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伟大的音乐大师致敬~《门德尔松:第四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乐曲赏析

 周原樵翁 2022-12-08 发布于北京


《门德尔松:第四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

圣塞西尔国家学院管弦乐团

发行时间:2022-03-25

唱片公司:Bella Musica Edition

类型:录音室专辑

向伟大的音乐大师致敬~《门德尔松:第四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乐曲赏析

门德尔松A大调第四交响曲(意大利)

法兰克福乐团 | 门德尔松《第四交响曲》

意大利|门德尔松第四交响曲

门德尔松 第四交响曲 意大利(明希)


晴川历历:门德尔松《第四交响曲“意大利”》

穆蒂与维也纳爱乐乐团:门德尔松《第四交响曲"意大利"》

门德尔松A大调第四交响曲 意大利(斯坦伯格)

门德尔松,全名雅各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德语: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德国犹太裔作曲家,是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生于汉堡的一个富裕家庭,9岁开始登台表演钢琴独奏,10岁着手音乐创作,12岁时和德国文学泰斗歌德“忘年之交”,17岁时完成了为人所熟知的《<仲夏夜之梦>序曲》。1846年的门德尔松的健康状况已经出现问题,次年姐姐过世更让他深受打击,导致健康状况更加恶化。1847年10月他突然中风,11月4日在莱比锡去世,享年38岁。

​《门德尔松:第四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

Sinfonie No. 4 für Orchester in A Major, Op. 90: I. Allegro vivace 
Sinfonie No. 4 für Orchester in A Major, Op. 90: II. Andante con moto 
Sinfonie No. 4 für Orchester in A Major, Op. 90: III. Con moto moderato 
Sinfonie No. 4 für Orchester in A Major, Op. 90: IV. Saltarello, presto 


1《A大调管弦乐第四交响曲》Op. 90: I. 快板

圣塞西尔国家学院/马西莫·弗雷恰交响乐团

2《A大调管弦乐第四交响曲》Op. 90: II. 安丹特·康托莫托

圣塞西尔国家学院/马西莫·弗雷恰交响乐团

3《A大调管弦乐第四交响曲》Op. 90: III. Con moto moderato

圣塞西尔国家学院/马西莫·弗雷恰交响乐团

4《A大调管弦乐第四交响曲》Op. 90: IV. 萨尔塔雷洛

圣塞西尔国家学院/马西莫·弗雷恰交响乐团


这部作品是作者在意大利期间创作的,曲目灵感来自于对意大利的印象,其中采用了一些意大利民间素材,所以门德尔松自己称它为“意大利交响曲”。1830年5月,门德尔松开始遨游意大利,先后在罗马及其他城市居住了一年多,意大利美丽的大自然、艺术古迹和富丽堂皇的宫殿强烈的吸引着他,并在意大利成功的举行了多场音乐会,生活过得充实愉快。在耀眼的地中海阳光里,小提琴象在召唤人们去探险。随着乐曲的发展,人们似乎已经置身于意大利那片美丽的国土。

第一乐章:活泼的快板

交响曲的行进速度很快,在弦乐器拨出一个音符过后,长笛、单簧管、大管和圆号就开始快速演奏一系列重复音符,接着小提琴马上奏出高亢的主旋律。长笛和圆号演奏开始曲的一些片断,接着转为一段精致的“起床号”,这段“起床号”音乐在这个乐章里可以听到好几遍。有一种不可遏制的快乐在滋生,随着整个乐队开始演奏主题而达到了欢乐的高潮。

乐曲如潮水般起落,然后渐渐归于平息。这个过程比较长,足以让单簧管演奏一段快速的独奏。接着小提琴重新演奏主旋律,只是这次旋律变得神秘起来。最后紧张感和音量都增强了,朦胧中管乐器又奏起了起床号。这时所有乐器都加入进来,演奏这段胜利而几乎骄横的起床号,宣告了冲突的结束。

在安静的一段过后,双簧管开始了持续的独奏,弦乐器仍然在低沉地演奏。实际上,在接下来的一个段落中,管乐器在弦乐器的伴奏下进行了数次奇特的独奏。然后是由管乐器对先前神秘段落的重奏,接着小提琴又开始演奏主旋律,小号也开始吹奏那个起床号。一系列刺耳的音符,其中圆号的声音很明显,最后以3个和弦结束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

在这个乐章,去除了小号和定音鼓。这一乐章的基本模式是进行曲,但不是军事意义上的进行曲,而是应该看作一次游行,是盛大典礼的一部分。节拍是气派的,整个音调是肃穆的,起始乐句明显带有悲伤的调子。

双簧管、大管和中提琴首先演奏主题,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则连续不断提供强劲的节拍,制造出一种游行的效果。接着小提琴和长笛开始演奏同样悲伤的第二个乐句,强劲的节拍继续着。不过,在演奏第一个乐句时,是3件乐器同时演奏相同的内容,而此时长笛和小提琴的演奏则互为补充,但内容并非一致。这两组乐器交替演奏着,惟一不变的是低音提琴奏出的节拍。

与第一乐章一样,通过弦乐器制造出一种神秘感,给人以蹑手蹑脚的感觉。这种感觉持续了一会儿,直到单簧管和圆号回来演奏一个欢快的乐句,这和前面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然而,开头的肃穆感又回来了,只是现在更加紧张。欢快的旋律暂时又回来了,但是蹑手蹑脚的弦乐器很快又开始演奏,低音提琴奏出的节拍贯穿了第二乐章的大部分,一直持续到最后3个柔和音符的奏响。

       

第三乐章:优雅的中板

在这个乐章恢复了小号和定音鼓的演奏,在感受过第二乐章的神秘之后,它们的演奏仿佛带来了一丝清新的气息。这时小提琴再次领衔演奏,接着其他弦乐器开始演奏,直到圆号加入。随着双簧管加入演奏,第二个乐句比第一个乐句显得更加焦虑,但仍然不失田园色彩。

圆号和大管在三声中部的地方奏出一系列气派堂皇的乐音。接着整个乐队加入进来,由定音鼓和弦乐器开道,维持了进退有度、气派堂皇的气氛。

然后弦乐器重新开始演奏乐章开始处的旋律,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带出小提琴演奏开始处的主题。圆号和大管的最后一阵演奏将乐曲拖入了尾声,同样以三个短促的音符结束了这一乐章。

       

第四乐章:急速的

萨尔塔雷洛舞曲

对这个乐章最恰当的形容是:“快得要跑起来了。”演奏好这个乐章的关键,是速度必须兴奋而又急速,但又不能快得好像跑起来,否则就会显得狂乱而失去控制了。这个乐章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弦乐器往往独自演奏,或者只有一支铜管乐器伴奏。尽管演奏也动用了整个乐队,但整个乐章给人的感觉,仍然像是一首放大的室内乐作品。

乐章开始是5个由圆号、小号、定音鼓和弦乐器一起演奏的进行式愤怒音符,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和大管则奏出一个持续的颤音。接着由长笛演奏旋律,小提琴则奏出确定节奏的重复音符。随后弦乐器开始演奏一段短促的赋格,能量在衰减,然后长笛加入进来,用比其他乐器更响的声音演奏最初的旋律。

在接下来的段落,弦乐器为以单簧管打头的不同管乐器提供伴奏。接着弦乐器在一个具有爵士乐风格的段落表演独奏,随后管乐器甚至和定音鼓一起演奏。紧张感在增强,可以感觉到由定音鼓连续不断敲击确立的平稳速度,逐渐紧张到仓皇失措的程度。乐曲渐渐安静下来,管乐器奏出更多持续乐句,而弦乐器则插进富有推动力的、节奏分明的乐句。然后安静的气氛渐渐消失,强劲的节拍再次出现,接着定音鼓演奏,重新建立起节拍直至结束乐章的最后3个音符。



门德尔松《E小调钢琴与管弦乐队协奏曲》

Konzert für Klavier und Orchester in E Minor, Op. 64: I. Allegro molto appassionato      
Konzert für Klavier und Orchester in E Minor, Op. 64: II. Andante - Allegro non troppo      
Konzert für Klavier und Orchester in E Minor, Op. 64: III. Allegro molto vivace      

1《E小调钢琴与管弦乐队协奏曲》Op. 64: I. 快板

斯洛伐克室内乐团/亚历山大·拉巴里/克拉拉·哈夫利科娃

2《E小调钢琴与管弦乐队协奏曲》Op. 64: II. 安丹特 - 快板

斯洛伐克室内乐团/亚历山大·拉巴里/克拉拉·哈夫利科娃

3《E小调钢琴与管弦乐队协奏曲》Op. 64: III. 快板

斯洛伐克室内乐团/亚历山大·拉巴里/克拉拉·哈夫利科娃

全曲由三个乐章构成,乐章之间不中断地连续演奏,这在当时算是新的手法,作曲者可能意在防止具有浪漫氛围的快速流动被切断;而各乐章却各自独立,体现了门德尔松以古典派传统为基础,并灌入新时代气息的典型作风。

第一乐章:热情的甚快板,e小调,2/2拍,是整部作品最著名的乐章。第一主题是一个充满幸福,又荡漾着忧愁的优美旋律。这一乐章非常出名,以至于一提到门德尔松,人们便会联想到这个主题。同时,这一乐章的华采乐段也体现了小提琴演奏的高超技巧。

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6/8拍, 这是一个抒情的而且富有门德尔松韵味的极其醇美的乐章。

第三乐章,以奏鸣曲式写成,也是世界著名的乐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