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9年林彪成为顶头上司,陈赓首次接到指挥电报,沉思不语良久

 昵称13mk3 2022-12-08 发布于山东

“从今日起,野司对四兵团的指挥要落实到师部!”

1949年6月,陈赓刚接到中央要求第四兵团划归第四野战军的电报,紧接着就收到林彪要求对第四兵团各师“越级指挥”的命令。

听到这个命令之后,陈赓沉默很久都没有说话,直到林彪的联络副官忍不住催促,陈赓才回过神来,说了句:“我会复电野司。”

陈赓对于林彪突如其来的“越级指挥”会给出怎么样的回答?

在合作之初就已经意见不合的两个人,又如何开展今后的工作?解放战争史上,有名的“陈林对”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文章图片1

一封突如其来的电报

1949年5月,陈赓刚刚带领二野第四兵团解放南昌,就接到中央军委的命令,要求第四兵团归四野司令部指挥,在林彪的带领下完成对白崇禧集团的围剿计划。

原本这种部队之间的临时划分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是问题出就出在林彪和陈赓两个人身上,两个人虽然交际不多,但是两个人的渊源却可以追溯到林彪刚进黄埔军校的时候。

那是24年前,当时林彪刚进入黄埔军校成为第四期的学员,而陈赓已经作为一期优秀学员毕业,担任新生连的连长。

“你,出列!”

这天,陈赓像往常一样走到训练场,一眼就看到队列当中比较矮小的林彪,点名让他出来练习队列,看到不规范的地方就直接当众指出,直到完全合格之后才放林彪回去。

这是两个人第一次接触,之后陈赓又担任一段时间林彪的连长,负责他们的新生训练,后来因为参加平叛才暂时离开黄埔军校。

文章图片2

两个人自此也就没有见过面,一直到南昌起义的时候,陈赓担任营长一职,作为林彪的直接上司领导他参与接下来的战斗。

但是两个人之间性格和作战风格的差异,注定两个人很难成为并肩作战的对手,结果后来事实也证明,两个人都是难得的将才,但是作战风格确实天差地别。

陈赓作战比较稳妥,喜欢用稳扎稳打的作战方法,但是林彪的作战风格却是天马行空,有时候经常临时更改作战计划,这也就导致两个人之间很难亲密合作。

在红军抵达陕北的时候,陈赓也曾经短暂和林彪共事过,可是两个人之间的配合却显得有些生疏,以至于后来陈赓曾经向毛主席和周总理委婉地表示过自己不习惯和林彪合作的想法。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陈赓也一直都归属刘邓大军的阵营,后来更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将第四兵团发扬光大,成为一支勇猛善战的铁旅。

现在突然接到这个命令,一来是陈赓害怕自己和林彪之间差异巨大的作战方式会给接下来作战带来困扰,另一方面则是担心没有经过磨合,将士们和四野军发生摩擦。

文章图片3

可是他也明白,现在白崇禧正盘踞在湘赣地区,是军队南下的一大障碍,必须尽快铲除,所以他只能听从命令,尽快安抚好将士们的心态。

他立刻叫来副司令员郭天民,将种种可能都设想一遍,最后不得不主动开口说道:“既然已经接到命令,就不要想那么多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安抚好将士们的心态,配合四野完成好任务。”

郭天民随即接道:“确实是这样,虽然我们两个是林彪的学长,但是林彪现在确实是我们的上司,不能让将士们仗着这个就不听从林彪的命令,要把四野当成老大哥对待才行。”

听到这句话,陈赓也跟着连连点头,既然事已至此,他们能做的也就是安抚好将士们的心态,等待四野司令部的命令。

果然6月6日,这一天林彪的第一道命令就到了,然而他的第一道命令就让陈赓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文章图片4

“为方便灵活调配兵力,确保野司的命令可以有效传达到各师部,第四兵团需以最快速度将各师的电台联络方式整理出来。”

听到林彪派来的联络副官朗读完第一条命令,陈赓直接呆在原地。

林彪的这个命令属于越级指挥,除了特殊作战,还没有施行过这个方法,如果真的这样做,那还要军长、团司令干嘛?

久久等不到陈赓的回答,副官忍不住催促:“陈司令还是有什么异议吗?”

听到这句话,陈赓才反应过来,语气沉重地说了句:“我会尽快复电野司,你先回去吧。”

没有得到明确回复,副官也只能悻悻地回到野司,而陈赓在反复思索过后,还是将电报改成“四兵团电台少,除特殊任务外,不宜直接联络。”

林彪收到这封回电之后,只是随口抱怨一句,也并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做过多追究,可是刚开始配合就已经出现意见不一的情况,在接下来的合作中,两个人的分歧也越来越大,以至于后面需要毛主席多次出面调停。

文章图片5

仗不能这样打

这次电台事情过去不久,林彪的第一条作战命令就抵达第四兵团的指挥所,命令第四兵团在7月中旬渡过赣江,充当第一梯队,配合其他军合围白崇禧。

林彪这次的作战计划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白崇禧一直以来都是狡猾多变,人送外号“小诸葛”,他肯定不会在湘赣与我军展开决战,一旦调动全部兵力,对其进行合围,白崇禧很可能趁机逃到广州沿海,与那里的守军汇合,到时候就悔之晚矣。

而且,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季,部队里的士兵大多都是北方人,因为不适应南方的天气,已经病倒很大一部分人,现在实在不是围歼白崇禧的最佳时期。

可是命令到达兵团指挥部的时候,陈赓已经去南京开会,郭天民再和几个军长商议之后,还是决定先将这封电报的内容压下来,一切等陈赓回来再做决定。

几天之后,陈赓刚一回到指挥所,就直接对郭天民等人说道:“这场仗绝对不能这么打,白崇禧狡猾多端,咱们部队又距离他太近,一旦被他察觉到什么,就给了他南窜的机会,再想全歼他就难了。”

文章图片6

看着郭天民等人犹豫的神情,陈赓也知道他们的担心,这个作战命令是林彪以野司的名义下的,战场之上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却必须做到军令如山。

如果他们不遵守命令,不但是不给林彪面子,更是在队伍里开了一个坏头,今后人人都这样干的话,部队的纪律性就会成为一纸空话。

“我去找邓华商量,你们等我消息。”

陈赓留下这句话就火急火燎地赶回南昌。

他和邓华反复商议之后,还是觉得林彪的作战计划欠妥,没有到南方将士们的身体状况,于是邓华建议陈赓将这些情况向野司作个详细报告,建议林彪改变计划。

然而,让陈赓没有想到是,即使他已经将所有的情况说明清楚,林彪还是坚持原先的作战方案,并且回信“作战命令,绝无更改可能,立即照命令执行。”

文章图片7

无奈之下,陈赓只好回到指挥部,将目前的情况如实报告上去,并再次提出大迂回的作战计划。

为了顾忌林彪的面子,陈赓特意在后面加上一句,“第四兵团已经做好随时待命的准备,一旦获得中央的批准,可以立即执行野司的作战指令。”

陈赓让人将这封电报一式三份,除了中央军委之外,还分别给林彪和二野司令部同时发过去原版电文。

7月16日,毛主席的批复就下来了,明确赞同陈赓的作战计划,并且除了四兵团原有的三个军之外,还另加十五兵团的两个军归陈赓统一指挥,经广州对桂系实施大迂回、大包围作战计划。

与此同时,毛主席还特意电告林彪:无论何时何地,对白崇禧集团的作战应以大迂回的作战计划为主,不能给其南下之机。

文章图片8

追敌途中的两次分歧

1949年7月21日,陈赓带着部队向赣南开进,不到三个月就完成毛主席解放广州的作战计划,但是就在陈赓准备带着部队按照毛主席原定的作战计划,继续追击敌人的时候,再次接到了林彪的命令。

“逃敌我会另遣部队追击,你部立即停止追击。”

这个命令送到陈赓的办公桌上的时候,很多人都难以理解林彪此举的目的何在,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另外调遣部队追击逃敌,中间耽误的时间很可能会让敌人逃出包围圈。

而且因为之前林彪的要求,这些命令都是直接下达各个军部的,如果他们已经执行林彪的命令,那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

于是,陈赓一边下令让人发报各军继续向前追击,一边将广东目前的战况电报中央军委和林彪。

当天深夜,毛主席同意继续追击的批复就传了过来,而之前各部也没有执行林彪的命令,继续向西南追击敌人。

文章图片9

而与此同时,林彪接到毛主席和叶剑英的双份报告之后,也意识到自己的之前判断失误,更改了自己的命令。

战争进行到这里,白崇禧已经是强弩之末,解放军对其所率残部的包围圈也已经成形,接下来最重要就是如何预判白崇禧主力突围方向,全歼敌军。

为了迷惑追兵,白崇禧暗地里命张淦带领主力部队暗中向博白、陆川一带集结,伺机夺取雷州半岛,明面上却是令鲁道沅大张旗鼓地向广西逃窜,牵制解放军主力。

因为情报失误,林彪只注意到鲁道沅的逃窜,并没有看到张淦暗地里的动作,所以错误地命令陈赓带着大部队向西南截住逃军,至于雷州半岛只留下一个师的兵力驻守。

一接到命令,陈赓就将张淦暗中集结兵力的情况做出说明,建议林彪更改作战命令,但是结果还是和前两次一样,遭到林彪的断然拒绝。

这已经是他们行军以来发生的第三次大差异了,之前两次都是毛主席出面做得调停,现在这个情况看来只好再次麻烦毛主席出面。

文章图片10

在思考一阵之后,陈赓亲自执笔给中央写了封电报。

“雷州半岛乃敌军南下的关键所在,只一个师的兵力难以抵挡白军主力的围攻......现各军已做好整装待发,随时准备执行军委电令。”

和之前一样,这封电报一式三份,分别送到中央军委、二野、四野的手中。

这次毛主席的回复十分迅速,电令林彪:雷州半岛仍按照陈赓之前的部署行动,务必将白崇禧等人阻击在大陆范围之内,不能给其从海上逃走的机会。

接到毛主席的命令之后,林彪立刻更改最初的作战计划,第四兵团的三个军继续向钦州挺进,力争在广西境内全歼敌军。

1949年12月中旬,出少量敌人逃脱之外,解放军歼敌17万人,并且成功解放广西省所有地区,而在这时候,陈赓率领的第四军团也依照中央军委的命令重新回到二野的队伍当中。

文章图片11

在这小半年的合作歼敌作战当中,虽然陈赓和林彪之间多次发生冲突,甚至还闹到需要毛主席出面裁决的地步,但是他们的初心却是一致的,都是希望能够尽快歼灭敌人,解放广大人民群众。

只能说两个人的性格使然,再加上作战风格的巨大差异,使得两个虎将在合作中难免产生摩擦,但是他们都是新中国优秀的将军,都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重大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