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针灸讲座32—面痛、面瘫

 夜半钟声潇潇雨 2022-12-08 发布于安徽

面痛(三叉神经痛)


面痛是以眼、面颊部出现放射性、烧灼样抽掣疼痛为主症的疾病,又称“面风痛”、“面颊痛”,多发于40岁以上,女性多见,以右侧面部为主(占60%左右)。面部主要归手、足三阳经所主,尤其是内外因素使面部手、足阳明及手、足太阳经脉的气血阻滞,不通则痛,导致本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上最典型的神经痛。三叉神经分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第二支、第三支同时发病者最多。

【病因病机】

面痛的发生常与外感邪气、情志不调、外伤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面部,与手、足三阳经有密切关系。基本病机是面部经络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无论是外感邪气,还是情志内伤、久病或外伤成瘀,导致面部经络气血痹阻,经脉不通,均可产生面痛。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分眼支、上颔支和下颌支,临床上以第2支、第3支同时发病者最多。

【中医辨证】

主症:面部疼痛突然发作,呈闪电样、刀割样、针刺样、电灼样剧烈疼痛,持续数秒到数分钟。发作次数不定,间歇期无症状,痛时面部肌肉抽搐,伴面部潮红、流泪、流涎、流涕等,常因说话、吞咽、刷牙、洗脸、冷刺激、情绪变化等诱发。

眼部痛面痛表现为眼部呈电灼样疼痛,属足太阳经病证。

上颌、下颌部痛面痛表现为上颔、下颌部电击样疼痛,属手、足阳明和手太阳经病证。

【治疗】

治则:通经活络止痛。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四白、下关、地仓、合谷、内庭、太冲

配穴:眼部疼痛配攒竹、阳白;上颌部疼痛配巨髎、颧髎;下颌部疼痛配承浆、颊车。

操作:毫针泻法。针刺时宜先取远端穴,用重刺激手法,局部穴宜深刺、久留针。

方义:四白、下关、地仓,疏通面部经络;合谷、太冲分属手阳明经、足厥阴经,两经均循行于面部,“面口合谷收”,两穴相配为四关穴,可祛风通络止痛;内庭为足阳明经荥穴,与面部腧穴相配,疏通阳明经气血。

面瘫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又称“口眼歪斜”。

面瘫的发生多与劳作过度、正气不足、风寒或风热乘虚而入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面部,与少阳、阳明经筋相关。基本病机是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

西医学中,面瘫多见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最常见于贝尔麻痹。

【中医辨证】

主症: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常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患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病程日久,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其后则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

风寒证:见于发病初期,面部有受凉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证:见于发病初期,多继发于感冒发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气血不足:多见于恢复期或病程较长的患者,兼见肢体困倦无力,面色淡白,头晕等症。

【治疗】

一针见效治疗:地仓透颊车。

1.基本治疗

治则:祛风通络,疏调经筋。取局部穴位和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

配穴风寒、风热配风池;气血不足配足三里;味觉减退配足三里;听觉过敏配阳陵泉;抬眉困难配攒竹;鼻唇沟变浅配迎香;人中沟歪斜配水沟;颏唇沟歪斜配承浆,流泪配太冲。

操作: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合谷行平补平泻法,足三里行补法。

方义:面部各腧穴可疏调局部经筋气血,活血通络;合谷为循经选穴(面口合谷收),与近部腧穴翳风相配,以祛风通络。

2.其他疗法

(1)患处局部艾灸,悬灸或温和灸。

(2)刺络拔罐:取阳白、颧髎、地仓、颊车。用皮肤针叩刺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后加拔火罐。

【按语】

1.针灸治疗面瘫具有良好疗效,是目前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周围性面瘫的预后与面神经的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一般而言,由无菌性炎症导致的面瘫预后较好,而由病毒导致的面瘫(如亨特面瘫)预后较差。

2.避免风寒,必要时应戴口罩、围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