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考、学习、认知自我——为什么文化是最终的学习选择?

 慧蓮 2022-12-07 发布于浙江

健颐舒院系列文字“思考、学习、认知自我”之三


       《平复帖》为晋代陆机书法作品,牙色麻纸本墨迹,共9行84字,无名款,宋人定为陆机作品,米芾定为“晋贤十四帖卷”之一,宋徽宗题签并钤玺印。《平复帖》书写于西晋,是中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书真迹,也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有“法帖之祖”的美誉。被评为九大“镇国之宝”。

       陆机出身名门士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其父陆抗亦为孙吴大司马。陆机年少时有奇才,文章盖世,倾心儒道学术,非礼不动。今天我们要提到的是他在 《吊魏武帝文》中写的一段文字:“夫始终者,万物之大归;死生者,性命之区域。”

       未知始,焉知生?未知生,焉知死?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过三个问题,在哲学史上也被称为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同样在东方,在中国,我们的先圣前贤也在同样思考着这些问题,并对求证指明了方向。他们提出了具体而实际的操作模式,甚至对问题的答案也以文字的形式进行了记录。而这些解决终极问题的答案和线索,正是潜藏于我们几千年的文化经典之中。

       在词典里,对文化的定义是这样的:文化并不等从知识,知识是一种技能与标准,而文化是知识与感性上的升华,文化可以表述为广泛的知识面与根植于内心的修养。它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感性与知识上的升华。也正因为如此,唯有文化,才可以超越物质甚至精神,找到那些困扰人类的种种问题的根源并将其解决。

       中国文化源于上古天人文明,历经数千年的时代变迁而传承不改。从伏羲画卦开始,阳爻(-)和阴爻(- -)既是最初的人为符号,也是开启了天人合一的智慧展现。从一开始,中国文化就没有分学科,精神和物质,天文和人文,都是一体的。《易经·贲卦》里是这样写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孔颖达疏:“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是故我们对于中国文化的“文化”二字经常是以这样来表达:“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门人李汉在为其老师写的《昌黎先生序》中说:“文者,贯道之器也。”“文”为什么可以称为贯道之器呢?因为,“文”的起源之处在于乾坤。中国文化是乾道的文化,一切从乾的地方开始。《周易·系辞下》中说:“物相杂故曰文”,阴阳刚柔物象相杂而成文理。

       什么是相杂呢?宋朱熹在《周易本义·系辞下传》是这样解释的:“相杂,谓刚柔之位相间。”系辞中所说“刚柔”,指的是乾坤,也可以说是最广义的“天地”。天地万物的信息产生出来的现象、纹路、轨迹,描绘出了阴阳二气在事物中的运行轨迹和原理,即是“文”。

       文的字义是“天地阴阳相交”,“文”的字形、字音本身就在说明文字取象于天地,因阴阳变化而来。“文”是天地文明之象,使人和天地产生共鸣、化育万物。(《文字之道》)正因为文的源头在于天地,与道相应,可以承载道的无形无相,可以作为人与天地自然交流沟通的工具,而这些记为有形可以承载无形的文字,我们今天称之为“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历经千年,没有改变过文本字义,成了我们今天可以去探究华夏文明的最完整的文本。学习这样的经典,我们今天称之为学习文化,这种方式,成了我们今天可以与上古前贤大德沟通,去了解去体证“始终”和“生死”的最终方式;去开启我们认知自我的古老大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