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谈苏东坡与“文人画” ——苏东坡为什么受文人敬仰

 与春天同行 2022-12-08 发布于青海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上下五千年,诗歌万万千。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毛诗序》)可见,古诗乃是歌曲的歌词。《诗经》本就是各地民歌和礼乐的汇编。可能音乐要口口相传,不像文字那样可以记载在竹或纸上。结果我们看到的都是成了文字的东西。如宋词那么发达,结果那些词牌曲谱大都已失传,唯有歌词还流传至今。苏东坡可能开了一个词文独立的先河。读别的词有太多的现场感,似乎就与比较特定对象相处一起,只能轻声细语。不如苏东坡那样坦舒心扉,畅怀放歌,自由放松。

诗歌的兴旺,也许和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崇尚精神自由的传统有关。古时没有出版稿费,没有版权,诗歌不能当饭吃啊。为什么古人那么喜欢写诗?诗人靠什么养家糊口?是我感兴趣的一个问题。

图片

陶渊明像    出自《三才图会》


陶渊明辞官归故里,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宁愿过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可见传统农耕社会是文人存在的经济基础。家乡是他们离不开的精神圣地,也是他们赖以生存在世上的依靠和归宿。自然,文人中有出身富裕大族,也有来自贫困之家。但似乎都不例外。

心怀”治国平天下“大志的文人大多都不满意陶渊明这种生活的,他们都希望能有机会舒展自己的才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历史上当上大官的文人不少。有的写诗也写得很好。但不是所有的文人都有这种本事,这样的机会。
如李白凭着诗才得到皇帝的召见,还安排其为身边侍卫。李白是个诗人,不是当官的料。然而,他不甘心做皇帝陪玩的角色。自然李白不高兴了。

图片

(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

又如大诗人杜甫,一生流浪,穷困潦倒。做官也只是小官。直至投靠了四川节度使严武,才过了几天好日子。随着严武的死去,又陷入困境。最终死在回家的小船上。

图片

(现代)蒋兆和  《杜甫》

古代文人既向往庙堂之高贵显赫,又羡慕山林之自由潇洒。而苏东坡却把两者完美的融合一起,一生无憾。

我想,论诗作的忧国忧民,苏东坡不及杜甫;论性格的豪爽浪漫,他不及李白。但无论在得势之时,还是落难之日,都能坦然面对,保持着乐观豁达之心。苏东坡做到了。难道这不就是历代文人追求的人生境界吗?你看,苏东坡年纪轻轻即进士及第,曾是京官,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又三次被贬流放。最后于获大赦北还途中病逝。一生大起大落,波澜曲折。在他的诗文里,何曾见到一丝”怨天尤人'的情绪。

我觉得,这才是苏东坡受到历代文人雅士敬仰的原因。

图片

(宋)李公麟创作的《扶杖醉坐图》

于情于理都还原了苏轼的真实面貌,该作品也被苏轼以及苏轼的学生黄庭坚评价为最像苏轼本人的画像。

图片

(明代)朱之蕃《东坡笠屐图》

图片

(元代)赵孟頫《苏东坡小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