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刀虽好,腱鞘炎还是考验水平的!案例分享

 甘肃临夏范相成 2022-12-07 发布于陕西

56岁女性病人,大拇指屈指肌腱鞘炎,局麻后针刀治疗,治疗完毕后病人拇指伸屈功能恢复正常,基本上是立竿见影,病人非常开心,术后创口贴覆盖针孔,嘱2天内不要沾水,病人付500元治疗费后高兴回家,后无反馈。
第6天上午,接到病人电话,语气很不对,因为大拇指现在只能做伸直动作,不能主动弯曲,社区医院骨科医生说肌腱断了,因前不久有针刀治疗史,于是告知患者这是针刀扎断了肌腱,需要尽快手术。病人和家人到场情绪异常激动,要求赔偿10万了事,于是报警……
之后夏医生出于各方压力,各方协商无奈赔偿患者2万,并承担本次外科住院所有医疗费用,整个事情也到此结束。

图片

听到这里,有啥想法?给大家分析下:
第一,感叹厦医生针刀水平确实可以,腱鞘炎很考验技术,他可以做到立竿见影;
第二,感叹厦医生这事情处理得不对,应该找专业鉴定机构确认责任关系,为他鸣冤,但是这也是个体医疗机构所面临的口碑问题,毕竟有人闹事就很尴尬,尤其是疫情当下生存困难;
第三,我们也不禁会想到,如果针刀把肌腱切断了,为何治疗完毕就没有出现症状呢?

图片

本期我们就这几个问题讲讲,想要成功、顺利地用针刀松解狭窄性腱鞘炎必须把握好3 个层面的问题:
1、对手指的解剖非常熟悉,包括肌腱和腱鞘,毕竟你要定位准,你才知道处理哪里;
2、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腱鞘炎看着简单,实则考验技术,针刀需要处理纤维鞘,而不能伤到肌腱;操作在哪个层面要熟悉,过深,疼痛加重,甚至肌腱断裂,过浅无效。
3、针刀术后应该有些注意事项预后,这个很关键!!!

图片

图片

屈指肌腱和腱鞘的解剖比较简单,我们前面讲过了,大家可以看看这个图,既然是狭窄性腱鞘炎,狭窄的腱鞘已经把肌腱压的“葫芦样”,所以狭窄处的腱鞘内壁与肌腱间几乎是没有间隙的,我们要把狭窄的腱鞘切开,平口针刀的尖峰肯定已经到达了肌腱,所以肌腱的损伤多少是存在一些的,当平口针刀切穿坚韧的腱鞘壁,有咔咔声,出现脱空感时,不能再进入,否则你切的已经是肌腱了。

图片

新手容易患的错误是,进入腱鞘后,不知道把针刀退出腱鞘管外,再进入,而在腱鞘管内捣鼓,找腱鞘,损伤了肌腱还不知道。

初学者因为胆子小,把肌腱切断的情况有但是比较少,有了几个成功的经历,胆子大了,松了一部分,但总还有弹响,想做的完美一些,但似乎并不容易,于是可能对肌腱的损伤比较大了,要小心了。

肌腱最容易断的时间是在针刀治疗后1-2周。这时患指疼痛已经缓解,于是不太小心了,比如用力拔鞋子,用力抓东西,肌腱就断了。
       一旦肌腱断裂,就麻烦了,必须手术接上。
针对腱鞘炎,这里有几个干货点大家要关注:

第一:针刀术后局部一触摸即麻痛,患者非常担心

提示:有神经血管损伤发生

处理策略:

局部较厚辅料包扎。避免局部触摸刺激,患者基本不痛,就不惊慌了。如前文所述,少则1-2周,多则1-2个月,时间到了均会痊愈,一般无后遗症。
预防大于治疗:不能暴力!

第二:为了预防针刀术后肌腱断了。

处理策略:

预防第一:1、术前讲清有肌腱断裂的风险,知情同意书还是有必要。2、术后患指绷带包扎制动,并“定期换药”(约20天),其实这更多的是警示,只要套着纱布块或者支具患指活动就会受限,否则一旦出了事情,就不是听不听话的问题了。3、如一次治疗,患指仍有弹响,建议1个月后再行第二次松解,损伤的修复,一个月是需要的,不少教训常常出现在第二次治疗时。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