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品教案】七年级历史第10课《“秦王扫六合”》

 *晚 秋* 2013-11-19

【教案一】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及原因,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学和分组讨论“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结合现实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秦始皇所创建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的学习了解,学会公正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秦灭六国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理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个概念

●教学方法:

1、  分组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四小组,归纳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2、  讨论法:学生自行讨论,该如何评价秦始皇

3、  角色置换法:请学生重现历史的精彩场面,使学生从历史人物角度考虑问题

●教具:战国形势图、秦朝疆域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吗?我们课文导言讲的就是这个故事。话说,战国末年,曾经也是战国七雄的燕国面临着被秦国灭亡的危险。为了挽救燕国,一名叫荆轲的壮士答应了燕国太子丹的请求,到秦国去刺杀秦王嬴政。(我们知道)秦王乃是一国之君,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轻易见到的,更别说刺杀他了。那怎么办呢?荆轲听说秦王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还有秦国的将军樊于期,背叛了秦国,逃到燕国,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他,荆轲就想要是能拿着樊将军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会接见我的。这样,我就可以对付他了。于是他就劝樊于期自杀,然后带着樊将军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前往秦国。在秦国的宫殿里,荆轲先向秦王献上樊于期的头,秦王见叛徒被杀高兴极了。荆轲趁机将藏有匕首的地图在秦王面前打开。当地图差不多全部打开的时候,匕首就露了出来,就在这一瞬间,荆轲拿起匕首刺向秦王,但可惜没刺中,反而被秦王拿起他背在背上的剑砍断了左腿,然后被残忍的杀害了。这就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好了故事讲完了,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荆轲应不应该刺杀秦王呢?有人认为荆轲很伟大,为挽救燕国献出了自己生命,但也有人认为荆轲不应该刺杀秦王,这又是为什么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秦王,看看他是否该杀。那现在就请同学们随我走进秦朝,认识一下我们这位千古一帝——秦始皇。

讲授新课

一 、秦统一六国

1、统一六国的原因

[提问]:我们前面学习了春秋战国的历史,相信大家对著名的“战国七雄” 一定还记忆犹新,那战国七雄究竟是哪七国?它们分别处于什么地理位置呢? (挂出战国形势图)

[学生]:齐楚燕韩赵魏秦,(引导学生)西边是秦国,齐国在东边,燕国在东北面,赵国在北面,楚国在南面,魏国和韩国夹在中间

[引导]:到了公元前221年,西边的秦国就灭掉了其它六国,统一全国。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二段的内容,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思考一下:秦为什么能够兼并六国实现统一?

[学生]:看书、思考 、回答

[讲解]:综合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将秦统一六国的原因归纳成三点:首先,民心所向。春秋战国时期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也不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因此,结束战争,实现国家统一是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其次,秦具备了灭六国的实力。公元前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实力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3)善于用人。嬴政秦王嬴政任用了李斯、蒙恬、尉缭、王翦等有才干的人。

[提问请同学们看课文的动脑筋部分,思考一下:秦王嬴政在用人方面有什么长处?这和他取得统一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

[学生秦王嬴政在用人上不以出身高低取人,不拘一格,广招人才;能够礼贤下士,任人唯能;敢于向部下承认错误。 由于秦王嬴政善于发现人才并加以重用,所以这些人才在他的统一大业中,能够各尽其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过程: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0

[讲解] 这样从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十年间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全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都城定在咸阳。

3、秦朝的建立(公元前220年)

[过渡]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现在的秦王面对的可是一个如此庞大的帝国。对于这样一个帝国,他又该如何管理呢?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提问现在我把同学们分成四小组,每组同学都花1分钟的时间看课文,找出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军事上各采取了什么措施,然后派出代表说出你们组选择那方面的措施,及这方面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学生] 回答 (恩,这位同学回答的就是秦王从政治上巩固统一的措施。)

1、  政治上,建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

[引导] 嬴政顺应历史潮流完成了统一,可谓顺民心、合民意,这一点确实值得我们敬佩。而他嬴政也洋洋自得,豪不谦虚。原来战国七雄的最高统治者都是称王的,嬴政就觉得自己功高盖世,如果还是称王的话,就与自己的功业地位不相称了。结果他怎么办呢?

[学生把古代三皇五帝的“皇”字和“帝”连在一起,称“皇帝”,又希望秦朝的统治能够千秋万代,而自己是第一个皇帝,就自称“始皇帝”。

[补充后来,秦朝没有象秦始皇希望的那样前世万代,但“皇帝”这个称呼却一直沿用下来,直到清朝的灭亡。

[讲解认为自己功高盖世就称皇帝,可见秦始皇的霸气。但那么大一个国家,要管的事情多得不得了,就靠他秦始皇一个人能搞得掂吗?不行?那怎么办呢??我们这位聪明的皇帝呀,又立刻寻思着为自己找来了三位得力的干将。他们分别就是丞相、太尉和御使大夫,这三人我们合称为三公。其中,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其职务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国务院总理,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则负责监察百官,而这三人又必须绝对服从和执行皇帝的命令。这样一来,秦始皇既分担了压力,又把中央的大权牢牢地握在了自己手中,可谓一举两得。控制中央之后,下一步就看他如何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了。针对这个问题,群臣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建议他仍沿用周朝的分封制,有的则建议他把全国分为郡县,然后由皇帝派官吏直接管理。那这位皇帝最后是选择了什么制度?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归纳] 在分封制下,诸侯王都是世袭,受封的诸侯在封地内不但享有行政统治权,而且拥有对土地和人口的管理权,权力非常大,到春秋战国时,各诸侯王拥兵自重,不再听中央的命令了;郡县制则不同,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郡守和县令在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和人口逐渐失去统治权。郡守和县令只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

[总结好了,综合前面讲的内容,同学们可以概括出这套封建制度的特点吗?我们来看这个图: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特点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上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最后中央的权力又集中到了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这就是君主专制。两者相结合,就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制度的核心是皇权,这样就极大地巩固了统一,所以被以后的封建王朝所沿用。在这方面,秦始皇可谓是万世开基。

   [过渡第一组的同学表现得非常好,现在哪组同学先来?

   [学生我们回答经济文化上的措施。秦灭六国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秦朝还统一了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归纳]

2、经济文化上,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讲解秦统一六国后,就规定以原来秦国的度量衡制度作为统一标准来使用,把秦国的圆形方孔铜钱作为统一的货币,把小篆作为全国使用的规范文字,通行全国。(拿出自制文字图片进行讲解)

[提问好了讲了那么多,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秦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有什么意义?

[学生促进了个地区个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巩固和加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过渡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之后,秦始皇又做了些什么事呢?轮到哪组同学发挥了?

[学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又进行了焚书坑儒。

3、思想上,焚书坑儒。

[讲解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后,为了加强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公元前213年,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秦始皇发布了焚书令。同学们知道这个焚书令要烧的是什么书吗?(除了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外,其它的都要烧掉。)焚书之后,秦始皇还不满意,第二年他又借口一批儒生批评他,谣言惑众,将他们抓起来全部活埋了,这两个历史事件,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焚书坑儒了。

[提问同学们是怎样看待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行为的呢? 请结合课文引言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秦始皇的主观目的是想通过这样做来反对效法古代治理国家的方法,巩固统一,但他采取的手段极其残暴,野蛮,其结果是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巨大的损失,应该给予批判。

[过渡我们先不评价秦始皇采取的这些措施是否过激,总之经过这一系列措施,秦始皇就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上控制了全国。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还将目光瞄上了边境。我们来看一下他是怎样巩固边防的

[学生] 派大将蒙恬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并把内陆民众移居到那里垦添戍边,并修筑了万里长城。

[引导这是在北方的措施,那在南方又做了什么呢?

[学生秦始皇还派兵统一东南,岭南等地区,开发那里的经济,兴修灵渠

[归纳很好,我们在黑板上归纳一下:

4、  军事上,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

1)夺取河套和修筑长城

2)统一南方,修筑灵渠

[引导说起长城,相信每位同学都不会陌生,这里有没有同学爬过长城呢?“不到长城非好汗”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同学们知道万里长城是从什么时候修筑的?修筑它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学生] 防止匈奴入侵骚扰

[补充] 匈奴族与汉族本来同出一源。都是大禹的后代。在夏王朝之后,夏桀的一支后代逃亡到北方,成为匈奴族。在不断吞并周围部族的基础上匈奴迅速壮大,在秦汉之际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部族,建立了统治中国北方的第一个强大的奴隶制政权。说完长城,我们就看说灵渠了。同学去过桂林吗?知道桂林兴安县的灵渠吗?主观目的是解决50万秦军的粮草问题,但它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秦朝的疆域

[引导现在同学阅读课文最后一段,看看秦朝的疆域囊括了哪些地方,然后我从每组找出一位代表到讲台上补充地图上空缺的地名。

[学生] 填图

[讲解] 秦朝不仅是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那时侯,世界各地还处在奴隶社会甚至原始社会阶段,而形成统一的封建国家则一般比中国晚得多。英吉利王国在829年统一的,俄国则到十五世纪晚期才形成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同学们,算一算,我国统一的封建过的形成比欧洲早多久。

 

     小结好了,刚才我们就一同回到秦朝,领教了秦始皇在统一六国时的睿智和霸气,也看到了他在巩固统一时的雄才大略和残暴。作为一名皇帝,秦始皇是耐人寻味的。有人称他是千古一帝,有人却称他是暴君。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是如何看待他的呢?回到我们课文导言的问题,荆轲应不应该刺杀秦王呢?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是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了秦始皇是对我过历史作出巨大贡献,产生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陵墓,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是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巩固练习

   秦统一六国的年代是:

    A 公元前475    B 公元前221    C 公元前230   D 公元220

板书设计

一 、秦统一六国

1、统一六国的原因

  2、过程: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0

3、秦朝的建立(公元前220年)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  政治上:建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

2、  经济文化上: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3、  思想上:焚书坑儒。

4、  军事上,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

1)夺取河套和修筑长城

2)统一南方,修筑灵渠

三、秦朝的疆域:

【教案二】第10  “秦王扫六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设计动画演示秦灭六国的顺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小品《朝会》让学生体验和了解秦巩固统一的具体的措施。在有讨论问题时,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启发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秦统一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本课难点:专制集权统治的概念和作用。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力图达到形象生动的目的。同时,本课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初步认识各种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简单的历史创作。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的能力,尝试进行历史的创作。养成“学以致用”的务实学风和人格品质。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结构和过程

【导入新课】制作“秦统一中国”的课件(地图),展现空间形象。该图应是彩色的,应该有动感,秦每灭一国,该国都应变成与秦同一颜色,最后由“七雄并立”的色彩缤纷归于“秦一统天下”的同一颜色。

师:战国七雄长期征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不利于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渴望结束割据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安定,成为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由诸侯割据向统一的封建国家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封建经济和军事力量增强了,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因此,在七国中秦国最有条件实现统一,我们刚才也通过地图看到了秦统一中国的过程,今天我们将学习的就是第10课“秦王扫六合”这段历史。

[板书]第10课“秦王扫六合”

师:区别“六”的两种读音和意思。六(liu)合:天地四方。六(lu)合:地名。课题引自李白的诗。意思是指秦王灭掉了其他六国。这一课主要有两部分内容:秦的建立和秦的治国方略。

[板书]一、秦灭六国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板书]1.秦灭六国(前230~前221年)

[提问]战国后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歼灭战争是哪一次?

(学生回答:略)

(讲评)长平之战是秦胜赵败的一次歼灭战,从此,赵国衰落,秦统一之势已成,东方六国再也不能抵挡秦的进攻了。最后完成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大业的是秦王嬴政。

(课件展示)秦始皇画像

(讲评)嬴政,13岁即位,22岁亲理政务。他对内进一步巩固统治,对外破坏六国的联合,积极做好灭六国的准备。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统一,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对我国历史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秦始皇是一位集大功、大过于一身的帝王。为什么这么说呢?学完本课,你就会知道答案。

(提问)秦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启发学生讨论)

(讲评)首先,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结束了数百年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也出现过暂时的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其次,秦的统一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春秋战国以来数百年的战争,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因此,人民迫切要求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秦的统一,客观上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推动秦统一历史进程的是人民群众,但作为封建时代的政治家嬴政顺应历史潮流,完成统一大业也应给予充分肯定。(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所引李白的诗句)

秦灭六国只是在军事上完成了统一。但要巩固统一,任务还很艰巨。统一后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建立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嬴政吸取历史教训,废除分封,防止诸侯割据,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板书]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活动:历史小品《朝会》。其余学生认真看表演同时思考,秦始皇这次朝会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那些措施。

历史小品《朝会》

旁白:秦王统一六国以后的一天,秦王召集群臣商议治国之事。

秦王:我自起兵以来,南征北战,东挡西杀,一统天下,建立了千秋基业,今与大家商量国君该如何称呼?

李斯(满脸堆笑):大王的丰功伟绩,亘古未有,即使三皇五帝也不能与大王相比。

秦王眼前一亮:妙哉,那就称“皇帝”吧,我就是秦始皇,子孙后代,代代相传,以至千世万世。我自称“朕”,朕要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职。

一大臣:大王,哦—不(轻拍自己的嘴巴),皇上。这三个官职具体负责什么?

秦王:李爱卿,你来替朕给大家解释解释。

李斯连忙走到电脑前按动鼠标:丞相主管全国的行政事务,太尉总领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白官。

(群臣恍然大悟)

王绾:皇上,地方上该如何处理。现在诸侯刚刚消灭,特别是燕、楚、齐三国离咸阳很远,不在那里封几个王不行,请皇上把几位皇子封到那里去。

李斯匆忙接过话来: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时候,封了不少诸侯,到后来相冤家一样互相残杀,周天子也无法禁止,可见分封的办法不好,不如沿用我们的郡县制。

秦王:好,正合朕的意思,从此废除分封,设立郡县。退朝。

(讲述)(再次出示“李斯”展示过的课件:秦中央重要官职及分工,地方主要官职)

从皇帝到地方有一套完整的官僚体制,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上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又通过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再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就是君主制。这样就形成封建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这套封建官僚制度造就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皇权是权力的中心,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构架。

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由皇帝任免。他们在地方上直接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使西周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被郡县制所代替,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这是中国地方政区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郡县制在我国被长期沿用下来,影响十分深远。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统一。但战国以来,各国文字、货币、度量衡都各不相同,十分混乱,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造成极大的不便,还影响到国家政治上的巩固。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加强专制,在文化、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呢?

[板书]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板书)1.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历史故事:楚人卖“母”(马)

在咸阳的街头,一位来自遥远的楚国的商人准备出售他的千里马,他选好了位置,放下行李高声喊道“卖‘母’吆,良种的千里马吆”。不一会儿,围观了很多人,可是没有人听懂他在吆喝什么,无赖之下,他只好拿出纸笔写下一个大大的    。围观的人看了之后更加不知所以然,这时来了位曾经到过楚国的商人向人们解释说是卖马的,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过了一会,有一个老者有意思买他的马。于是,楚人带着老者来到了他拴马的地方。……“果然是匹好马”……。交易很快便谈成了。老者解下身上的布袋取出一串貌似刀子的东西数好数目交给楚人。“这是什么,你用刀子换我的千里母?”老者一脸的疑惑。“刀子???我们燕国平常就用这个买东西的,那……那你们的钱是什么样儿的。”楚人掏出一把“石子”。“这不是石子吗,山上多的是,这也可以买东西吗???……结果可想而知,楚人的马没卖掉,燕国的老者也没买到中意的马。

(讲述)一个“马”字,七国各异,发音也不同。各国都铸造货币,甚至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货币也不一致。各国的度量衡差异很大,名称复杂,单位和进位极不一致。例如齐以釜、钟为单位,四进位;秦以升、斗、桶(斛)为单位,十进位。故事中的这种状况如何解决?

(讲述)秦始皇命李斯等人进行文字整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把原来的大篆简化为小篆(课件展示)。李斯等人还编写了三部字书,既是儿童普及识字教育的课本,又是推行小篆的标准文字的范本。后来又简化字体,采用狱吏程邈把小篆圆转笔画变成方折的字体,便于书写,这就是“隶书”(课件展示)。到西汉时,隶书便成了通行全国的文字。

秦始皇下令废除了各国的旧货币,以秦币为基础,推行新的统一的货币制度。新制度分为两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二十两)为单位;以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重如其文,质量要求很高。

秦始皇废除六国的旧度量衡,以秦国原来商鞅制订的度量衡为基础,制定了新的制度准行全国。新的度和量,都是十进位,计算方便。

提问: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有什么历史意义?(结合故事启发学生议论,教师归纳)

(板书)2.焚书坑儒

(小组讨论)①找出焚书的内容: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注意切勿断章取义)。②思考这种做法的评价。(从主观和客观两角度考虑)

(讲评)秦始皇完成统一后,从政治制度到经济文化的措施都具有进步意义。但当时旧的思想意识,分邦建国的传统仍有广泛市场。秦始皇的目的,是想通过这种做法,反对效法古代的治理方法和反对以古讽今,但他采取的手段极其粗暴野蛮,其结果是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莫大的损失。

(板书)三、北筑长城、开发南疆

1.修长城,打击匈奴

(课件展示)长城示意图,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标出长城的起点(东-辽东)和终点(西-陇西)。

(讲述)匈奴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对开发祖国北疆,创造祖国历史文化做出过重要贡献。战国晚期逐渐强大起来,占领了河套地区。匈奴贵族率骑兵不断入边扰掠,使北方的生产遭受破坏。为防御匈奴,当时秦、赵、燕修筑了长城。秦统一后,为解除匈奴对秦的威胁,秦始皇派将军蒙恬率30万大军北伐匈奴,夺取了河套地区,并大规模向北移民数万家。为加强对匈奴的防御,秦始皇又征发农民,将原来秦赵燕三国修建的长城连贯为一,扩建成驰名世界的万里长城。

(探究)长城现在的功能——旅游资源。“不到长城非好汉”

2.修灵渠,开发南疆

(课件展示)灵渠示意图,利用船闸的原理,亦可灌溉。

(讲述)越族是我国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生活在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对发展江南的经济和文化,做出过贡献。秦统一后,曾派屠睢率50万大军向岭南进军,遭到当地越人的反抗。由于交通不便,为解决运输困难,前214年秦始皇派史禄开凿灵渠。灵渠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内,全长三十多公里,沟通湘水和漓水,连接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采用梯级船闸的设计方法,使水位逐段抬升或降下,船只节节前进,又利灌溉,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至今尚能灌溉四万多亩土地。灵渠的设计方法比美国所修的巴拿马梯级运河早两千多年,它充分说明了灵渠设计者的匠心和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才能。秦统一了岭南广大地区,设置了桂林、南海、象郡,迁移50万人与越人杂居,加速了岭南地区的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3.秦朝的疆域

(课件展示)秦疆域图,结合课文53页文字和54页地图,在图上标出疆域的四至。东到大海,南到南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

通过秦始皇的开拓,秦朝疆域不断扩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至南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世界上的大国

小结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

 

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

建立中央集权制

经济

统一度量衡

思想文化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军事

北筑长城、开发南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秦始皇是一位集大功、大过于一身的帝王。说他有功,是因为他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并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历史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说他有过,是因为他的一些措施,如焚书坑儒,对后世造成了不利影响。

板书

一、秦灭六国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秦灭六国(前230~前221年)

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2.焚书坑儒

三、北筑长城、开发南疆

1.修长城,打击匈奴

2.修灵渠,开发南疆

3.秦朝的疆域

【学案】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 秦的统一及其作用

难点 焚书坑儒

【重难解析】

首先,让学生了解焚书、坑儒两件事发生的背景(秦刚刚完成统一后不久)和动机(主观上是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一)。其次,指出秦始皇采取的手段是极其野蛮、粗暴的,对他的这种做法应予以批判。最后,指导学生分析焚书坑儒所产生的后果。这就是要教会学生从具体史实中进行思考、分析,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

 

【课前小练】

1、从______年到______年,秦王______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______,都城:______

2、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

赢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______,中央政府设置__________________等官职;在地方接受______的建议,推行         ,郡下设县。

3、在全国统一使用______钱;把______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______

4、秦朝统一后,派将军______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______,东到______的长城;秦始皇派人开凿了______,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合作探究】

1、  秦王嬴政在用人方面有什么长处?他为什么能灭六国?

2、你怎样看焚书坑儒的?这一措施体现了哪家学派的思想?

3、你怎样评价秦始皇?

4谈一谈,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5、秦朝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影响?

【归纳与反思】

【当堂评价】

1、下面对秦朝统一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秦朝统一于公元前221年②秦朝的都城在咸阳。秦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③秦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分立和混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局面 ④秦统一,严重危害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秦朝时官方统一使用的文字是(  

A.隶书B.甲骨文C.金文D.小篆

3、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  

  A加强专制统治 B结束百家争鸣     

  C.消灭读书人 D.弘扬儒家文化

4、秦始皇修长城是为了(  

A.抵御匈奴   B.抵御鲜卑

C.抵御乌桓   D.抵御月氏

5. 新转来的小英向同学们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名称一样”,那么小英的姓是(  

A.            B.               C.               D.

6. 《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7.材料解析题:阅读记载某皇帝功过的四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       ── 铜方升铭文

材料二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

材料三  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

材料四  烧来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

──《说文系传》

1)材料中的“皇帝”是谁? 

2)依据材料分别概述该皇帝的功、过。 

 

 

参考答案

1-6   BDAACD

7、(1)秦始皇(或嬴政) (2)功:统一中国;巩固国家统一(或推行郡县制、或统一度量衡)。过:实行暴政(或焚书、或征发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pt;ms?|re?/#_%id windowtext .5pt; padding:0cm 5.4pt 0cm 5.4pt'>

思想文化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军事

北筑长城、开发南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秦始皇是一位集大功、大过于一身的帝王。说他有功,是因为他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并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历史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说他有过,是因为他的一些措施,如焚书坑儒,对后世造成了不利影响。

板书

一、秦灭六国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秦灭六国(前230~前221年)

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2.焚书坑儒

三、北筑长城、开发南疆

1.修长城,打击匈奴

2.修灵渠,开发南疆

3.秦朝的疆域

【课时训练】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一、选择题:
1
.表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的事件是(   )
A
.商鞅变法以后    B.马陵之战以后   C.秦王赢政继位以后      D.长平之战以后
2
.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A
.刀形币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圆形方孔钱
3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成吉思汗

4、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秦始皇首创的是(  

A.分封制B.中央集权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

5、秦统一后,为维护皇权,巩固统治,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管理:其中,中央分管监察百官的是( 

A.博士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

6、下列与秦始皇有关的是( 

①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②地方设郡县制③统一货币、度量衡④设立太学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7、(2012·山东泰安)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临洮—咸阳B.临洮一辽东C.陇西一辽东D.临洮一函谷关

8、根据提示信息写出对应的内容

1)他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2)他负责修筑了秦长城——

3)他建议秦始皇发布焚书令——

 

9、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400多人,全部活埋。”
 
阅读材料回答:
 
①材料中反映的内容在历史上称为什么?

 

  ②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危害性? 

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长城名列世界七大奇迹。长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与自豪!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一项建筑能像长城一样跨越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广阔时空,凝聚起一个民族的荣辱与兴衰。
材料二   世界文化遗产标准 (1)代表一种独特的成就,一种创造性天才的杰作。(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莱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中,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3)能为一种已经消失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4)可作为一种类型建筑群或景观的杰作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的作品。(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是处在不可挽回的变化之下.容易损毁的地址。(6)与现行传统思想、信仰或文化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关联,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实物。


回答:
①长城在古代中国修建的作用是什么?

 

②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根据材料,你认为他符合哪几项遗产标准?你还知道中国有哪些地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

 

③针对材料一,有人提出长城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你赞同哪种观点?为什么?


④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呢?

 

参考答案  1-7 DDABD AB

8、(1)秦始皇(嬴政)(2)蒙恬(3)李斯

9.1)焚书坑儒

2)加强思想控制,维护统治。摧残了文化,禁锢了思想

10.1)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

2)第四项,苏州园林,故宫等

3)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4)孟姜女哭长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