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贝贝:民族职业高中特色化音乐教学策略研究

 昵称15221501 2022-12-06 发布于湖北

加急发《素质教育》2018年12月 

 民族职业高中特色化音乐教学策略研究 

湖北省巴东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       卢贝贝     邮编:444300

    摘 要:教好音乐课,教师不仅仅要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还要关注课堂之外。要从课内外多方面启迪学生感受音乐、产生情感共鸣,并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的内涵,打造特色化职业高中音乐教育新课堂。
  关键词:教学内容;情感;特色化
  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音乐课是职业高中设置的学科中,最富有情感的一门艺术。如何通过职业高中音乐课程,使学生获得必备的艺术修养呢?这需要发挥职高音乐教师的能动性,调动起学生的耳、手、口等感官,进而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下面来谈谈我对职高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要根据学生专业的特色来选择教学内容
  职业高中的学生不同于普通高中学生,学生都会侧重于某个专业方向。因此在职业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学要区别于普通高中教学。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选择,必须注重学生音乐能力的实际情况,并与其专业特色相适应。另外,教学内容的选择,还要注重趣味性。试想,若所学内容与学生以后从事的职业有密切关系,是不是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呢?
  二、使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中获得情感的体验
  在职高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仅要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名曲,还要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通俗音乐。有一些教师,在课程上禁止通俗音乐,使得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是非常不利于音乐教学的。在平常的教学中,我都会在课堂上抽出大概5到10分钟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听一些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这样的教学,不仅放松了学生紧张的神经,还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从心里爱戴你。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容易在职高音乐课堂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三、课内外相结合
  教好音乐课,教师不仅要向课堂的45分钟要效益,还得关注课堂之外。要从课内外多方面启迪学生感受音乐、产生情感共鸣,并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的内涵。
  在课堂内,教师首先要提炼出本堂课(或者这几堂课)的一个主题,在课堂中或开门见山地讲述给学生,或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然后,教师通过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殿堂,感受音乐的魅力。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心中最原始的情绪体验。有画画能力的学生,可以通过手中的笔描绘出来;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绘声绘色地描述给同学听;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借助道具表达出来。我们鼓励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
  若是学生在某一堂课中,对某首乐曲能产生极大的兴趣,我们不妨介绍一下作品产生的背景,让学生知道每一首经典乐曲的产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他们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故事性的创作背景,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产生积极探索音乐内涵的动力。当然,这需要教师具有极高的教学素养,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工作生活中,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俗话说得好:要给别人一碗水,你得有一桶水。这句话应该看作是对教师工作的极高要求。
  在课堂之外,教师要鼓励学生收集与课堂主题相关的各种资料,可以是乐曲,也可以是图片,或者是相关的实物也可以。现在智能手机已经很普及,每个智能手机上都有录音功能,所以,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录下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奇妙的声音。学生还可以在录音后配上自己的一番讲解。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体验中感知音乐的魅力,同时也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新课程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
  与其他科目的课堂一样,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习惯于放大自己的“主导”作用。为了在有限的45分钟内向学生灌输知识信息,扩大课堂容量,“填鸭式”“满堂灌”成了教师的一致选择。不可否认,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效果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适得其反。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只能枯燥地进行技能训练,不得不生硬地理解乐理知识。这样的做法,极大地损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学生个性化的成长。这些都在提醒我们,要改变我们的音乐教学方式。但仅仅有改变的意识还不够。
  1.现在多媒体已经走进教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现代化的手段,多方位、立体化地进行音乐教学。
  2.教师要一改过去站在讲台,滔滔不绝之势。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围坐在一起唱一唱、跳一跳,把音乐课堂搞得活泼一些、生动一些。
  3.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的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难道我们的学生天生就是这样吗?当然不是,他们只是在家长和教师的自以为是的教导中丧失了。比如,学生在教室或者家中随意摆弄乐器,发出他们喜欢的声音,可能你会将之归纳为“噪音”。但这是学生所喜欢的,教师和家长不能一味地指责,应该用赞赏的眼神鼓励其中的可为之处。也许你一个小小的眼神,会培养出一个音乐家。
  4.教学内容上的创新。我们不能仅仅局限在现有教材上,还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修订适合自己的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避免现行教材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缺失,要突出职业高中教育的特色。

     五、职高音乐教学的时代性思考
  我们的学生正值青春年华,他们喜欢时尚。因此,在内容选材上适当地加入时尚因素是必要的。为此,我大胆尝试精选一些歌星演唱的内容健康的歌曲和流行乐器进入课堂。我们的学生面临着毕业就走上工作岗位,走上社会,可能他们在文化课上水平不高,但他们的专业技能和音乐听辨能力还是有广度、深度的。如:在选择乐器教学时,就把大家喜欢的萨克斯带入课堂。课堂开始就用人民币的头像标志作引子问:世界上只有哪个国家把乐器印在纸币上?或者问:在休闲场所我们会经常听到哪种乐器演奏的乐曲做背景音乐?导入新课。前者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后者则是很多同学都能马上脱口而出的时尚乐器,学生很快就能把注意力集中起来。进而把萨克斯管的历史、构造介绍给大家,还听了《回家》《茉莉花》名曲及改编过的流行乐曲等;我们还专门开设吉它课,我把电吉它、电贝斯也融入其中,相互比较,从音高音色、构造功能方面给学生一种展示,并赏析了如名曲《爱的罗漫史》以及罗大佑的《童年》、老狼的《同桌的你》等校园乐曲。同时在介绍歌星时,我把他们的歌声和成功的不易一并带给学生。例如:讲“周杰伦”时,介绍他虽然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走上社会后做侍应生的工作,从没上过一天音乐学院,全凭他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有蜗牛一样的精神,在一次次被别人退回作品的情况下,最终成功红遍大江南北。对于我们职高学生来说,他这种奋斗精神,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和毅力是值得学习的。这样进行教学,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们文化修养的不断提高,音乐教育在职高校园当今社会对现代化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岗位需求并不是单一的知识性人才,而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教育应跟上新世纪的步伐,不断地提出新的课题,适应社会的发展,让音乐文化真正成为开启人生的一把钥匙。  
  参考文献:
  [1]郭声健,音乐教育新概念[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7. 

  [2]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杨歆诺,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8).
  [4]林青,中职音乐教育现状及改革思路[J],吉林教育,2011(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