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南政协

 10羊皮卷 2022-12-07 发布于上海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它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发明创造,它完整、科学的记载,出自西汉前期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北斗斗柄、太阳、月亮、二十八宿标示的度数、十二月令、十二音律和地球的运行规律等,制定出来的永恒的历法。刘安在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献给朝廷,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编入太初历,颁行全国,后逐渐走向亚洲,影响世界。

我国传世纸本文献10万种,古代黄河流域全长5400多公里,《淮南子》之前并没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记载。

所以,二十四节气第一次独立研究成功,时间定在西汉前期,原创者就是淮南王刘安和门客,它的全部内容记载在《天文训》之中,诞生的地域是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淮河、秦岭一线的中部,淮南国的都城寿春。

二十四节气的研制,经过了漫长的岁月。

在《尚书·虞书·尧典》中有“日中”“日永”“宵中”“日短”的记载。唐代学者孔颖达《尚书注疏》认为:日中,指春分。日永,指夏至。宵中,指秋分。日短,指冬至。春秋时期左丘明撰写的《国语·楚语上》有“处暑”,三国吴国学者韦昭注:“处暑在七月”。《春秋左传·昭公十七年》中有:“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玄鸟,就是燕子。伯赵,就是伯劳。青鸟,就是鸧(cānɡ)安。丹鸟,就是锦鸡。四种鸟儿,代表四季。《管子》中有“清明”“大暑”“小暑”“始寒”“大寒”“春至”(春分)、“秋至”(秋分)等名称。秦代吕不韦及门客所著的《吕氏春秋》中,出现了立春、日夜分(春分)、立夏、日长至(夏至)、立秋、日夜分(秋分)、立冬、日短至(冬至)等8个节气。

先秦时期,诸侯混战,天下动乱,物质条件以及人们的认识水平有限,二十四节气的理论体系并未得到确立,出现的名称和顺序,也没有得到统一,应该属于前期研究阶段。

什么是“日月交会”?就是太阳、月亮运行,处在同宫同度,黄经差为0°的时刻。这里指太阳、月亮在“冬至”点交会,二十四节气计时开始。

北斗七星,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和摇光组成。前四颗排列成方形,叫斗魁;后三颗形成斗柄,叫斗杓(biāo)。北斗斗柄围绕北极星旋转,运行一周就是3651/4度。《天文训》:“斗指子,则冬至。”

一、《淮南子·天文训》:二十四节气的创立

汉朝的建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天下安定,经济恢复,文化繁荣,学术发展,百家争鸣。在这样的政治、经济、物质条件之下,二十四节气的研究,才能得以进行,最终在刘安及门客编撰的《淮南子·天文训》中,得以全部完成。二十四节气的科学依据是:

(一)北斗斗柄运行与二十四节气

《淮南子》中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标准,是北斗斗柄的运行方向。北斗斗柄的运行,同月亮、太阳、二十八宿标示的度数、地球的运行相结合,组成了一个科学的历法体系。《天文训》中说:

两维之间,九十一度(也)十六分度之五,而(升)[斗]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

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

加十五日指报德之维,……故曰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音比南吕。……

加十五日指常羊之维,……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夏,……音比夹钟。……

加十五日指背阳之维,……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秋,……音比夹钟。……

加十五日指蹄通之维,……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冬……,音比南吕。……

阳生于子,……故十一月日冬至……。

二十四节气,构成了集一个天象、历法、气温、降雨、降雪、物候、农事、音律、干支等的综合体系,成为古代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从事农业生产、顺应自然规律、和谐“天人”关系的理论基础。

(二)月亮运行与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同月亮的运行密切相关。利用阴历,必须设置闰年,这与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密切相关。置“闰”,就可以协调好太阳和月亮的运行时间,属于阴阳合历的“二十四节气”就制定出来了。《天文训》中说:

月,日行十三度七十六分度之二十六,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而为月,而以十二月为岁。岁有余十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八 百二十七,故十九岁而七闰。

这段话的意思是:月亮每天运行1328/76度,29499/940日而为一月,而把十二个月作为一岁。每年尚差10827/940日,不够3651/4日。因而十九年有七次闰年。比如:2014年闰9月,2017年闰6月。

(三)太阳运行与二十四节气

《天文训》中运用太阳的运行规律,来划分二十四节气。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圭表测量。圭表,是中国古代观测天象的仪器。“表”,是直立的标杆。“圭”,是平卧于子午方向的尺子。可以用来定方向、测时间、求出周年常数、划分季节和制定历法。《周髀算经》等文献,就记载了二十四节气晷影的详细长度。《天文训》中记载:

日冬至,八尺之修,日中而景丈三尺。

日夏至,八尺之景,修径尺五寸。

二是利用太阳与二十八宿的关系测量。《天文训》中说:太阳正月处于二十八宿中的营室的位置,二月处在奎、娄的位置,……十一月份处在牵牛的位置,十二月处在虚星的位置。比如:“营室”,正月中,雨水。“虚星”,十二月节,冬至。

(四)二十八宿标示度数与二十四节气

《天文训》中说:二十八宿与天球赤道的夹角可以分为不同的度数:角宿十二度,亢宿九度,氐十五度,房五度,……七星、张宿、翼宿各十八度,轸星十七度。总共二十八宿是3651/4度。

二十八宿标示的度数,与北斗斗柄、太阳运行度数相同。比如:立春,在“危十七度”(今测十六度)。立秋,“翼十八度”(今测十五度)。

(五)十二律长度与二十四节气

《天文训》中用十二律度数,来表示二十四节气的时间变化。《天文训》中说:黄钟处在十二地支子位,它的长度数是八十一,主管十一月之气,下生林钟。……仲吕的管长六十,主管四月之气,这样十二律的相生便结束了。比如:“冬至”的时候,与十二律相配的为林钟,逐渐降为最低音;“夏至”的时候,与十二律配合的为黄钟,逐渐上升为最高音。

(六)十二月令和二十四节气

《淮南子·时则训》中记载了十二个月与北斗斗柄、二十八宿、五方、二十四节气(其中涉及八个节气)、农事、政事、物候、气象、祭祀、军事、干支、音律、五行等的相互关系,比如四“立”是:

孟春之月,招摇指寅,昏参中,旦尾中。其位东方。立春之日,……

孟夏之月,招摇指巳,昏翼中,旦婺女中。其位南方。立夏之日,……

孟秋之月,招摇指申,昏斗中,旦毕中。其位西方。立秋之日,……

孟冬之月,招摇指亥,昏危中,旦七星中。其位北方。立冬之日,……

(七)地域特色:二十四节气与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

西汉前期,位于淮河中游的淮南国,成为当时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其中倡导者,就是淮南王刘安。淮南王刘安博学多才。《汉书·淮南衡山王列传》记载:“初,安入朝,献所作《内篇》,新出,上爱秘之。”又说:“及建元二年(前139年),淮南王入朝。”可以知道,淮南王刘安和门客研制的二十四节气,在汉武帝即位的第二年献给了朝廷,并且得到了年轻皇帝的喜爱。可知,二十四节气的“课题”完成和上报,至今已有2160年。

淮南王刘安为王43年,都城为“寿春”,即今安徽省淮南市之寿县。 淮河—秦岭一线,是中国南北气候、地理的自然分界线。而淮南国都古城“寿春”,就处在分界线线上。这条分界线,四季分明。这就为二十四节气的研究制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的条件。

春秋齐国贤相晏婴在《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a 2500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淮河具有南北分界线的特点。淮南王刘安在天时、地利、人杰等条件齐备之下,二十四节气终于研制成功。

二、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与影响

(一)二十四节气:历法传承

从淮南王刘安在建元二年(前139年)把《淮南子》献给朝廷,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被编入太初历,共35年。其后,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至汉成帝绥和二年(前7年)。

西汉前期,天文、律历学家公孙卿、壶遂、司马迁、邓平、唐都、落下闳等,于公元前104年,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太初历,共实行97年。

第二阶段:汉成帝绥和二年(前7年)至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共实行93年。

西汉末年,著名学者刘歆把太初历加以修改,称为三统历。虽然继承了二十四节气,但是把《天文训》中三个节气的顺序改成“惊蛰”“雨水”“谷雨”。

第三阶段: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至今,共实行1936年。

东汉初期,编訢(xīn)、李梵等编制的四分历,恢复了淮南王刘安《淮南子·天文训》的顺序。而后《汉书·律历志》《后汉书·律历志》《隋书·律历志》《旧唐书·历志》《宋史·律历志》《清史稿·时宪志》等,世代沿袭。

(二)二十四节气:研究与创新

二十四节气作为国家施政方略的一部分,除了进入历代正史、历法以外,还渗透到各个领域,并且吸引了大批学者,不断进行研究、传承和创新。

古代以“月令”名篇的著作众多,把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联系起来,成为国家治理、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依循准则。

元朝吴澄所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把七十二候分别归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下,对它的内容具体加以解说。比如:“(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这里解释了“春分”的命名依据。

明朝学者黄道周所编写的《月令明义》,篇首列《月令气候生合总图》。序文中说:“月令二至、二分、四立归土中央,此所取则于《雒书》也。”就是说,按照《雒书》东、西、南、北的要求,分别排列八个重要节气。并且列出了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中所属的物候现象,内容丰富,描述生动。

清代学者李光地等编撰的《御定月令辑要》中记载:

《三礼义宗》:夏至为五月中者。“至”有三义:一以明阳气之至极。二以明阴令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谓之“至”。

可以知道,元、明、清三代文献,对月令中二十四节气和物候等的解

释,科学而全面。

古代著名的数学天文学著作《周髀算经》,是唐朝国子监的教材。《周髀算经》卷下收有《二十四节气》。第一段问道:“全年共八节、二十四节气,每气的晷影长度增减数是九寸九分又六分之一分。冬至晷影长一丈三尺五寸,夏至日影长一尺六寸,问各节气晷影长度增减后各有多少?”接着按照顺序,详细列出从“冬至”到“大雪”二十四节气的晷影长度。篇末附有“赵奭附录(四)《新晷之术》”,比较细致。又附有“李淳风附注《二十四节气》”,又加以校勘,更为精确。就是说,《周髀算经》中载有三份《二十四节气》表,弥足珍贵。

二十四节气与人类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北宋高道陈抟,享年118岁。他的《二十四式坐功图》,把二十四节气与自己研制的二十四式坐功联系在一起。顺应二十四节气流转,运用呼吸导引的方法,调理人体经络气血运行节律,达到治病防病、健康长寿的目的。每个节气设计一个坐功,比如:

冬至十一月中坐功:每日子丑时,平坐,伸两足,拳两手,按两膝。左右极力二五度,扣齿,吐纳,漱咽。

意思是说,每天23点至3点之间,起身平坐,两腿前伸,两手握拳,按在两膝上。使肘关节分别朝向左右,尽力倾斜25度。然后,叩齿、咽津、吐纳。

配合经脉:运主太阳终气,时配足少阴肾君火。

主要治疗:手足经络寒湿,臂股内侧痛,足痿,嗜睡,足下热痛,脐痛,胁下痛,胸满,上下腹痛,大便难,颈肿,咳嗽,腰冷等。

(三)二十四节气:节庆、民俗与传播

1.节庆与民俗

二十四节气从西汉编入历法体系,颁行全国。目前,我国政府根据历代传承和民族习惯,按照二十四节气的运行规律,官方规定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四个主要节日。其他民族、宗教、地域,还有许多相关的节庆、习俗。

春节,现在规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为二十四节气的第四个节气立春之时。立春,分管春季6个节气。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说:“正月之旦,是为正日。”可知春节定在正月初一,已经有2100多年的历史。与春节相关的习俗,传统有腊祭、除夕、祭灶、斋戒、贴春联、燃放爆竹、团圆会、舞龙、舞狮、杂耍、戏曲、拜年、守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和春节相连的是元宵节,时间定于正月十五日夜。《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宵,夜也。”宋代女词人朱淑贞《元夜》中写道:“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把宋代元宵节的热闹,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元宵节的燃灯习俗,从汉代就开始流行,延续至今,盛行不衰。正月初一和元宵节早上的饮食,很有讲究,很多地方必须吃元宵。“元”又谐音“圆”,有团团圆圆之意。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八个节气,在农历三月。“清明”节的来源,是“清明风”。《淮南子·天文训》载:“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音比仲吕。”“明庶风至四十五日,清明风至。”清明风指东南风,温暖而清新。由风名而转变为节气名。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有扫墓、插柳、踏青、荡秋千、蹴鞠(类似踢足球)、寒食、清精饭等。

端午节,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民间流行饮雄黄酒、挂艾叶,用来禁百虫、驱瘟疫。传统饮食是吃粽子。从魏、晋时代开始流行,至今极为盛行。全国现有风味独特的数十种粽子,异彩纷呈。

端午节的重要活动是龙舟竞渡。宗懔编著的《荆楚岁时记》中说:“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江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人们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习俗,保留至今,成为我国人民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每年中华龙舟大赛,吸引全世界的体育健儿,百舸争渡。

中秋节,时间在农历八月十五日。秋分,指阴气、阳气各占一半,白天、黑夜,时间平分。中秋节起源于对月神的崇拜,唐朝初年就成为国家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纪》载:“八月十五中秋节。”宋代文学家苏轼在中秋月圆之际,怀念亲人,在《水调歌头》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成为千古绝唱。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中写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寄托着对远方亲人的无限思念。

中秋的民俗活动有祭月等。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民间饮食流行月饼,取团圆之意。当今中国月饼系列众多,享誉海内外。

2.传播海外

中国二十四节产生以后,首先传到了东亚、南亚等域外各国。二十四节气传入日本是在6世纪中期,陆续使用的时间,就有一千多年。日本的历法使用分为三个时期:其一,使用南朝宋的《元嘉历》和唐朝的四部历法。其二,在唐历基础上制定“和历”。其三,使用西方的“太阳历”。前二个阶段都与中国的历法密切相关。

根据采用汉字书写的《日本书记》记载,在推统天皇四年(690年,唐则天后载初元年)实行从中国传过去的南北朝宋代何承天研制的《元嘉历》。日本叫作“太阴太阳历”,就是中国的阴阳合历(即农历),其中就包含二十四节气。唐朝时期,日本在697年实行李淳风的《麟德历》(日本叫《仪凤历》)、在764年推行僧一行编定的《大衍历》、在758年施行郭献之编写的《五纪历》、在868年施行徐昂编定的《宣明历》。其中的《宣明历》,在日本就使用了823年。

894年日本终止遣唐使后,于1685年不再使用唐代历法,开始在唐朝历法的基础上自编“和历”。日本在明治6年(1873年)1月1日采用格里高利历(太阳历)作为官方历法,一直使用至今。

而太阳历与农耕生产的错位,日本民众生活中仍旧习惯使用包含二十四节气在内的旧历,而节气名称和发生时间基本未变,只是增加了11个杂节。现今日本的国家法定节日,有“春分日”“秋分日”两个节气。“小满”是西日本地区水稻开始插秧的节气。

韩国的历法,与中国的农历相同。韩国有四个重要的节日,都与二十四节气密切相关: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春节,韩国又称“旧正”,即旧历年。时间在正月初一至初三,国家规定放假3天。辞旧迎新,家人团聚。主要活动有: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饭。做传统饮食,吃“五谷饭”,象征家族兴旺。祭祖:初一清晨,盛装礼服,祭祀祖先,程序复杂,礼节隆重。拜年: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吃年糕汤:韩国人称为“岁餐”,吃了年糕汤,就算长了一岁。串门拜年:走亲戚朋友,互相拜年,赠送礼物。韩国民间还开展掷骰(tóu)、放风筝、抽陀螺、跷跷板等活动。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韩国的元宵节,不吃元宵,而吃“五谷饭”(由糯米、高粱米、红豆、黄米、黑豆制作)。这五种谷物,是韩国百姓最喜欢的、有代表性的五种谷物。吃五谷饭,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越南四个国家,都有清明节。

清明节不是新加坡的法定假日。但是新加坡华人传承中华传统,非常重视祭祀祖先。清明节祭祖扫墓,是尊重先人的孝道。所以,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新加坡人,会从四面八方,赶回来扫墓祭祖。早期漂洋过海来到新加坡的移民,故土难回,就建立起“义山”,安葬同胞。新加坡的祭祖相当隆重,摆上祭品,行礼祭拜。最近几十年来,新加坡华人清明节返回中国

祭祖,已经形成潮流。

越南也使用中国农历和二十四节气。越南的清明节,和农历三月初三的寒食节一起过。寒食节也是纪念春秋晋国介子推。寒食节吃元宵和汤圆。越南的元宵很小,用糯米作料,冰糖作馅,煮熟以后,放在碟子里。越南的汤圆用绿豆作馅。绿豆煮熟,去皮捣碎,包在汤圆里。汤圆煮好,放在碗里,倒上糖水。越南习俗,在寒食节、清明节祭祀祖先(貉龙君和瓯姬)

以后,才吃元宵和汤圆,被视为对神灵和祖先的崇敬。

三、二十四节气与农业文明

数千年以农业立国的中华民族,特别重视天文气象,顺应自然规律,获得生活资料,才能生存发展。

(一)二十四节气与生态保护

在《淮南子·时则训》中,记载了四“立”等八个节气和各种物候现象,对动物、植物的生长、发育、交配、繁衍、迁徙等,都有准确的记录,显示了古人对农业生态资源的重视。当然,《淮南子》是继承了《吕氏春秋》十二纪、《夏小正》等的研究成果,并有所创新。《时则训》中记载: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苏,鱼上负冰,獭祭鱼,候雁北。

仲春之月,始雨水,桃李始华,苍庚鸣。是月也,日夜分,雷始发声,蛰虫咸动苏。

《时则训》的记载全面而生动。关于气象方面,有“东风解冻”“始雨水”“雷始发声”“虹始见”“小暑至”“凉风始至”“凉风至”“雷乃始收”“霜始降”“水始冰、地始冻”“虹藏不见”“冰益壮、地始坼”等,可以根据这些气象特征和物候情况,判断季节,安排农事。

在动物类的候鸟中,最准时的是大雁和玄鸟(燕子)。《时则训》中说:

仲秋之月,凉风至,候雁来,玄鸟归。

仲秋八月,大雁从北方飞来,在温暖的南方越冬。季冬和孟春又飞往北方,孵化育雏。而玄鸟则与大雁路线相反。燕子每年春分时节,来到淮河流域,以后便散布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到了仲秋,则飞往南方热带地区如海南岛、西沙群岛、云南南部地区越冬。

《淮南子》继承了我国古代关于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优良传统,把有效地保护生态资源,作为一年中的政事之一。《时则训》中说:

孟春之月,禁伐木,毋覆巢、杀胎夭,毋麛(mí)毋卵。在万物复苏的春季里,要禁止三件事:不准砍伐处于生长期的树木;保护好妊娠期的兽类,禁止捕杀小麋(即“四不像”)和小鹿(叫“麛”);不准毁巢取卵,破坏鸟类的繁衍。就是说,一切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物,都不准捕杀和毁坏。《主术训》中最为精彩的篇章,是关于保护自然资源“十三”条“不得”的规定:

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故先王之法,畋不掩群,不取麛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豺未祭兽,罝(jū)罦(fú)不得布于野。獭未祭鱼,网罟不得入于水。鹰隼未挚,罗网不得张于溪谷。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山林。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孕育不得杀,㲄(kòu)卵不得探,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

这是《淮南子》为国家设计的一幅发展农业生产、保护利用自然资源的蓝图。这样就能使人民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资源,也有效地保障了人类和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二)二十四节气:农业政策的制定

《淮南子》中根据二十四节气的时间变换,制定了对应、可行、稳定的农业政策;对于一年中的农事活动,分月作了精心地安排。

农业政策制定所要达到的目标,《主术训》中这样说:夫天地之大计,三年耕而余一年之食,率九年而有三年之畜,十八年而有六年之积,二十七年而有九年之储。虽涔旱灾害之殃,民莫困穷流亡也。

古代制定农业政策,全部是为国家穏定、百姓安康着想。准备充足“一”“三”“六”“九”年的粮食储备,备荒、备灾、备战,可谓高瞻远瞩。

农业政策的制定原则,就是实现“天—地—人”的和谐统一:“上因天时,下尽地材,中用人力。”所谓“天时”,就是四季、二十四节气、八风等。

《主术训》中对具体的农业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便保障

“民资”:是以群生遂长,五谷蕃植,教民养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田畴,滋植桑麻。肥墝(qiāo)高下,各因其宜;丘陵阪险,不生五谷者,以树竹木。春伐枯槁,夏取果蓏(luǒ),秋畜疏食,冬伐薪蒸,以为民资。是故生无乏用,死无转尸。

这里指出,农业、林业、牧业、副(桑麻)业,要四业并举,不能偏废。土地有高有低、有肥有瘠,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能粮则粮,能树则树。这样就能按照季节的不同,源源不断地获得生活资料,就不会使人民遭遇贫困,死亡者也能得到妥善安葬。

《淮南子》把农业政策和农事活动,具体落实到每月之中。《时则训》中记载:仲春之月,毋竭川泽,毋漉(lù)陂池,毋焚山林,毋作大事,以妨农功。

这里说,仲春(惊蛰、春分)开始之后,要保护好川泽池塘中的水源,不要让水源枯竭,以备农业生产之用。不要焚坏山林,不要让农民参加战争等大事,以免妨碍农业生产。

孟夏之月,令野虞,行田原,劝农事,驱兽畜,勿令害谷。

孟夏(立夏、小满)之时,命令管理田园的官吏,出巡田原,勉励农民勤劳农事,赶走危害谷物的野兽和家畜,以免使正在茁壮成长的农作物遭受损失,确保夏熟作物丰收。

由此可知,《淮南子》中对农业规律的掌握,以及与节气、农时的安排,都达到了很科学的程度。

(三)二十四节气:农学著作的核心

中国传世最早的农学著作,是西汉晚期农学专家氾胜之的《农书》,《汉书·艺文志》“农家类”称作“《氾胜之》十八篇”。唐代学者孔颖达称作《氾胜之书》。全文虽然已经失传,但引用很多,影响深远。

二十四节气的内容贯穿全书。《耕田》中说:“夏至后九十日,昼夜分,天地气和。以此时耕田,一而当五,名曰膏泽,皆得时功。”

种“黍”时间是:“黍者,暑也。种者必待暑。先夏至二十日,此时有雨,强土可种黍。”

种“麦”的最佳时机是:“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宿麦,就是越冬小麦。

明末徐光启是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在天文历法方面,有《崇祯历书》;在数学上,和意大利人利玛窦翻译《几何原本》(前6卷);他精通农学,作《农政全书》。《农政全书·农事·授时》,列有圆图《授时之图》。其中说:“盖二十八宿周天之度,十二辰日月之会,二十四气之推移,七十二之迁变,如环之循,如轮之转。”

全图分为7层:第一层:北斗七星。与《淮南子·天文训》以北斗斗柄运行定二十四节气相同。第二层:十个天干。第三层:十二个地支。第四层:春、夏、秋、冬四季。第五层:二十四节气、十二月份。第六层:七十二候。第七层:农事。这样,《授时之图》成为以“二十四节气”为中心,指导全年农事的总纲。一目了然,实施方便。

清代乾隆七年(1742年)颁行的《钦定授时通考》,是清代依循自然规律,指导农业生产的百科大全。在第一部分“天时”中,分为6部分:《总论上、下》《春》《夏》《秋》《冬》。其中《总论上》中,载有二张图:《授时之图》《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图》。在《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图》中,标有“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圆图分为:二十八宿昏旦的位置、太阳在二十八宿的位置、日月相会在十二辰的位置、天干地支、二十四节气的月份及中气和节气、七十二候。可以知道,全图以二十四节气为中心,把太阳、月亮、二十八宿等天象运行,科学地结合在一起,准确地标示二十四节气、十二个月的发生时间,为适时掌握节气变化,安排农业生产,提供了精确的时间安排。全图清晰明白,便于大众掌握和运用。

四、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

(一)二十四节气:五天一候

二十四节气与自然界的物候现象密切相关。每个节气都有典型的物候现象。物候是大自然的语言,动物、植物长期以来适应自然温度条件,而产生周期性变化,形成相应的生长规律。

关于“候”,《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大论》中说:“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就是说,五天为一“候”,每个节气又分成三“候”,六个节气合成一季,四季合为一年。这样的划分,对于研究天、地、人的细微变化,提供了具体的标志性物象。

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对二十四节气进行分类,完整归纳七十二物候现象的,是《逸周书·时训解》。但是,七十二物候,不是《时训解》的发明,它的内容分散记载在《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礼记·月令》等之中。

对于《时训解》,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在《困学纪闻》卷五《礼仪》中,做了详细的考证,他认为作于西汉晚期刘歆之后,属于伪托之作。虽然是“伪托”,但是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它的价值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提炼出了七十二候,按照五天一“候”的顺序排列,使二十四节气与物候之间的联系,更加规范和细致。其二,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编排二十四节气,对于农耕社会的百姓,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但是,它与根据天象、历法制定的科学的二十四节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使人产生“立春”是“第一节气”的误解。当今一些资料也,都是这样表述的。可以知道,误解非常严重。

对物候现象记载较早的是《大戴礼记·夏小正》,比如“正月”就有“启蛰”“雁北乡”“雉”等,总共记载了80多种物候现象。北魏张龙祥、李业兴等编撰的国家历法“正光历”(520年),正式编入了七十二候的内容,历代农书、历书、史书大都沿袭了这个传统,成为顺应自然规律,安排农事、实施政令的国家规定。但是也有五种对物候的错误记载,从战国晚期的《吕氏春秋》开始,影响了2000多年,需要加以纠正。

古代记载、研究、涉及七十二候的著作、图表很多,比如: 元朝吴澄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这本书的特色是,把七十二候分别归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下,然后加以解释。

比如,对于“夏至”的解说是:“五月中。夏,假也,至也,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春分”是:“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明代学者黄道周所编写的《月令明义》,设计了《月令气候生和总图》,排列二“至”、二“分”、四“立”,对应七十二候,还列有十二律、五行等内容。表3所列七十二候,就是依据该《总图》编制的。

(二)五“候”失误

1.“惊蛰”第三候,“鹰化为鸠”

宋代罗愿《尔雅翼》中还说:“盖鹰正月则化为鸠,秋则鸠化为鹰。”鹰、鸠的互相转化,这是古人的误解。

“鹰”是猛禽,有苍鹰、赤腹鹰、雀鹰等种类。苍鹰捕食其他鸟类及小兽类。唐代诗人白居易《放鹰》诗中说:“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钩。”利爪,勾嘴,视力强,飞行快,这就是鹰的特性。

鸠,古代有“五鸠”,即祝鸠、雎鸠、鸤鸠、鸠、鹘鸠等,属于鸠鸽科。《吕氏春秋·仲春纪》高诱注中说:“鸠,盖布谷鸟也。”唐代药物学家陈藏器《本草拾遗》中记载“鸤鸠”时说:“江东呼为郭公。农人候此鸟鸣,布种其谷矣。”在农耕社会,观察物候,适时播种,这应该是重视“鸠”的原因之一。在今天看来,“鹰”和“鸠”虽然同属鸟类,但是种属

根本不同。古代文献记载说“鹰”“鸠”的互化,这是根本不存在的。

2.“清明”第二候,“田鼠化为鷺”

鼠,《吕氏春秋·季春纪》中叫“鼸(xiàn)鼠”。俗名也叫香鼠,灰色短尾,能够颊中藏食。鷺指鹌鹑之类的小鸟。三月份田鼠与鹌鹑互变,也见于《大戴礼记·夏小正》《吕氏春秋·季春纪》《淮南子·时则训》《礼记·月令》等文献,这是古代的传闻,误解已久。

3.“大暑”第一候,“腐草化为萤”这里有两种不同的记载。

其一,“化萤”说。萤火虫是卵生的昆虫,往往在腐败的枯草上产卵,大暑时节,卵化而出,古人认为是腐草变成了萤火虫,这是一种误解。《礼记·月令》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季夏之月,腐草为萤。”东汉郑玄注中说:“萤,飞虫,萤火也。”

其二,“马蚿”说。在《吕氏春秋·季夏纪》《淮南子·时则训》的记载中说:“腐草化为蚈。”高诱《淮南子》注中说:“蚈,马蚿(xián)也。一曰萤火。”蚈(qiān),也叫百足虫,节足动物,有细长的脚15对,能捕食小虫,有益于农作物。《白氏长庆集》注中说:“蚿,百足虫,似蜈蚣而小,能毒人。”

4.“寒露”第二候,涉及第一候: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

对于“鸿雁来宾”及下文,有两种断句方法:

其一,作“鸿雁来宾”。《礼记·月令》也作“鸿雁来宾”。意思是说,鸿雁从西北、北方来到南方过冬。一年往还如此,就像宾客一样。

其二,作“候雁来”。《吕氏春秋·季秋纪》《淮南子·时则训》作“候雁来”,“宾”字归下句。

《说文》中说:“鸿,鸿鹄也。”大的叫“鸿”,小叫“雁”。作为冬候鸟,秋季飞往南方越冬,春季飞往北方产卵育雏。

第二候,“雀入大水为蛤(ɡé)”。

这一句有二种断句方法:

其一,“雀”为“爵”。《礼记·月令》作“爵入大水为蛤”。

其二,作“宾雀”。《吕氏春秋·季秋纪》《淮南子·时则训》作“宾雀入大水为蛤”。

这里需要解释三个问题:

首先,“爵”“雀”用字不同。两个字的上古音,同归于精纽、药部,属于同音通假。“爵”为借字,“雀”为本字。

其次,“来宾”“宾雀”的断句和解说不同。

东汉郑玄注:“来宾,言其客止未去也。”意思是说,大雁就像做客一样,停留下来还没有离开。

东汉高诱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淮南子·时则训》高诱注中说:“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同郑玄的说法相同。二是,《吕氏春秋·季秋纪》高诱注中说:“宾爵者,老爵也。栖宿于人堂宇之间,有似宾客,故谓之宾爵。”可以知道,高诱自己并没有搞清“宾”字归上、归下的问题,遂造成千古疑案。

再次,“雀”“蛤”互变问题。雀,就是麻雀。《说文解字》中说:“雀,依人小鸟也。读与'爵’同。”蛤,《广韵》“合”韵:“蚌蛤。”就是水中的蚌类,也叫蛤蜊。小的叫“蛤”,大的叫“蜃(shèn)”。

飞鸟麻“雀”,进入“大水(或'海’'淮’)”变化为“蛤”,这是古人的误解。这个错误的说法,最早见于《大戴礼记·夏小正》:“九月,雀入于海为蜃。”以后的《礼记·月令》中说:“爵入大水为蛤。”《吕氏春秋·季秋纪》也记载:“宾雀入大水为蛤。”除此之外,还有《列子·天瑞》《国语·晋语九》《逸周书·时训解》等,这个错误的说法,历代沿袭,没有得到纠正。

5.“立冬”第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雉(zhì),指野鸡。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记载野鸡有14种,色彩艳丽。野鸡雄者有冠,尾巴很长。“大水”,《吕氏春秋·孟冬纪》高诱注中说:“大水,淮也。”《国语·晋语九》中记载:“雉入淮为蜃。”《大戴礼记·夏小正》中也说:“玄雉入于淮为蜃。”淮,指的是淮水。淮水,就是淮河。蜃(shèn),指的是大蛤蜊。这句话的意思是,野鸡进入淮水变成大蛤蜊。《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孟冬纪》《淮南子·时则训》以及古代全部月令的著作,都沿袭了这个错误的说法。这是因为对于自然界物种之间的变化,缺乏科学的知识,而产生的误解。当然,有着五彩斑斓羽毛的野鸡,让它变成泥巴里的蛤蜊,怎么会愿意呢?

五、二十四节气与文化

二十四节气,早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之中。在诗词曲、戏剧、小说、雕塑、刻石等各种艺术形式中,都渗透了二十四节气的观念。唐代大诗人杜甫《小至》诗中写到“冬至”: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前面四句的意思是说:天时、人事的变化,每天都在相互催促着。过了冬至,阳气逐渐产生,春天就要来到了。阳气就像宫女们刺绣添加的细线,一天天在增加。三重密室里用来测定二十四节气的十二律的律管,里面蒹葭的灰尘,随着节气而浮动。

杜甫用诗的语言,非常准确生动地描绘了即将冬去春来的喜悦,并且记载了唐代用十二律测定二十四节气的方法。

唐代诗人权德舆《夏至日作》诗中写道:

璇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诗中所说的“璇枢”,指的是北斗七星斗柄的第一星叫天枢、第二星叫天璇,周而复始,不停地围绕北天极在运转。《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北斗斗柄旋转一周天是3654/1度,从而确定二十四节气的度数。春、夏、秋、冬四季相连接替运行,与时推移。他想给炽热的天气捎个话,说今天阴气已经开始生长啦!对于“一阴生”,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中解释得很清楚:“冬至一阳生,主生主长;夏至一阴生,主杀主成。”可以知道,节气、历法、天象中的夏至、北斗、阴阳、四季等,都已经成了文人入诗的常用素材。

“春分”到了,清代诗人宋琬的《春日田家》,就是一幅美妙的自然人物画卷: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一群黄雀,野外觅食;山村老翁,向人叙说旧闻。半夜喂牛,叫起老伴;明天春分,准备种树。

“秋分”节气,正值中秋月圆之时,远方游子,倍加思念亲人。许多诗人留下千古绝句,寄托自己的情思。盛唐大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咏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的美丽山水,萦绕在诗人心中。

“立春”期间的主要节庆活动是春节、元宵节。春节的时间,定在夏历(也叫农历)的正月初一,并延续到正月十五。这是中国民间传统最盛大的节日。元宵节,指的是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节庆的时间,汉代是一天,唐代是三天,宋代有五天,明代是十天。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描写元宵节的盛况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满城烟火,游人如织,火树银花,通宵歌舞。

南宋诗人杨万里描绘“立夏”西湖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中写道: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月的西湖,风光独特,与四季绝不相同:湖面的荷叶,与蓝天融为一体,形成无穷无尽的碧绿色;阳光照耀下的荷花,显示出不一样的鲜红色。可以知道,杭州西湖美不胜收的时节,就在立夏。

秋天来临,凉风习习。《淮南子·说山训》中说:“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论远。”这就是成语“一叶知秋”的来历。

唐朝大诗人李白的《立冬》诗,写出了立冬时节自己懒于写作的景况: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之时,笔也冻了,墨也冻了。只好对着炉子,品着美酒,香气弥漫,满眼醉意,看着月下砚石上的墨渍花纹,恍惚好像前面村子盖满白雪。面临此境,连“斗酒诗百篇”的诗仙,也懒得写诗了。

在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五绝《梅花》诗中,把“梅”的香气和“雪”的洁白,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你看,“小雪”时节,墙角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远看就知道是梅花不是雪花,因为有幽香传来。

1076年,55岁的改革家王安石第二次罢相,退居钟山。“墙角”是生长的环境;“梅”为自喻;“凌寒”,指境遇之残酷;“独”,心境孤独,没有知音;“暗香”,喻品德高贵。这首短短20字的小诗,充分表达了诗人不惧严寒、凌霜傲雪的坚强意志。

大雪纷飞,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官到永州,写下了《江雪》,描写渔翁寒江独钓,抒发了自己失意的心情: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的意境是:千座山、万条路,无飞鸟,无人迹。只有孤舟、只有头戴蓑笠的老翁,在冰雪封冻的江上独自垂钓。郁闷且孤傲,这就是柳宗元备受打击后精神状态的写照。

“大寒”之时,滴水成冰。1936年2月5日至20日,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到达陕北清涧县高杰村袁家沟一带,毛泽东视察地形,登上白雪皑皑的高原,感慨万千,欣然命笔,写下大气磅礴、气势雄伟的《沁园春·雪》。这首诗最早发表于1945年11月1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又在1957年1月号《诗刊》重新发表。

清代康熙五十四年颁定的《御定词谱》中记载:“沁园春,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这首《沁园春·雪》,完全符合词律的要求。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这首词的上阕写北国风光,长城、大河、高原,冰封千里,雪飘万里,大“山”像“银蛇”在“舞”蹈,高“原”像“蜡象”在奔“驰”,想和老天比个高下,这是何等的英雄气魄。而在“晴”天,“红妆素裹”,更加“妖娆”,充满了对大好河山的深情挚爱。

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诗,家喻户晓: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里指出,“清明时节”的气象特点,就是“雨纷纷”。“路上行人”扫墓上坟,思念亲人,就像要“断魂”一样。行走在外的诗人询问“何处”有“酒家”,放牛娃指向远远的“杏花村”。

六、二十四节气的排序问题

二十四节气第一次完整的记载,见于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天文训》中二十四节气制定的主要依据,是北斗斗柄围绕北天极的运行规律,运行一周共3651/4度,而制定出来的阴阳合历。

有的媒体、书籍、网络上说,二十四节气的第一节气是“立春”;有的说有两种二十四节气的排序,古代是以“立冬”为首,当代是“立春”为首。这些说法都是不科学的。

(一)二十四节气:第一个节气是“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公历在12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270°冬至点开始。

从《淮南子·天文训》到《清史稿·时宪志》,历代正史、哲学、宗教、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养生、星占、《易》学等著作,都沿袭着科学的规定,把“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的第一节气。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呢?

第一节气的核心,是太阳和月亮的“朔旦冬至”。就是说,在这个时刻,太阳和月亮的黄经正好相等。比如,《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记载说:“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历始改,建于明堂,诸神受纪。”a意思是说,汉武帝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前104年),太阳和月亮合朔,节令就是冬至,汉朝改创历法,实行太初历,在明堂里宣布,并且遍告诸神,尊用夏正(农历以一月为正月)。而其他的二十三个节气,都不具备“朔旦”即合朔的条件,所以第一节气的位子,没有争议地让“冬至”来承担。

《汉书·律历志》中记载得更加详细:“元封七年,中冬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月在建星,太岁在子,已得太初本星度新正。”b汉武帝元封七年(前104年)的国家大事,就是改历,把年号改为“太初”。改历主要符合八个条件:仲冬、十一月、甲子、冬至、日月合朔、建星、太岁、子位。可以知道,这就是确立“冬至”为第一节气根本原因。

历代文献对“冬至”第一节气的论述,记载很多。

首先规定“冬至”是第一节气的,是《淮南子·天文训》,其中说:

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

意思是说,北斗斗柄指向十二地支的开始、正北方的“子”位,也就是夜里的12点,就是冬至的起点,相对应的是十二音律中的黄钟。黄钟是古代十二律的第一律,声调宏大响亮,主管十一月。

比《淮南子》要晚的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律书》中说:太初元年,夜半朔旦冬至。

意思是说,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夜半太阳、月亮合朔时为冬至。

班固的《汉书·律历志下》中,记载的“朔旦”,与《淮南子》《史记》相同:

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月在建星。宋祁曰:建星在斗后十三度,在牵牛前十一度,当云在斗、牛之间。中牵牛初,冬至。于夏为十一月,商为十二月,周为正月。

这里的重要记载告诉我们,“朔旦冬至”,日、月交会点在“建星”,具体位置在“斗”宿的后面13°,“牵牛”宿的前面11°,就是在二十八宿的“斗”宿、“牛”宿之间。当然,这是宋朝初期的天象。

《周髀算经·二十四节气》中按照第一节气“冬至”往下排序,其中“冬至”日影的长度是:

冬至晷(ɡuǐ)长丈三尺五寸。

“冬至”日影最长,竟有1.35丈。 南朝宋代范晔编撰的《后汉书·律历下》中,记载的“二十四节气”,从“冬至”开始,按照农历月份、二十八宿度数排列:

天正十一月,冬至。

冬至,日所在,斗二十一度,八分退二。

《周礼注疏》中说:

十一月,大雪节,冬至中。

冬至昼则日见之漏四十刻,夜则六十刻。

也就是说,农历把大雪、冬至安排在十一月;夜里长,白天短。 可以知道,二十四节气顺序的科学确定,是从“冬至”开始的。它是按照北斗斗柄的运行,特别是太阳和月亮运行“朔旦”在“冬至”交会等的“推步”,即天文、历法的数据计算,确定只有“冬至”,才是二十四节气的起点。

“冬至”,《吕氏春秋·音律》又叫“日短至”。高诱注中说:“冬至日,日极短,故曰日短至。”《淮南子·天文训》中第一次命名为“冬至”。《史记·律书》中说:“气始于冬至,周而复始。”冬至的时候,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之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白昼时间逐渐变长。宋代张君房编写的《云笈七签》卷一百中说:“十一月律为黄钟,谓冬至一阳生,万物之始也。”也就是把冬至看作节气的起点。冬至虽然阴气最盛,但是阳气就已经产生了。

对于“至”“冬至”的词义解释,元代吴澄撰写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

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明代高濂撰《遵生八笺》卷六引《孝经纬》中也说:

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阴极而阳始至。

清代李光地等编撰的《御定月令辑要》中记载:《孝经说》:斗指子为冬至。“至”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是日行南至。

元、明、清三家文献,对“至”和“冬至”的解释,是非常准确的。 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开始。中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冷高压空气控制,北方寒潮南下,秦岭—淮河一线的北方地区,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冬至是数“九”的第一天。

(二)二十四节气:第四个节气是“立春”

立春,农历归正月节,公历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开始。

立春,只是春季6个节气的起点。《宋本广韵》“谆”韵中说得明白:“春,四时之首。”就是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头。有人说“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这是错误的。

原因之一,“立春”缺少太阳、月亮合朔,即“朔旦”交会的先决条件,所以也就不能成为二十四节气计时的起点。

原因之二,“立春”还有寡年、双春年等规定,它是根据闰年来决定的。我们知道,二十四节气主要是根据北斗、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而制定出来的科学的历法,称为阴阳合历。阳历时间是:太阳周年视运动一回归年约是365.2422日。阴历时间是:月亮十二个朔望月的长度约是 354.3672日。这样一年就相差10.88日,所以就有“十九年七闰”的规定。一般来说,闰4、5、6月最多,闰9、10月最少,闰11、12、1月不会出现。根据设置闰年的时间安排,在19个年头里面,7年没有立春(寡春年),7年是双立春(双春年),5年是单立春。所以,“立春”就不可能作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比如说,2017年、2020年是双春年;2019年、2021 年是寡春年。有关“立春”的主要释义如下。

《淮南子·天文训》中指出划分四“立”的依据是:子午、卯酉为二绳,丑寅、辰巳、未申、戌亥为四钩。东北为报德之维也,西南为背阳之维,东南为常羊之维,西北为蹄通之维。

这里对《天文训》的术语“维”“绳”“钩”等加以解释。

“维”,高诱注:“四角为维也。”一周天365 1/4度分为“四维”。“四维”,就是划分四“立”的根据。四维处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时节。“立”,是开始的意思。四“立”,就是四季的开始。

“绳”“钩”,高诱注:“绳,直。”《说文解字》:“钩,曲也。”本义指弯曲的钩子。引申有勾连义。可以知道,“二绳”,子午,连接冬至、夏至;卯酉,连接春分、秋分。这样可以分出两“分”、两“至”。

“四钩”,丑寅,报德之维,连接冬春;辰巳,常羊之维,连接春夏;未申,背阳之维,连接夏秋;戌亥,蹄通之维,连接秋冬。可以知道,“四钩”,可以分出四“立”。

由此可知,二十四节气全年为365 1/4日,两维之间为91 5/16度,具体分配的时间整数如下:冬至—大寒46日,立春—惊蛰45 日,春分—谷雨46 日,立夏—芒种46 日,夏至—大暑46 日,立秋—白露46 日,秋分—霜降46 日,立冬—大雪45 日。

《淮南子·天文训》中关于“立春”的记载有:

加十五日指报德之维,则越阴在地,故曰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阳气冻解,音比南吕。

意思是说:惊蛰后增加十五日,北斗斗柄指向报德之维,阴气在大地上泄散,所以说距离冬至四十六天便是立春。阳气升起,冰冻消释,它与十二律中的南吕相对应。

《汉书·律历志下》中说:“诹(zōu)訾(zǐ),初危十六度,立春。”

《后汉书·律历下》记载:“立春,危十度,二十一分进二。”

元朝吴澄撰写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为之立也。立夏、秋、冬同。”这里解释“立春”命名的依据。

《周髀算经·二十四节气》中记载日影的长度是:“立春,丈五寸二分,小分三。”

《吕氏春秋·孟春纪》高诱注中说:“冬至后四十六日而立春。立春之节,多在是月也。”

《周礼注疏》中说:“正月立春节,雨水中。”就是说,立春、雨水二个节气,规定在农历一月。

中国著名天文史学家席泽宗院士说:“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这里鲜明地指出,先秦、西汉前期的文献中,还没有二十四节气。又说:“把太阳在冬至点的时刻固定在十一月份,从冬至到冬至,再分为二十四个节气。”b通俗地说明了“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起点。(陈广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