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振兴:中学体育教学新课改理念的渗透与学生体能素养培养研究

 昵称15221501 2022-12-08 发布于湖北

此文发《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6月

中学体育教学新课改理念的渗透与学生体能素养培养研究 

( 汪振兴     重庆市秀山县实验中学       重庆   秀山    409900 )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对人才的培养,不再仅仅是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考核的标准,同时也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文章旨在探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体能的训练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能训练;策略;分析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初中学生体能训练的地位与作用越发突出。初中体育教学更加重视学生健康素质与体能水平的提高,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社会培养更为优秀的人才。

  一、初中体育课堂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1、 学校未能充分重视体能训练。

    初中生面临中考,学校之间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加大。所以,为了追求升学率,一些中学将体育课改成文化课,剥夺了学生体能训练的时间与机会。同时,文化课作业量较大,双休时间被占用,导致学生几乎没有进行体能锻炼的时间。

  2、体育基础设施不完善,学校投入有限。

     由于对体育课的轻视,有的学校对体育场地与器材等投入有限,造成器材短缺、场地有限、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从而限制了体育教学的开展,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3、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积极性不高。

     当前初中生,大部分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对体能训练的整体认识也比较肤浅,所以缺乏进行体能训练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初中生的年龄与水平特点,决定了其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容易放弃,对待体能训练也如此,因此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诸多因素制约了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体能训练作为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有效性也未能充分发挥,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寻求解决策略。

  二、初中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的策略实施

  1、有效激发初中生进行体能训练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产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力与源泉。坚持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致力于初中生体能训练兴趣的激发,并将其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从而立足于初中生的特点与水平,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引导其认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能训练的习惯。例如:为激发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兴趣,教师可择取一些优秀运动员的事迹讲给学生听。比如,被誉为东方神鹿的王军霞,1993年获得世界田径锦标赛10 000米金牌,同年的全运会上打破女子3 000米和10 000米的世界纪录;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获得女子5 000米金牌,成为中国首位获奥运会长跑金牌的运动员。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渗透耐久跑这一体能训练项目,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其主动参与训练。然后,引导学生了解耐久跑对提高肌肉耐力、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强化心肺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教会其正确的呼吸与跑步方法,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消除其厌倦与恐惧心理,对耐久跑产生兴趣。

  2、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

    体能训练不是吃的苦多、训练累,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相反,超大负荷的透支训练容易造成学生受伤,引发逃课等行为,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特点,实施科学化的训练教程。例如:在乒乓球运动的训练中,教师应讲解握拍、发球、控球等技巧,同时详细进行动作示范,引导学生肢体配合,正确掌握动作要领。让学生注意到,控球并非单纯依靠手臂发力,而是通过身体重心实现良好控球;接球也应通过重心调节弧线,提前判断来球的落点与旋转。这样,学生可以掌握必要的技术要领,达到肢体协调及平衡的目的,在完成标准动作的同时,强化身体素质,提高心理素质。

  3、灵活应用多种体能训练方法。

    在初中体育课堂的体能训练中,教师可灵活应用多种训练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训练学生的体能、思维反应以及肢体灵敏性。比如:依据零负重、轻负重的训练原理,开展杠铃、举重等运动项目;耐力训练中,应用快跑、慢跑、长跑、短跑等项目,从而在锻炼学生体能的同时,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也为学生的体能训练提供多方面的选择,达到更好的体能训练目的。

  4、合理利用游戏或竞赛方式提高学生体能。

    初中生比较活跃、好动、爱玩,争当第一是大多数学生的特性。所以,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在体育课堂中,丢掉那些枯燥乏味的训练,应用比赛或游戏等方式,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可以适量、适度地安排比赛或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游戏或竞赛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训练知识与技巧,提高学生体能训练的积极性,减少疲劳度,从而更好地发挥体能训练的有效性。

  此外,初中体育教师也可利用学校宿舍、绿化田野、林间等自然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有氧训练,为体能训练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对初中生体能的训练还应适度延伸至课外生活领域,提高其对体能训练及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热情。

  三、加强心理疏导,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才的作用,学校、家长对学生的要求也日趋提高,初中学生学习任务十分繁重,承受着沉重的身心压力,所以健康的身体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均至关重要。如果身体健康状况不理想,很难完成学习的任务,甚至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因而此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同时,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好奇心重,容易对体育产生学习兴趣。大多数学生在初中阶段发育较快,这时的锻炼对学生的生长发育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该阶段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

   在原来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初中的体育教师对体育的教学认识不够,过多的重视学生的基本知识扎实与否,更加强调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及技能,对于体育的技术方面看得很重,把体育当成竞技项目,忽视了它愉悦身心的功能,对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产生误导,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随着课改的进一步开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标明确提出社会的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因而体育学科的地位得以提升。所以,体育教师要改变过去重视基本技能的教学方法,充分体会“快乐教育”的内涵,使体育教育的功能得以充分地发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并引导学生将自身对体育的兴趣转化为终身体育的意识。只有重新认识体育教学的目的和内涵,创新及优化教学思想和方法,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投入到体育教学当中,才能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体能训练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良好心态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体育教师应重视对学生体能的训练,充分分析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灵活应用训练策略,以调动学生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不断提升体能训练的效果,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