是一种常人之乐。 也有人说“做人做事,不要目的性太强”,也还是看什么人,什么事情吧,如果那个人你想要深交,没有目的性的相处,情感必然止步很早,有些事情倘若目的性不够强,又拿什么来支撑自己走过一段又一段的难熬。 目的性强并非坏事,只要做的是对的事情,走的是正道就行,而对于找乐子这件事本身也是这样,能够不过分以来外界的乐趣是长久的,能够不依凭于他人的欢喜某种情况下也是永恒的。 事在人为,想一分便有一分的进度,做一点便有一寸的乐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