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让李白自卑一生的人

 冬窗事发 2022-12-05 发布于北京


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并游焉,号曰'八友’。” 

-《梁书·武帝本纪》

南朝齐时期,竟陵王萧子良以文会友,常与八位士族雅聚,共同经营着“西邸”文学集团

士族也称“世族”,即世代为官的望族。乃至唐末,士族都是中国社会的最高阶层,他们几乎垄断了国家所有的权利和资源。上文中的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南梁高祖萧衍、以及谢眺、王融等人,均是南北朝的士族阶层。

从商周起,国人大概分为士族、平民、奴隶三个阶层,各层之间等级分明,不容混淆。后来汉武帝设置太学,平民做官的概率大增,阶层间的界限也没那么明显了。至汉末曹操掌权,只因他是宦官之后,祖上受尽了士族歧视,所以包括袁绍(汝南袁氏)、孔融(曲阜孔氏)、杨修(弘农杨氏)等人均未能逃过一死。同理,三国时的英雄辈出也与士族的衰落密不可分。

篡曹的司马氏原本就是望族,固裴秀(河东裴氏)、王沈(太原王氏)、贾充(平阳贾氏)等人青云直上,西晋也就恢复了士族政治,各阶层之间隔阂重现。就算后来东晋退居南方,司马睿也离不开王导、王敦(琅琊王氏)的辅佐,《晋书》就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士族代代相传,步步登高。至南朝齐、梁时期,朝廷已被几大家族牢牢控制。

此时再看竟陵王府。

主人萧子良与宾客萧衍(梁高祖)萧琛同属兰陵萧氏,三人皆为南齐皇族;沈约家族正是位列“六大世家”中的吴兴沈氏;陈郡谢氏人谢眺,为东晋名将谢安之后;王融是琅琊王家人,他是东晋奠基人王导之后;范云出自顺阳范氏,先祖范晷为西晋的雍州刺史;陆倕家是吴中四姓之一,孙吴的名将陆逊、陆抗皆为家族代表人物;任昉家虽不是显赫望族,却也是世代为官。

士族的聚会,往往是一些风花雪月的故事,但这个以士族为骨干的西邸文学集团却是个意外。多年之后,这群人成为了无数名家所敬仰的对象,甚至被评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先驱


诗歌来源于生活。比如古时自然灾害频发,人们为祈求风调雨顺就编了一些颂歌,这就是最初的诗歌。颂歌固然是用来的,所以当你朗诵出来后就显得有些拗口,例如《诗经·蒹葭》中的:“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前句八个字,后句九个字,读起来并不押韵,或许唱出来更悦耳一些。

像《诗经》里的诗就是所谓的“古体诗”,韵律自由,格式不限,四言、五言、六言、杂言均可。

古体诗发展到魏晋已基本为四言或五言,但韵律仍是不齐,这主要是由于汉代乐府诗的兴起,人们在念诗的时候加入了钟鼓伴奏,说白了还是得唱出来。例如曹操的《观沧海》中这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南齐书·陆阙传》

南齐永明九年(491年),谢眺因故离开西邸。在他的饯别晚宴上,沈约、王融等人当场创作《饯谢文学离夜》同名诗数首,以送别好友。

饯谢文学离夜

沈约

汉池水如带,巫山云似盖。

瀄汨背吴潮,潺湲横楚濑。

一望沮漳水,宁思江海会。

以我径寸心,从君千里外。

饯谢文学离夜

王融

所知共歌笑,谁忍别笑歌?

离轩思黄鸟,分渚薆青莎。

翻情结远旆,洒泪与行波。

春江夜明月,还望情如何?

饯谢文学离夜

范云

阳台雾初解,梦渚水裁渌。

远山隐且见,平沙断还绪。

分弦饶苦音,别唱多凄曲。

尔拂后车尘,我事东皋粟。

虽然都是即兴创作,但也可清晰地读出某些变化。首先,以上三首均为五言,在句式上较之魏晋有了统一;其次,诗的格律已经明显有了对仗,拿范云的举例,首句里“雾”对应“水”,次句“远山”对应“平沙”,以及末句的“尔“对应”我”等,前后结构匀称,美感十足;而最直观的还属音律,南北朝开始运用中古汉语,其中包括平、上、去、入四声,拿王融的举例,每句结尾的“歌”“莎”“波”“何”已基本押韵,整首念下来也更为顺口。

这三首诗在当时是一次勇敢的创新,时值南朝永明年间,史书就把这类文章称之为“永明体”。永明体是“古体诗”转变为“近体诗”的关键节点,而近体诗的精髓正是我们伟大的国粹唐诗。所以纵观整个诗歌文学的历史,永明体的诞生意义重大。


“眺善草隶,长五言诗,沈约常云'二百年来无此诗也’。敬皇后迁祔山陵,眺撰哀策文,齐世莫有及者。”

-《南齐书·谢眺传》

竟陵王府可称得上是永明体的圣地,府上这八位宾客也都是公认的写诗好手,尤其以沈约、谢眺、王融较为著名。而随着朝代的更替,最受后世推崇的还属谢眺,《南齐书》就直截了当的认为他在整个齐国无人能比,沈约也说谢眺是“二百年来绝无仅有”,而萧衍的角度最为刁钻,他曾说:“三日不读谢诗,便觉口臭。”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节选)

谢眺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

冬日晚郡事隙(节选)

谢眺

案牍时闲暇,偶坐观卉木。

飒飒满池荷,翛翛荫窗竹。

檐隙自周流,房栊闲且肃。

苍翠望寒山,峥嵘瞰平陆。

 哈哈朗读时间

永明末年,西邸文学发生了动荡。因协助竟陵王夺嫡失败,王融被赐死狱中,萧子良也于次年忧愤而亡。八年之后,萧衍推翻了南齐政权,自己做了南梁的高祖皇帝,其余沈约、萧琛、范云、任昉、陆倕五人均跟随萧衍成了开国元勋。不幸的是,谢眺此前被卷入了一场皇室阴谋中,死时年仅三十六岁。

我国最早的韵书《切韵》成书于隋朝,此书以南北朝的士族语言为基础,将当时所有汉字的读音作了规范,其中“永明体”贡献颇多。《切韵》在唐朝初年被定为官韵,大概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此后,唐人每逢作诗时必要参考《切韵》,否则将不利于推广,这也是唐诗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原因之一。

谢诗虽早盛唐两百余年,但和唐诗已无二致,不仅措辞华美,而且对仗严谨,句句押韵。他死后,沈约用一首《伤谢眺》来纪念好友,其中这句“吏部信才杰,文峰振奇响;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就完美地评价了谢眺在诗韵上的贡献。谢诗是一种非常前卫的现象,包括李白、杜甫在内的一众后辈都曾以谢眺为表率,奉若神明。

李白对于谢眺的借鉴不仅在于诗风,甚至连行为举止也有模仿之嫌,终其一生。


“寻以本官兼尚书殿中郎。隆昌初,敕眺接北使,眺自以口讷,启让不当,不见许。”

-《南齐书·谢眺传》

南朝的士族大多是东晋年间从北方迁居而来,他们与江南的子民没有太多感情,做起政务就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一头扎进了俗务里,这就是所谓的“仕隐”。谢眺也大概如此,他既不肯脱掉官服,又不愿过多参与政治。《南齐书》中就记载着他在尚书殿任职时,曾以自己言语迟钝为由拒绝接待北朝来史,但未被皇帝批准。

谢眺曾在宣城任职太守,那首《冬日晚郡事隙》描写的正是宣城冬景。两百年后,李白多次往返于宣城,并留下了无数经典。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节选)

李白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也是一个不谙官场之人,费尽心思混到了皇帝身边,却甘愿去得罪小人,从此浪迹天涯。两百年前,谢眺曾在宣州陵阳山修筑了一座楼阁,至唐朝已被称做“谢眺楼”,李白常常在此举杯畅饮。在上面这首《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他把友人的诗风看作是汉末“建安体”的延续,然后把自己比作为谢眺,但几杯美酒下肚后,诗仙反倒是更加忧愁了。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李白笔下的宣城就是天堂,以致有了他醉死宣城的传说。双桥落虹,秋色梧桐,却仍不忘在结尾处缅怀谢公,后人对此的评价为:“青莲才笔九州横,一生低首谢宣城。”另外还有“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三山怀谢脁,水澹望长安”、“我吟谢脁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等名句,皆是李白致敬谢眺之作。

“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顷葬东麓,非本意。’传正为改葬,立二碑焉。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

-《新唐书·李白传》

当年谢眺任宣城太守时,偶尔会在城北的青林山上小住,从此“青山”也可指代谢公。至中唐时,南阳人范传正找到了李白的两个孙女,发现二人虽已嫁给平民,举止却仍不失风度。俩人对范传正说到:“祖父的本意是葬在青山,只因当时行事仓促,最终才选择了龙山。”范传正听后就立即将李白改葬于青山。此外,他还提出了帮二女嫁到士族的建议,二人却以命运为由婉拒。

 你还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