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个方剂,合治阳虚

 当归与地黄 2021-11-25

《名医类案》,明代江瓘编辑,为中医医案学的奠基之作,对后世医案的总结与整理有很大影响。

《续名医类案》,又名《名医类案续编》,清代魏之琇(玉璜)辑纂于1770年。魏氏于重订江瓘《名医类案》后,认为其书尚有不足,于是博取近时医书及史传地志文集之类,续成此编。


介绍一个《续名医类案》所载之医案。

本医案用到的方剂有4,说明病症一来复杂多变,二来治病用药,要以脉看证,药依证选,且以病种的变化,又有温阳祛寒、调养气血,补清结合等治疗大法,解决病症的复杂情况。

——————

朱少湖,冬季夜间忽然头项僵硬不舒,身体微痛,疑是伤寒,连夜用紫苏二大把,生姜十片,浓煎热服,出了一身汗后身体轻巧,自以为痊愈了。到第二日夜间,又觉头项拘紧沉重,于是又用紫苏生姜熬水喝,出了一身汗后,症状不仅没减轻,且身体如石般沉重僵硬,烦躁口干,睡卧不安。

天明请一医看诊,说是脉极浮于表浅,跳动频繁,是表证体内有热的脉象。

医生说,冬月伤寒,非用麻黄、桂枝不解,而姜苏是轻剂,无法疗此大病。于是打算用主治外感风寒,兼有里热,恶寒发热,身疼痛,无汗烦躁的大青龙汤。结果未获病家同意,且又请一医陆同诊治,陆同诊其脉浮依然浮于表浅,跳动频繁,但微细如蛛丝,按上去就像摸不到似的。

陆同说∶这是阳虚症啊,要用治手足疼痛,久立腰疼,起则目眩的建中汤,气阴两虚的生脉饮合用。

前面那个医生一听,赶紧反对:

邪在表而抢着收敛,还有不死的吗?

陆同说∶若用出汗的方法,则误了补,用补的方法,则误了发汗,这原不能两者兼得。于是以建中、生脉合起来治,仍然烦躁,胃中之浊气上逆,嗳气不绝,足部小腿自下而上冷至膝,身不能转。前面那个医生认为这个人快要完了。

陆同说∶之前错误发汗两次,所以这次是药轻病重而未见效。于是仍用前方,不过将人参的用量增加了一倍,而附子是人参用量的一半,浓煎后冷服,一会儿,烦躁顿定。数剂,诸症悉除。

一个多月后,这个人常常出虚汗不能起,用人参数两,获安稳。



本医案所涉方剂:

1

治风寒感冒初起的简便方:去厨房里找来生姜五片,加紫苏叶30克。水煎服可愈。

二味均辛香温通,均可解表散寒,合用外散表寒,内能温中,化痰止咳。

2

《备急千金要方》建中汤,主治五劳七伤,虚羸不足,面目黧黑,手足疼痛,久立腰疼,起则目眩。

组成:

生姜 白芍 干地黄 甘草 川芎各15克 大枣30枚

本方生姜大枣补脾胃。白芍养血止痛。川芎活血止痛,且可清头部之风。干地黄补肝肾,舒筋利腰,养血填精。甘草清热化痰健脾,共同养血祛风,补虚止痛。

以水600毫升浸渍一宿,第二天早晨再以500毫升水合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药入四肢百脉似醉状,便是见效了。

3

本案提及之生脉,是指生脉散,出自金元时期。金元名医李东垣,朱丹溪、张元素之著作均载有本方,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之功。

组成:

麦门冬1.5克 五味子7粒 人参1.5克水煎,不论时候服。

方以人参大补元气,麦冬养阴清热,五味子敛汗生津,三味补清敛兼具,共同起效。

中成药生脉饮正是由此衍生而来。

4

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一炁丹,主治时不时易泻,腹痛阳痿,怕冷精神差之症。

组成:人参 制附子各一样的量,加白蜜炼成如绿豆大的丸剂。每次服1~3克,白开水送下。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制附子补火助阳,两味合用可谓王炸组合,益气温阳,能量强大。而方以人参倍附子量,皆因病家虚,用之大补大脏气。


后三方合用,温阳祛寒、祛风通络、调养气血,成了令病家起效的方子。所以本症是因阳虚寒凝阻络而起,而非病家一开始认为的风寒所致,但其之所以第一剂见了效,也和紫苏生姜之温中作用有关。而陆同能肯定病家是因阳虚而起,故不能用大青龙汤继续发汗,源自于他的摸脉功夫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