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陪你宅家的这缸鱼,背后竟然有黑科技

 大遗产 2022-12-08 发布于北京

中国国家地理旗下品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期刊

清代金鱼纨扇

谁养出了

乾隆的金鱼

清雍正年间的一天,在直隶宁津(今山东省宁津县)县城里,以给人锔盆锔碗为生的老徐头正挑着工具箱子走在街巷里吆喝着揽活儿。

忽然,他看到路边新摆出个鱼摊,大小瓷盆里游动着各种花色的鱼,这些鱼不但颜色艳丽,且鱼尾分为三瓣,柔软飘逸,在水中游动起来恰似舞蹈一般,美妙极了。

老人狠下心来连盆买了两条小金鱼,宝贝似的捧回了家。家里的屋子破,老徐先尽着给小鱼保暖;白天要挑着挑子奔生活,那就天不亮出门,先跑水塘捞鱼虫。

清代金鱼在水中显得格外艳丽

后来,他四处学着繁殖小鱼。老徐再上街时,挑着的挑子上已经多了一个大玻璃瓶,里面游着的就是可爱的小金鱼。“卖金鱼来——卖金鱼儿!”徐家的金鱼已经成了名牌。

乾隆年间,“金鱼徐”的名声传到了皇上耳朵里,一道圣谕,徐家人进了宫。乾隆率众嫔妃观赏徐家养的金鱼后龙心大悦,连称:“真不愧是养鱼的高手,那就封你家为'金鱼徐’吧”。

从此,便有了“金鱼徐”这一御赐称号,而京城里也渐渐形成了“宫廷金鱼”这么一类金鱼贵族。

养育金鱼的传统器皿“木海”,它很大,直径达到150厘米以上。木海是由耐腐蚀的柏木制成。摄影/耿艺

什么是“宫廷金鱼”?这个称谓其实是在上世纪80年代才兴起的。但是,毫无疑问,宫廷金鱼本身源自帝王时代的宫廷中。

“金鱼徐”第十代传人徐立才说,“金鱼的品种在清代开始有所长进,这长进就是缘自皇帝的喜爱。”当年,前门外“金鱼池”集中了当时最为兴旺的金鱼养殖户,徐家进京后就将大本营扎在了这里。

当年徐家所交的宫鱼品种新鲜、姿态美艳,而且个头大、份量沉,一般都在一尺左右,大多重七八两,所以,徐家常常得到皇帝的赏赐。

清康熙釉里红四鱼纹水丞

徐立才的大祖父徐国真和三祖父徐国兴在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左右都要挑着本家培育的上等金鱼品种去交宫鱼,一次缴鱼20担,每次交宫鱼都要穿上进宫的朝服,掖上腰牌,再用大红绸子扎成花系在挑鱼伙计的胸前和鱼扁担上。

宫里的规矩,要用红丝带将金鱼成对系好,丝绳一定要小心穿过金鱼的背鳍而不能令鱼有丝毫损伤。一切准备停当,由伙计挑着鱼挑,用银子打点好宫门太监,从天安门进午门,直送到御花园。

徐立才的伯父徐金良在10岁那年跟着大人进宫缴鱼,正赶上宣统皇帝在御花园游戏。溥仪看见金鱼很高兴,指着同龄的徐金良,要把他也“放”到放生池里像金鱼一样“打扑通”。

徐金良不敢抗旨,只好下到水里扑腾一阵。这场“金鱼秀”没白辛苦,溥仪出手大方,立马赏银20两。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的各大公园成为金鱼最好的养育和展示区,金鱼徐的技术在这里重放光彩。中山公园、天坛、地坛、紫竹院都有徐家人饲育金鱼的身影。

1955年,周恩来总理将徐世英、徐金声养的金鱼作为礼品为印度总理尼赫鲁60岁生日祝寿。徐金声以“金鱼使者”的身份护送水泡眼、虎头、龙睛等100尾金鱼抵达新德里,尼赫鲁亲临机场接礼,一时传为佳话。

图中左一为尼赫鲁,他正在接受中国的国礼金鱼,致送金鱼的是我国驻印度大使馆代办申健,站在申健后面的就是徐金声。供图/徐立才

最早的金鱼

到底来自何方

“赤鳞鱼”是现在我们能找到的人们对金鱼最早的称谓。公元4世纪,东晋将领桓冲来到庐山,在涧水中发现一条鳞片呈艳丽的红色小鲫鱼。这个插曲后被祖冲之记录在《述异记》

这自然天成的“赤鳞”鲫鱼逐渐为人所热爱,经人工之培育,走入人间的庭院、各色的盆缸,其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重要契机是佛教的传入和发展。

生存于自然水域中罕见的彩色鲫鱼,因其色彩奇异,带有一定的神秘意味,被人们看作是上天赐予的灵异圣物而加以保护和膜拜,从而成为放生的首要对象。

宋初开宝元年(968),五代十国中尚存的吴越国秀州(今浙江嘉兴)刺史丁延赞在嘉兴城外普济院瑁池(今南湖)中,发现了金黄色鲫鱼,从此,这个池就被命名为“金鱼池”,后来又改为放生池。

今天的南湖

与苏轼同时代的诗僧惠洪曾在《冷斋夜话》中说,当时兴教寺池中有金色鲫鱼十余条,寺中僧人常常争倚池槛投饼戏鱼,可见金鱼之“色”不是“空”。

在金鱼的发展史中,宋高宗赵构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位以昏庸无能著称于世的南宋皇帝也是个雅玩高手。赵构偏安临安(今杭州)后,发现了金鲫鱼的美,开始在宫中养金鱼。

1163年,他退位做了太上皇,专门在德寿宫内设养鱼池,广收各地金鲫玩赏。在临死前一年,他还派人去二百多里外的昌化县山中捕捉金鲫鱼——自赵构以后,皇宫里的金鱼成了不可缺少的摆设。

宋高宗赵构

在赵构的影响下,杭州产生了一批专门以饲养金鱼为生计的专业户,叫“鱼儿活”。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说,杭州金鱼不只有红色、金黄色,还出现了银白和红黑相融的玳瑁色,金鱼开始“多彩”。

而它从南方的山水间来到北方的京城,大致是在元代。元末权臣燕帖木儿在自己的府上建了一座“水晶亭”。

“亭四壁皆水晶筑成,其中贮水养五色鱼,还设置珊瑚栏杆,镶以八宝奇石,红白掩映,光彩玲珑”(《元明事类钞》)。

研究者认为这五色鱼便是金鱼,而水晶的贮水壁可能是玻璃缸。燕帖木儿的养鱼法极尽奢靡,相当前卫,颇似今天市场上卖的豪华观赏鱼缸。

而北京城里,推动缸盆养鱼的人则是明神宗朱翊钧,我们常说的万历皇帝。

明神宗朱翊钧

朱皇帝对金鱼的鉴赏大概只有将鱼置于盆缸中才能进行,所以明宫中甚至奢侈地用玉盆养起了金鱼。这一作法对京城养鱼人的启发应该是很大的。

明代名医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金鱼“自宋始有畜者,今则处处人家养玩矣”。池养金鱼只有官僚贵族才有条件做到,而以盆养,则可大可小、可一可二。

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时,金鱼这一珍玩也被带到南洋群岛,后来经波斯湾、阿拉伯一直传到欧洲大陆,从此金鱼公主的童话便成了欧洲儿童喜爱的故事。

痴迷金鱼的法王路易十五情妇蓬帕杜夫人(1755年她34岁时所绘)

1794年,英国特使马嘎尔尼出使中国时,将乾隆皇帝馈赠的金鱼带回英国,于是“goldfish”一词出现在当时出版的《牛津简明词典》上,词典解释说:“金鱼是一种小的红色的中国鲫鱼,是作为贡品用的。

有“法国最有魅力的女人”之誉的蓬帕杜夫人是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妇。这位18世纪的绝世佳人对金鱼的喜爱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她竟然还提出过,要在法国王室纹章画上中国的金鱼。就连以奢靡胡闹著称的路易十五,都觉得过于离谱而拒绝了她。

而金鱼,也就在各国王公贵族的追捧中,走向了世界。

在这幅日本19世纪的仿古画作中,一位花花公子正在房间中享受他的闲雅生活。屋中有雅致的摆件、挂件,吊着明丽的红鹦鹉,背后则是一缸游动的金鱼。当中国金鱼传入日本,日本人就将这种美丽的鱼儿作为最有文化的观赏鱼之一。供图/Utagawa kuniyoshi/c

文章部分内容节选自
《中华遗产》2010年1月刊
撰文/韩雪
编辑:zq  


你关注「大遗产」视频号了吗,我们又更新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