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恒瑞医药,还能不能涅槃重生?

 新用户85765794 2022-12-05 发布于山东

没有创新的医药是没有灵魂的。

然而,作为国内极少数敢于投入大量资金创新的恒瑞医药,却被资本无情地抛弃了。

01

如果能回到过去,我们或许会非常震惊。

原来,那个时代的人们寿命这么短暂;

那个时代的绝症竟然如此之多;

那个时代因病去世普遍到亲人都习以为常。

回到过去的我们,突然恍然大悟。

原来此时此刻,我们生存的世界人均寿命一直在上涨;

过去越来越多的绝症也已经被攻克;

原来,病魔被一次次战胜,世界变得更加美好,都离不开一个因素,就是医药行业的不断创新。

02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970年连云港制药厂成立,这是恒瑞医药的前身。

成立初期,恒瑞医药以生产仿制药为主、上世纪90年代以前,恒瑞主要生产基础药品。孙飘扬担任厂长后,恒瑞迎来了第一阶段的飞跃,一是进入当时少有人问津的抗肿瘤和麻醉药领域,二是进行股份制改造并力推仿创结合战略。

2000年,上市后的恒瑞不断加大创新药发展力度,创新成了恒瑞的标签,20多年的努力,终于换来了收获,目前,恒瑞基本保持了每年1-2款创新药上市的节奏。

正当其他医药公司每天发着乱七八糟的公告的同时,恒瑞以平均每两天一条公告的速度,向全世界展现着他的创新成果。

从公告中可以看出,恒瑞一直处于临床研究、临床开发、临床试验直至新药上市的良性循环中。

截止目前,其已有10个创新药在中国上市,有超过50个创新药正在临床开发,240余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20多个创新药项目获准开展全球多中心或地区性临床研究。

如果有人问,中国有没有医药公司一直在为人类生命健康努力?正确答案必然包括恒瑞医药。

03

最近,恒瑞医药被资本抛弃,不外乎两个原因。

一是共同富裕大背景下,房地产、教育、医疗这三座大山必然会被重点整治。

三座大山中,制造焦虑的校外培训最先阵亡;

具有金融属性的房地产目前也奄奄一息;

越来越广泛、低价的集采,在造福于民的同时,也大力压缩了众多医药公司的利润。

并且,常态化的集采让部分投资者对医药行业望而却步,曾经的长坡厚学仿佛正在缓缓褪去。

然而,医药行业稳增长的逻辑真的变了吗?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可以不需要制造焦虑的校外培训;

也可以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干预让人们住上物美价廉的房子,甚至这个社会可以不需要房地产开发商。

但是,人们能不需要医药吗?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人们对医药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这是医药与教育、房地产的本质区别。

并且,医药行业具有教育、房地产根本不具备的科技属性,只有不断的医药创新,才能适应人们不断的需求与社会的进步。

而这些未来的需求,恒瑞医药全部满足。

恒瑞医药被资本抛弃的第二个原因,就是近期业绩下滑。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业绩下滑一般有两种解读,一是基本面出了问题,二是暂时的阵痛。

恒瑞医药的业绩下滑,显然是后者。

恒瑞的销量并没有出现问题,只是受到集采冲击,传统仿制药销售额下滑,导致业绩承压。

从近两期报表来看,恒瑞2021H1创新药销售收入52.07亿元,同比增长43.80%,创新药营收占比由2020年的30%提升至2021年上半年的40%。


2021上半年累计研发费用25.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48%,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9.41%。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41.42亿元(+23.86%),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20.51%,其中Q3单季研发费用达15.61亿元。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恒瑞业绩的下滑主要是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它依然没有忘记创新,创新药营收的增长与研发费用的增加为未来的发展打开了另一扇大门。

而此时门外的太阳,正在缓缓升起。

2021年年底,恒瑞医药两款1类创新药的上市,正是对恒瑞坚持创新的奖赏。

不出所料,恒瑞2021年创新药的销售收入很可能会达到总营收的50%。2022年,将成为恒瑞的涅槃重生之年。

回首资本市场,那些借助疫情炒作、只会在讲故事方面不断创新的公司股价节节攀升。

而踏踏实实搞研发,以一己之力助推医药行业的恒瑞却被资本抛弃。

他们一边努力创新,一边响应集采,承担社会责任,这样的公司,难道不值得尊重吗?

创新是医药的灵魂,医药创新更是整个社会的灵魂。

如果医药行业没有了创新,未来将会多么可怕。

所以,医药创新的路上,少不了医药公司,也少不了你和我。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