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希恕论经方辨证不辨病的体会(一)

 小柴胡汤 2022-12-07 发布于江苏

陈雁黎

胡希恕先生带实习时多次强调:“经方辨证不辨病,主要是以八纲、六经辨证。这个“证”是一个证候,如发热、头痛、体痛、呕吐、腹痛、下利、脉浮,脉细等。也可能是一组症状,如桂枝证、柴胡证、太阳病、少阳病、少阴病、表里实(49)、表里证(74、252、257、)、表虚里实(217、218)等。仲景所讲的病也是证,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3)有是证必用是方,只要方证相应不管西医讲的是什么病,都是可以治好的。这也是体现了'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或'一方治多病,一病用多方’的原则大法”。

一、胡老讲:“'证’是罹病人体规律性的反应,是客观存在的,很具体并具有八纲和六经的属性。方剂也有证,方剂的适应证叫方证。方证是古人长期反复验证拿人的生命换来的,现成可靠,拿来就能用,比自己造一个方子要好的多。脉也是证,《伤寒论》卷一篇名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经方辨证就是仲景讲的“观其脉证,随证治之”(16)仲景可没有讲“随病治之”。它的顺序是:采集证候反应的脉证,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分析病情,以六经进行病位的归类,继而辨证得出治疗的方证。辨方证是辨八纲六经的继续,也可以说辨方证是经方辨证的尖端,辨方证要抓主证,有很多机会抓主证可以“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101)最后给病人一个适应整体病情的处方。胡老对此有一个总结:“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辨证施治,其主要精神是于罹病人体规律性的反应基础上,而讲求适应整体的一般性疾病的通治大法。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二、病:我们现在书写病案和医保报销,都是用的西医病名,因为中医很多病名都是以症状为主,很不规范,无法标准化和系统化,影响医保报销和医疗纠纷鉴定。西医病名是有诊断标准的,其标准是建立在体征分析,各种化验诊断、X光拍片、彩超、CT、核磁等各种仪器检测诊断,以及病理切片诊断的基础上。西医对病的诊断是没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及六经的内容,其治疗手段主要用抗生素、激素、手术、化疗、放疗消灭“敌人”。

西药是工厂里生产的,没有四气五味。中草药是地里生长的,自《神农本草经》就记载了药性的四气五味,我们用中药的四气五味治疗“证”的八纲、六经是科学的,并且是我们中医的优势所在。钱学森在给医生的书信中讲:“中医的证完全是科学的。”

三、今日的中西医结合是西医诊断,中医分型治疗,很不好办。第一版《疾病医保手册》可以报销的病名有9925个,新版可报销的病名已超过10000个,砍去一半治不了的病,还有5000个。再减去一半需要手术的病,剩2500个。再减去一半的专科病,还有约1250个病。我们怎么能做到一个病用一个中医处方呢!著书可以办到,临床医生是做不到的。高校《中医内科讲义》五版教材有53个主病及13个兼病,共计66个病,一共有250个分型及主要治疗方剂,你怎么记?怎么背?讲课老师也记不全。至于是否有效,我们心中无数。教材上讲的有些中药和有些中成药,已经没有了。

四、《伤寒论》《金匮要略》有约200多个证候,减去相似的和不用的,常用的约有100个。仲景方剂有约200余首(因《金匮要略》有附方,各家统计有异)。胡老讲:“能研究仲景的50个证候(症状)和30个方证,就够用了。”我写有《跟师胡希恕辨析五十证》 《胡希恕伤寒论方证辨证》(载有20首方证),可供参考。我带规培学生,每期专科学2年,本科学3年。我要求学生通读《伤寒论》398条,精读二分之一,背诵三分之一。跟诊时对典型病例、经方方证治疗,疗效非常好者,要求写出病历,并写上自己的体会,如此做上30-50份,回单位上班,肯定找你看病的病人多,也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五、综合以上所述,我们宏观上可以认识到:证(症状或方证)是有限的,病名是无限的。经方讲的证与与西医诊断的病是有很大的不同。充分证明胡希恕先生论“经方辨证不辨病”是科学的。也可以证明经方的“一方治多病,一病用多方,或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是切实可行的,并且辨证不辨病是中医治病的一大优势。

六、今日坐门诊看病,老百姓有个习惯,你这个医生说的对就服药,说的不对就不吃药。病人那点医学知识都是听来的,受卖药广告和不合格医生的影响很大。有些医生随意给诊断,如:脑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气血不足、肾虚、颈椎病、过敏症、免疫力下降、抑郁症等,然后就给处方用药。有个别女病人,听同学或同事或闺蜜或第一个给她看病的医生,说她有个什么病,于是心事重重,她可以去找好几家医院,询问十来个医生来核实她的病。还有一种情况,你切脉后说他有慢性胃炎,他说不对,我彩超是胆囊炎,如果你说他胃脘痛,他说是。你说他血压高,他说我血压正常,你说他经常头昏,他说是。你说他心肌缺血,他说不是,我有过心梗,你说他心慌、气短,他说对……于是我教给学生一个办法:只问症状,不说西医病名,下面的对话就好说了。胡老诊病问诊是不讲西医病名的。如果病人讲病名或诊断,对我们辨证处方来说,只是一个信息或者是病情的范畴。有的病人出院诊断有10个西医诊断之多,听完就算完,再不行我们就跟着他说,不能和病人有争论,以免节外生枝。辨证处方仍遵胡老的“经方辨证不辨病”的原则大法。

老百姓还有个习惯,来看中医不说话,先要求医生切脉(各地叫法不一样,如摸脉、号脉、抓脉、看脉、诊脉、候脉。仲景称持脉(75),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欲测试你中医水平的高低。古代没有仪器设备,解放后前40年的广大农村也没有,如今看病基本上靠设备。我在三楼上班,病房二楼平台上,有住院病人抱怨说:“看病不摸脉,我这病怎么能好?”我见到住院医生问此事,他说:“有,没时间,也没有啥用。”我很诧异,这是三甲中医院啊!

脉象也是证,脉象和证候一样重要,也要辨“八纲”和“六经”。《伤寒论》实有脉象81种,分见于约110个证候,脉证不分开,仲景讲的是“脉证并治”。《伤寒论》有复合脉49种,其中有很多复合脉是讲病机的,有几个脉是摸不到的,如脉暴出(315)、脉暴微(287)、脉不还(362)、脉不负(256)。《濒湖脉诀》论述27种脉,教材有36种脉,我们深感“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我说:上述脉象三分之一在ICU,三分之一在病房或急诊科。细研常见脉象十余种,就可以了。开方要切脉,胡老有标准照,“像不像三分样”,学嘛,辨证不切脉是不行的。

七、介绍两个病案

1.1963年10月,胡老为附院学习园地撰稿《石膏的临床应用》,文中讲大柴胡加生石膏汤有一个病案:于 1955 年,曾治一脑震荡患者,更觉有趣,简介如下:西长安街人民银行许科长的岳母,因坠汽车而脑受震荡,不省人事,住北大医院治疗十余日,不效出院,嗣后接我往诊。患者沉睡似醒,呼叫不应,喂以食则食,喂以水则饮,不喂则不知要食饮,遍身检查无伤害,面色萎黄,口唇焦干,脉数弦滑,大便不见,小便赤少,当予大柴胡加生石膏汤,重用生石膏四两(120g),连服三剂,完全恢复健康。当时,在结核病院的医务工作者问我:“石膏何以能治外伤?(指脑震荡)”我笑应之曰:“中医辨证不辨病,只若见此证即用此药,不论什么病都是可以治愈的。若只谓石膏治外伤(指骨科打石膏),则又失之远矣。”因该医生是西医,胡老没讲“经方辨证不辨病”,是怕他听不懂。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