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代琼:实施分层教学法与培养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

 昵称15221501 2022-12-08 发布于湖北

此文发《素质教育》2018年7月

实施分层教学法与培养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 

湖北省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      李代琼      邮编:445000

       摘 要:学生在高中英语写作方面普遍薄弱,科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是高中英语教师不断的追求。为了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教学应该有针对性,教学活动要有组织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才能更好地提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教学方法。本文对分层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作了简要探讨,为提高高中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英语;分层教学;写作教学
  高中英语的学习分为“听”“说”“读”“写”“考”几个步骤,其中较难掌握的就是“写”,在英语学习的最初时期,教学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听力”与“口语”;到高级阶段以后,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整体要求提升,因此学生在“写”方面的功底稍显不足。
  一、分层教学的意义
  学生在生活中不常接触英语,因此导致学生对其敏感程度不够,很难写出优质的高中英语作文。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调动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爱好。分层教学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第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三,分层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集体意识;第四,分层教学在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能力之外,也是对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真正做到师生共同进步。
  二、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及操作
  分层教学法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后,根据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制订出适合高中生英语写作的特殊方法。分层教学不仅能让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还为学生提供进步的空间。分层教学法是极具创新的教学方法,在高中生英语写作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是现代创新教育的方向,更是高中生写好英语作文的开始。目前,常用的分层教学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分班法
  分班法是分层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根据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班,把水平相似的学生集中起来,有针对性地教学,避免学生因跟不上学习进度而感到吃力;此外,分班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有助于学生学习。
  2.小组法
  小组法的优点在于不受班级差别的限制,将各个班级内情况相似的学生组成课外小组,再由专业教师进行英语写作辅导。传统的教学方式墨守成规,极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单调的课程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就会对英语写作丧失兴趣。而小组法会让学生产生新鲜感,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但因为各班的课程不同,所以施行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
  3.班级内部分层法
  班级内部分层法是以班级为中心,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分层学习。从班级的教学来看,教师不仅要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还得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适当调整教学方案。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心理产生不平衡感,不利于学生学习。
  4.专题兴趣小组法
  专题兴趣小组法在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以学生的兴趣为主题进行英语写作,拉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学习。它不存在统一的格式去限定学生的思维,同时还能让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升。
  5.教学内容分层法
  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分层,还应该因材施教,转换思维,从教学内容上进行分层。现今国内的教学模式相对比较传统,有些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仍沿用以自己为中心的教学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英语写作的进步空间。所以教师应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用“教学内容分层法”力求能把学生带进英语写作的乐趣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三、国内外的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自19世纪以来在国外不断发展,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纷纷产生,这深深影响了国外的教育理念,如今国外仍在推广分层教学。不同的文化传统,导致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一差异也体现在教育方法方面。我国是千年的文明古国,有悠久的历史,而在教育方面,我国至今受到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早在先秦时期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就提出了“因人而教”或“因材施教”,可见分层教学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

       分层教学在理论研究上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对它的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班级授课不易照顾学生个体差异的弊病,它是对教学组织形式的一次重要变革。

对分层教学的研究最早始于西方,现在研究最多的也是西方,特别是在欧美发达国家。据能查到的可靠资料,比较多的是关于英、美两国的分层教学情况。

(1)早期萌芽阶段

在这个阶段,分层教学初显痕迹。在19世纪中期,美国的学校教育开始与

地方教育制度接合,出现了分年级的学校。为了使学生更便于管理,学校通过年龄限制,将婴幼儿和青年人从班级中分离了出去。当时的课程主要是学生从家里带来的书和学习资料。从1850年开始,根据年龄来分级已很盛行。到1870年,以年龄来分年级的学校已成为学校组织的主导模式,而这也使得分层教学初显痕迹,将课程与学生的能力相匹配很自然地出现了。

(2)分层教学的创始阶段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发达国家义务教育的实施和推广,各阶层(包括劳动人民)的子女基本上都能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由于各阶层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所具的学习条件千差万别,因此学生水平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

   这种现象引起了美国和英国教育家们的重视:在美国,教育家们开始对按年龄编班这种形式进行了思考。在英国,以往推行的维多利亚标准系统也显现出很多问题,在这种系统中,教师将重心放在中间水平的学生身上,而最聪明的和最弱的学生被忽视了。

     针对这种现象,当时的资产阶级教育派认为,传统的班级组织形式不能适应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主张对之进行改造,便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按智力、能力和学习成绩分组分班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在美国可追溯到1867年在圣路易斯发起的《哈里斯计划》,该计划提出要促进小学里聪明的学生快速完成小学作业。但这个计划只是以后实行分层的第一步。到19世纪末20世纪的《圣巴巴拉制》时,每个年级都被分为A、B、C三层,每一层在每门学科中所学的基础知识都是一样的,只不过A层学的内容要比B层更深一些,B层又比C层更难些。英国在1926年的《哈多报告》中提出中学要按照有才能的、一般的和落后的三种水平进行分层。在1931年的《小学报告》里还建议学校设立三种层次:为最聪明的学生准备的A层、为一般学生准备的B层以及为发展迟缓学生准备的一小部分的C层。后来,教育家通称之为分组(层)教学。

  分层教学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讨论的热门话题,对于高中生英语写作这一块,分层教学也有着不同的争议。教师不能单一地通过学生差异进行分层,还应该从教学内容上进行分层,这样可以避免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总之,分层教学方法在高中生英语写作教学中带来的优势和弊端都是需要考虑的地方,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成绩提升,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学习的愉悦。
  参考文献:
  [1]范春花.关于高中英语写作分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教师,2010(6):15-18.
  [2]方芳.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意义建构[J].教育与管理,2010(4):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