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峨嵋吹雪 2022-12-05 发布于上海

对中国的发展,南怀瑾先生生前曾有个意见,“不怕穷,怕没有规章。”

在美国的时候,南老就不只一次对大陆来的留学生们谈起,中国开放过早,国家会变成地方诸侯经济,人民会失去礼义而向钱看,影响深远。如果能一步一步有计划开放,集体制还能对国家经济发展出大的利益,中国就更容易走向富强。

南老也举出历史上的例子。比如,南北朝乱了二百多年,生活穷困到了人吃人的地步。但隋朝统治不到 20 年就变成富国,当时,其疆域东至于大海,西至甘肃、四川各省,南至越南,北至蒙古。

另一个例子,唐末几十年大乱,社会上变成易子而食的困境,但到了宋太祖赵匡胤统治天下,不出20年,全国上下连挂帐的钩子都是银制的。所以国家穷困并不可怕,怕的是没有规章,人心无义,只学会穿西装,打领带,擦口红,炒股票,那这个国家的发展就受到影响了。如果每个人生活虽苦,但均能遵守法律,有道德观,又有好的风俗习惯,这个国家不出一年就能更上一层楼

南先生说得对不对?

当然对,真的是不怕穷,怕没有规章,其实更怕的是乱来。到处乱来的时候,会变得不可收拾,后果不堪设想。

我想起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社会稳定下来,有了规章、秩序,当然很快就发展起来,只要十年、二十年,就又达到富足、强大了。

但是反过来,根本不要二十年,更不需要十年,只需要几年,甚至一年就足够了。即以唐朝为例,安史之乱以前,大唐是一番景象,安史之乱一起,大唐就变成另一番景象。

再以隋为例,不到20年的时间就变成了富国,可是隋乱之后,就开始了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说书人总结为“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又成了“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一国如此,一家也如此。苏洵先生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如此子孙,当然是不肖儿、败家子。说败就败了,不需要几年,一天,甚至一会儿的功夫就够了。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家如此,一国亦如此。“积善之国,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国,必有余殃。”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

推荐关注小号:

202212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