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明是明君,为何被后人诟病千年?

 许她一世繁华 2022-12-07 发布于上海

提起秦始皇,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书本和影视中给我们传递的了解,是严厉、暴躁、凶狠,

冠以“暴君”称号是不是一点也没有冤枉他?

但,咱们似乎忘记了一件事,历史,都是由胜利者写的。

我们从书中所学到的历史,都是胜利者命令史官撰写的。

有几个史官能够像司马迁一样不惧身死敢于将历史真实书写呢!

刘邦对于秦始皇是感激的,也是惋惜的,但他不会让史官写秦皇的好。

如果不是因为暴政,人们是不会揭竿而起的。

如果不是因为起义,汉高祖也不会成为西汉的开国皇帝。

但,我们对于秦始皇的了解,是止步于书本上的“焚书坑儒”,还是修长城的万千尸骨。

如果只是基于这点了解,那真的需要再翻翻书籍了。

要了解秦始皇为人,首先得从秦始皇继承皇位开始讲起。

秦朝是建立在西北边陲的国家,秦人的祖先大费是皇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舜赐其嬴姓。

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五月,庄襄王去世,享年三十五岁。

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嬴政即位时由于年少,尊吕不韦为仲父,国政皆由吕不韦把持。

始皇帝八年(前239年),秦王政年已21岁即将亲政,但此时秦国朝廷中却掀起了与吕不韦、嫪毐的矛盾。

最后的结果是,秦王政将嫪毐车裂,吕不韦自杀。

虽然秦王政听从秦国贵族所言,下了“逐客令”,逐出六国食客,但被李斯的《谏逐客书》所劝阻,其后重用了尉缭、李斯等人。

于是,始皇前后用了十年(公元前230年)攻灭了六国,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

秦王政灭六国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遂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1、因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2、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中央政府最高的官僚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称“三公”

3、并继续执行孝公变法以来商鞅的法家政策,加强君主专制,削弱旧贵族势力,提拔由军功而上升起来的贵族。

4、秦国的商鞅变法最终使土地从“王有”变成了私有。

5、秦始皇废除分封制以后,建立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郡县制和官僚制。初分全国为36郡,定咸阳为首都(郡县制影响后世千年,今天的省市县就是沿用了秦朝的郡县制)。

6、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以方便六国人口的货币流通和尺寸统一。

7、统一文字,为了文字的使用方便,规定通用文字为小篆。

8、派蒙恬带领30万军队驻扎北方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边匈奴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侵扰。

9、修筑驰道和直道,最早的高速公路,方便了各个方向的消息传递速度。

10、派王翦带领50万军队驻守南中国,守护南方边境线,不得回诏不准回朝。

强迫迁徙六国富民和平民,为了使六国人民大融合,强制要求六国人民离开故土。

为了防止六国贵族依持宗族“死灰复燃”,强迫他们迁徒到咸阳看护皇陵,这加固了秦朝和六国的矛盾。

受世人攻击最多的无外乎“焚书坑儒”了,“焚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烧毁了许多历史文物,给中国的文学历史造成了不可磨灭的损失。

但是给六国的文学统一起到了作用。

而“坑儒”坑杀的并不是天下的读书人,而是为了迎合他寻仙问药的江湖术士,这类人都是骗子,都是为了骗取钱财。

以上种种,很少有皇帝能够一人做到的,他做到了

史书的只言片语和影视电影形成了我们对始皇的误解,

只从“焚书坑儒”和“万里长城万千尸骨”就评定他是以为暴君。

很多人有个疑问,当年横扫六国的百万秦军去哪了?南北边防军队80万,咸阳还有多少军队驻守。

项羽刘邦入咸阳时章邯带领的20万军队还是死囚临时拼凑起来的。

可是如果没有他的大兴土木,如果没有秦军守卫祖国边境线,如何有后来的汉朝和两千多年后的新中国,很有可能早像欧洲一样四分五裂的了。

历史上的秦始皇,从未杀过一个功臣。

他一生勤勤恳恳操劳政务,天天加班,只为让全国百姓过上好日子。

在始皇帝手下的任职文臣武将,是整个历史上最安全的仕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