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名医孙兆医案汇编

 德寿堂图书馆 2022-12-07 发布于黑龙江
编者按:孙兆(1016-1085)为北宋著名医家孙用和之子,校正医书局主要成员;其致力于《外台秘要》的点校与整理;似为《鸡峰普济方》的作者(此从马继兴先生观点)。《鸡峰普济方》记载有几则孙兆的医案与医方,今汇编于下,供同仁参学。

郭都官久患脚气,发即寒热,胀满气上,服热药即甚,兆与《外台》延年茯苓饮以下其气,再用六物麻子丸以泄其热,后来见之,但尚苦燥热,遂令服紫雪大效。按:六物麻子丸疑似仲景麻子仁丸。

少府监韩正彦得疾,手足不能举,诸医皆以为中风,针刺臂腿不知,兆曰:此脚气也,令服此汤,乃愈
槟榔不以多少
上为细末,每用三钱,生姜三片,紫苏七叶,陈橘皮去白者三枚,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稍热服,不以时。
按:韩正彦,名相韩琦之侄。

部署郝质患脚气肿满生疮,有人治之如水气,以药下之,日三,凡五十余行,脚肿即消后,或有时心腹不快,兆令服青木香丸,甚觉快畅而有效
编者按:青木丸疑似《局方》“青木香丸”。《和剂局方》青木香丸 宽中利膈,行滞气,消饮食。治胸膈噎塞,腹胁胀痛,心下坚痞,肠中水声不思饮食。补骨脂(炒香)荜澄茄槟榔(酸粟米饭裹,湿纸包,火中煨令纸焦,去饭,各四十两)黑牵牛二百四十两,妙香、别捣末,一百二十两木香二十两。上为细末,入牵牛末令匀,渐入清水和令得所,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茶、汤、熟水任下,食后服。每酒食后可服五丸至七丸。小儿一岁服一丸。怀孕妇人不得服之。

奉职赵令仪妻,忽吐逆,大小便不通,烦乱,四肢渐冷,无脉,凡一日半与大承气汤一剂,至夜半渐得大便通,脉渐生,翌日乃安。此关格之病,极为难治,兆所见者准此一人

圣力丸治肺间有水,喘嗽,小便不利,面日浮肿。
葶苈十二分,炒青,别研 郁李仁五分 杏仁三分 汉防己 陈橘皮各四两 茯苓五分 紫苏五分。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煎生姜橘皮汤下,食后服,日二。《道藏》《千金要方》,孙兆尝进

殿中丞郭中妹十岁病,腹色不变,按之而大,不陷,心腹下痞满,得之因取转数多,病已月余,兆按《甲乙经》云: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壳,然不坚,遂与仲景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小其服。凡经二十日胀消而已,今具方。
厚朴半斤,去粗皮,炙 生姜半斤,细切 半夏二两,半洗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一两
上五味切,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服一升,日三服,今人服即减之。

主簿李述之母患胸中痞急,不得喘息,按之则痛,脉数且涩,兆曰:胸痹也。因与仲景三物小陷胸汤一剂知,二剂愈

著作雷道矩病吐痰,坐顷间已及升余,咳不甚,面色黯郁,精神不快,兆告曰:肺中有痰,胸膈不利。令服仲景葶苈大枣汤,一服讫,已觉胸中快利,略无痰唾矣

国博王珣患咽喉噎塞,胸膈不利,时发寒热,夜多盗汗,忽心胸壅闷,咳血三两口即止,晚后脉数,口干,延唾稠黏,咳嗽一两声不透,肩背微痛,于关元、气海、中脘、三里等穴着灸。兆详病证,肺虚其中,客热证皆因误灸,服暖药所致,遂与《外台》第十广济紫菀汤为丸,令服之,乃效

编者按:《外台》引《广济》疗患肺胀气急,咳嗽喘粗,眠卧不得,极重恐气欲绝,紫菀汤方。

紫菀 六分 甘草 八分,炙 槟榔 七枚 茯苓 八分 葶苈子 三合,炒,末,汤成下

上五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绞去滓。分温三服,每服如人行四、五里久进之,以快利为度。忌生葱菜、热面、海藻、菘菜、大醋、蒜、粘食。


大效厚朴煎丸治脾胃虚弱,不入饮食。孙兆云:补肾不如补脾,脾胃既壮,则能饮食,饮食既进,能旺荣卫,荣卫既旺,滋养骨骸,保益精血。是以《素问》云:“精不足补之以味,形不足补之以气。”宜服此药,大补脾肾虚损,温中降气,化痰进食
厚朴一斤,去皮,用 生姜半斤,和皮切作片子,水七升同朴煮,水尽为度,不用生姜,朴焙干 干姜四两,剉作骰子大,用甘草二两半,寸截、水七升同煮水尽,不用甘草、干姜,焙干茴香四两,舶上者佳,微炒 川附子二两,炮,去皮脐
上为末,枣肉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空心,食前米饮下。

犀角散
鄜州时节推,因饮食,次忽人报其祖有事,惊忧悲泣,食即吐出,自后常多不快,时时太息不自知,过忧思即益甚,谨按《黄帝三部针灸经》云:人之太息者何?曰:忧思即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而不利,故太息伸出之补手少阴,阴者心脉也,心主者包络也,足少阳者胆脉也,用针之法以久留为补究气之元本,以忧思不已,使心胆气虚所致,兆素不精用针,谨处犀角散治之
生犀错末 羚羊角错末 朱砂研 人参各半两 牛黄一分,研 龙脑一分,研 麝香一分,研
上为末,研匀以瓷器密收之,勿令泄气,每服半钱,熟水调服,食后。

神助散 仁宗赐名,治十水之病,四肢面目俱肿,喘急不得卧,小便涩,腹中气满。
葶苈三两 黑牵牛二两半 木猪苓水浸,软切去黑皮,焙 泽泻各一两 椒目一两半
上为细末,先以葱白三茎、浆水一盏,煎至半盏,入酒半盏,调药三钱,绝早面东服,如人行十里,以浆水葱白煮稀粥至葱烂,入酒五合,热啜,量人啜一升,来不得吃盐并面,自平旦服至日午,当利小便三四升,或大便,喘定肿减七八,隔日再服,即平之。后必须大将息及断房室,等三年。孙兆父子常进
治石水方十水葶苈散等,脉沉紧数
代州钱防御命孙兆诊之,脉得沉紧数,六至已上,外证目下肿,鼻准亦肿,唇色紫,自心以下腹大肿胀,外阴器肿胀如升,按之如石坚,举动即喘咳逆痰涎,口苦干渴,云得病已及两月,医者皆云下虚风气近,曾脐下着灸,三里亦灸之。兆告曰:病名“石水”,治不主对,故不愈。仲景曰:腰下及腹肿者皆利其小便。又曰:腹满,口苦干燥,此腹中有水也。方以防己葶苈椒目大黄丸主之。遂与服三丸,日三,少觉胸腹快,遂与《圣惠方》治十水葶苈散,初服三钱,以葱浆水酒下,食顷以葱浆稀粥投之,隔日一服,每服葶苈散之日至日中,暮更服防己椒目葶苈大煎丸三服,次日但进丸子三服。凡十日,觉大便快利、肿胀、喘咳已减三之一二,十日病去三之二,自此消息加减,三十日而痊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