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钜鹿索氏家族漫谈

 点滴斋书房 2022-12-08 发布于河北

钜鹿索氏家族漫谈

索靖法帖《出师表》

夏商时在黄河流域有很多的氏族和方国,商代建国之后,很多方国被灭或远迁南方等地,武王伐纣后,一些商代的很多方国被灭或迁徙到边远的地方。据《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旗,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在这个六族中,其中有一个索氏。

索氏,是一个古老的氏族,为商族中的子姓,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记载着一个索方,专家们考证说,甲骨文中的索即为索方,也就是周代初期封鲁时赐给鲁国的“殷民六族”的索氏。在商代没有灭亡时,索氏居住于河南东臬县东的大索城,即今天的河南郑州市荥阳西。

索氏家族自西周之后,被迫迁于山东鲁国地域,这样自西周自汉代一直生活在古黄河下游一带,即今天河北与山东的地方。

据《敦煌名族志残卷》记载:“索氏,右其先商王帝甲封子丹于京索,因而氏焉。武王灭商,迁之于鲁,封之为侯,秦并六国,庄侯索番致仕,国除。汉武帝时,太中大夫索抚,丞相赵周,直谏忤旨徙边,以元鼎六年从钜鹿南和迁于敦煌。凡有二祖,号南索、北索。初索抚在东,居钜鹿之北,号为北索。至王莽天凤三年,鸣开都尉索骏复西敦煌。骏在东,居钜鹿之南,号为南索。莫知其长幼,咸累代官族。”

从这段文字中记载看,索氏在西周时迁于鲁地后被封为候,当然这个侯国应是鲁国的一个附庸小国,类于西周邢国北界元氏发现的那个“軧”候,属方伯或子爵级别的小方国。到秦灭六国时,这个小小的方国也随之灭亡,灭国后的遗民生活于齐鲁及卫邢周边区域。

汉武帝时,居住于钜鹿郡南和县一带的索氏家族出了一位大官,在朝里担任太中大夫,与丞相赵周直言上谏,汉武帝于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将索氏家族自钜鹿郡南和县迁徙于敦煌一带。

目前,邢台一带的索姓不是很多,但从敦煌文献中可以发现,索氏家族分为南索和北索,即是一支居钜鹿之南,称之南索,居钜鹿之北的称之为北索。这也是是敦煌一带的敦煌索氏二祖。敦煌索氏追根溯源时,都将自己的郡望称为“世鹿”。说明古钜鹿郡是索氏的祖居故地。

南索与北索迁于敦煌之后,分别居住于敦煌东西两个地方,有说,北索先于南索,也就是说北索于元鼎六年迁于敦煌,南索迁于天凤三年,即王莽时期。

索氏在敦煌一带生息繁衍,成为这一地区的望族。据记载说:“”敦煌索氏自两汉至唐末五代一直是凉州地区的世家大族,累世为官,于经学、玄学多有建树。”

前些时间,义坤学兄嘱我注意有关邢台书法绘画艺术的发展资料,才发现了这个索氏与邢台有密切关系,其中在晋代有一个索靖的人,是一个书法史上大家。

索靖(239—303),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位有重要影响的人,敦煌郡龙勒县(今甘肃敦煌)人。西晋名将、著名书法家。索靖善章草,据说他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张芝姊之孙,书法上受张芝影响很深,为此其书法险峻坚劲,其章草自成一家。同时,索靖还是一个战将,河间王司马颙进攻洛阳时,索靖率雍、秦、凉义兵大破其军,却因战斗致伤而逝世,年六十五,累赠司空、安乐亭侯,谥号“庄”。

晋代还有族人索担,他博通经籍,精于阴阳天文,善术数占卜,乡人请他占问吉凶,门庭若市。后来,他为使人们不过度迷信,说自己测算的不灵验,不再为人占卜。

《水经注》卷二《河水注》记载,索氏名人索劢,有才略。率兵千人,至楼兰屯田,有敌“召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各千,横断注滨河。河断之日,水奋势激,波陵冒堤。”此时,索劢站出来大声对将士们说,“王尊建节,河堤不溢;王霸精诚,呼沱不流。水德神明,古今一世。”索劢躬身祷祀,水犹未减。随后列阵被杖,鼓噪欢叫,且刺且射,大战三日,水乃回减。灌浸沃衍,胡人称神。

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东汉时期,有索氏名人索班,为敦煌太守,永初六年,即119年,索班为敦煌长史,受命“将千余人屯军伊吾,以招抚西域诸国。车师前王、鄯善王均前来归降。”

除此还有十六国时期的索袭,此人好学,“不应州郡之命,举孝廉、贤良方正,皆以疾辞。”“游思于阴阳之术,著天文地理十余篇。”(《晋书·隐逸传》)

在索氏名人中还有一个和尚释义辩,俗姓索,此人生于唐德宗贞元九考,即793年,是晚唐五代时敦煌著名僧人,他的祖父索珍因抗击吐蕃有功,官到左金吾、卫会州黄石府折冲都尉,其父亲索定国是一位崇尚佛教的贤士,哥哥索清宁为官,任沙州防城使,其弟为敦煌名士,家族被誉为“一城领袖,六郡提纲。”辩义年少出家为沙弥,在沙州金光明寺修行,持戒律很严,忠孝两全,文武双美,在敦煌佛教及俗世间有极高的声誉。他二十岁时由沙弥受比丘具足戒,精通五部,修持坚固,从来没有懈怠过。他深筛禅宗本意,佛法精粹,通达三乘。大中咸通时,升件都法律之职,此间他开坛讲经,敦煌城有一半的人都前来听法,其弟子多达数百人。

义辩醉心于佛教,出资修建寺院,倾其家财在敦煌莫高窟开凿佛龛,由于工程浩大,虽然历经数年佛窟仍然没有 完式,最后染病于身,于咸通二年(869年)在金光明寺圆寂,时年76岁。此后他哥哥的长子索常振为了完成叔僧义辩的遗愿,出家继承继续开凿石窟寺和壁画的绘制,这一工程完成后,索常振刻石立碑记载其所修功德。这也就是敦煌第12窟的来历。

宋代时有索湘,沧州盐山人。太祖开宝六年进士。任郓州司理参军,奉诏按鞫齐州大狱,事随以白。太宗时累官河东转运使。宋真宗即位后,进任右谏议大夫,复充河北转运使。长于吏事,所至边郡,必广储蓄,为预备计。出入军旅间,颇著能名。咸平二年(999年),召授户部使,详定三司编敕。坐与王扶交相请托,擅易版籍,责知许州,后徙荆南,终知广州。

索氏一族源出商族,活动于山东、河北、河南一带,后迁于敦煌。发展于两晋,到宋代之后,索姓大约有15000人,主要分布于河北、四川、河南等地。明朝之后,索姓人口锐减,主要分布于华北和中原。现在索氏族人分布于全国各地。以百分比计,主要分布在河北省(15.0%)、北京市(12.5%)、西藏自治区(11.2%)、等地。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