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的小康,原来如此简单

 冬窗事发 2022-12-05 发布于北京

20年代,针对部分媒体用“民无饥馑”来指代小康标准一事,笔者还借此文以正视听。



礼崩乐坏的危机

中国的封建时代大约始于西周,天子先把土地封给诸侯,在各自封国之内,诸侯再分封给卿大夫。这样经多次封建,下级须逐一对上级称臣,继而就产生了阶级

不久,天子、诸侯、卿大夫们就形成了一个阶级团体,俗称“贵族”。相对而言,那些散落在底层的庶人就成了“平民”,或称“百姓”。

在平民眼中,贵族是优雅且神秘的。

比如修一所宗庙,平民所负责的就是搬砖干活,庙成后回家种地。到头来,他们不会了解宗庙的意义,也看不懂贵族在庙中的所作所为。

周鼎(内壁铭文为册命大典)

此外,诸侯每逢婚丧嫁娶,天子就会赏赐服饰器物;在某个特定时间,诸侯也必须向天子纳贡。

以上这些贵族行为,我们称之为“礼”

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礼”就代表着知识。当一个人有了礼,他就会知晓纳贡、嫁娶、祭祀等活动的步骤,从而能更优雅的活在世间,引得旁人崇拜。

换句话说,“礼”就是贵族的专利,也是平民无法触及的领域。

第一位将“礼”记录下来的人是周公。此人为周文王四子,姓姬名旦,后世唤作周公或周公旦,鲜有人直呼其名。

“周公相成王,王道大洽,制礼作乐。”
-《汉书·郊祀志》

辅佐周成王时,周公曾参考夏、商旧事制定了一套礼乐制度,“礼”即礼仪、“乐”即音乐。我们熟知的“嫡长子继承”、“诸侯分封”、“井田”等制度,都是源于周公的完善,才得以沿袭。

相传,周公在用膳时有客人光临,他便把嘴里的食物吐了出来,先行迎客,可见懂礼之深。

所以在《短歌行》中,曹操就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来形容一个“礼”贤下士的人。

周公制“礼”,是为《周礼》。从此,西周的贵族们有了一部典籍,可以相互传阅、学习,大家就逐渐明白了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一夫一妻等道理,华夏也进入了一段和谐时期。

直到“礼”崩、“乐”坏。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史记·太史公自序》

西周末年,大概是周公死后两百年,北方的犬戎攻入了镐京,周室被迫东迁,历史步入“春秋”。是役周室颜面尽失,诸侯开始违反礼制,是为礼崩乐坏
 
战国铁器

所谓的“春秋五霸”,他们假意维护周礼,监督诸侯是否尊王攘夷,是否按期纳贡,但实为僭越。

然而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作为“礼仪之邦”,鲁国的首位君主正是周公的儿子伯禽,可谓门当户对。但要比起孔子,恐怕连周公本人也会略显“无礼”了。



孔子的努力,和他的墙壁
 
孔子,名丘,字仲尼,年轻时曾任田吏,主要为贵族打理苑囿,或畜牧。因周公之故,鲁国的礼制相对完善,孔子便从贵族身边学到了很多礼节,初露头角。

“武王封弟周公旦於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

凭着超前的危机意识,孔子开始以教书为生,并把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当成了自己的毕生追求。所谓周游列国,其实就是在今山东、河南、安徽境内走了一遭,却历时十四年,备尝艰辛。

回到鲁国后,六十八岁的孔子开始编纂古籍,穷尽了平生所学。

《礼经》又称《仪礼》,记述了西周贵族们的礼制条文,由孔子和他的徒弟们陆续增改。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可见《礼经》的地位。

事实上,其他“五经”也是围绕“礼”所派生。

古代,人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就编了很多颂歌,那些歌词后来就成了《诗经》,曲即《乐经》。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後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俨然是个音乐家。

《书》即《尚书》,是为西周档案,包括天子分封、出征等各种场合的誓词,以及部分礼节大典。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鲁隐公至鲁哀公这段时期的历史事件。

《易经》有三部,现仅剩《周易》流传于世。该书有大量占卜知识,饱含哲理。

以上《礼》、《诗》、《乐》、《书》、《春秋》、《易》六经,除《春秋》外,各因年代久远又礼崩乐坏,其内容皆不再适用。为授课所需,孔子才依次加以修正。

而这一修,孔子也就成为了把贵族学术系统地引入民间的历史第一人,确实震古铄今。
 
曲阜孔庙

在孔子前,“礼”本为贵族专有,后来诸侯连年交战,有些贵族后裔就沦为了平民,他们身上的“礼”也多少会流入民间,但各地礼法不同,杂乱无章。孔子所做的,无非是修了一套教材,全国发行。

据《法言》:“通天地之人曰儒。在孔子时代,“儒”相当于老师,指职位,还远不算学派。

而在中国统一之初,儒生却遭到了重创。

秦始皇其人,虽享尽了荣华富贵,但凭“遣方士入海求仙”的记载来看,还是比较贪生的。因此,当时以养生为噱头道家就占了上风,继而导致“焚书坑儒”

不过,事件“孔壁得书”也颇具神韵。

“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为宫,而得古文於坏壁之中。”
-《汉书·楚元王传》

汉景帝末年,鲁王刘余大兴土木。在拆除孔子旧宅时,于墙内传来了琴瑟之音,随后便发现了《尚书》、《礼经》、《论语》等古籍百余篇,皆为竹简

此事,可看作为一种启示。

不久,汉武帝即从“独尊儒术”的观点出发,于长安设太学,置“五经博士”。

教育终得普及。

已知《乐经》亡于秦火,故汉代“五经”为《诗经》、《尚书》、《仪礼》、《易经》、《春秋》。“五经”好比五个科目,每经配一位博士,五位博士轮流授课,求学者不分贵贱,以平民居多。

从另一角度看,正是由于”礼“的回归,才使中国步入了一个长治久安的时期,留有”汉官威仪“的美誉。

儒学上位,儒经就成了教科书,所谓“五经”、“三传”、“三礼”等合称,皆在儒家“十三经”之内,其确立过程如下:

汉代有《诗经》、《尚书》、《仪礼》、《易经》、《春秋》,是为“五经”;

初唐增《周礼》、《礼记》,二者与《仪礼》合称“三礼”,又将《春秋》分为“三传”,是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至此为“九经”;

中唐又增《孝经》、《论语》、《尔雅》,是为“十二经”;

南宋再增《孟子》,至此共十三经。

这儒家“十三经”中的思想,便是我国古代的正统意识形态。从汉代的设立,到唐代的增改,再结合二朝的辉煌,便可得出一个浅显的道理,即:

“有礼者,赢天下。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还需按迹循踪。



懂礼貌,奔小康

《礼记》成于西汉,为孔子信徒追述其生前言行之作,其中便释义了“小康”一词。

“孔子曰:'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有次在鲁国,孔子对弟子言偃说:“在夏、商、西周时代,天下为大家所共有,人人讲究诚信,崇尚和平,所以我们不会只赡养自己的父母,也不会只抚育自己的子女,同样也不会有人盗窃或作乱,因此各户都不用锁门,这就叫'大同’社会。”
 

随后,孔子又分析了当时所处的春秋时代,说道:“如今已经没有'大同’,天下为一家之财产,只有自己的亲人才是亲人,自己的儿女才是儿女,所以就诞生了阴谋与战争。”

同时,孔子认为当下虽无“大同”,但礼制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他说:“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成王和周公旦,这六位君子都谨慎地奉行礼制,他们通过礼制来考察人的信义,为百姓昭示了礼制的内涵,如果有人违反礼制,哪怕是掌权者,百姓也会视之为祸害,这种社会就叫做'小康’。”

以上即“小康”一词的出处。

然而,有媒体拿出了《礼记》中的“国运清明,民无饥馑,谓之小康。不免会混淆视听。

实际上,“民无饥馑”一词出自汉《贾谊新书·卷六》之礼篇,而非儒家“十三经”中的《礼记》,它意指“农民耕种三年,必须要有一年的余粮。”其中也并无“小康”字眼。

真正的“小康”当与“大同”对应,那正是孔子毕生追求的西周礼乐制度,华夏处处有“礼”。

所以我们常说:“做人要有礼貌。”道出了小康的真谛。


(完)

- 往 期 文 章 推 荐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