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你需要掌握这4点|高质量陪伴

 HAINABAICHIAN 2022-12-08 发布于陕西

本文字数6657,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高质量陪伴》

关于作者:

丹尼尔·J.西格尔(DanielJ.Siegel):国际知名儿童教养专家、畅销书作家、精神科医生。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现在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精神病学的临床教授、正念觉知研究中心的主任。他也是内观研究所的执行主任,该研究所是一家人际神经生物学的教育中心,旨在将多个领域的科学整合为一个框架,以增进对于人类发展和幸福本质的理解。丹尼尔·西格尔的著作颇丰,以作者、合著者或编辑的身份已出版数十本书,如《全脑教养法》《去情绪化管教》《高质量陪伴》《青春期大脑风暴》《第七感》等。

蒂娜·佩恩·布莱森(TinaPayneBryson):国际知名育儿专家、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她毕业于南加州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在是人际联结中心与游戏成长研究所的创立者和执行主任。前者是一家多领域的临床心理诊所,而后者是致力于透过神经发展和关系的视角来研究、实施游戏治疗的治疗中心。她也是一名执业临床社会工作师,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心理治疗,也为家长提供育儿咨询。蒂娜·佩恩·布莱森致力于为世界各地的父母、教育工作者、临床工作者以及商业领袖的研讨会担任主题报告发言人,并为他们举办工作坊。

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什么呢?本书作者认为,那就是陪伴。高质量的陪伴可以让孩子取得成功、自在地生活,父母的陪伴可以让孩子获得安全型依恋,为孩子的大脑发展、幸福成功打下稳固的根基,也可以铸就和谐的亲子关系。

很多父母因为加班、压力、电子设备等外在因素而忽视孩子,即便父母们都了解陪伴的重要性,给予孩子的时间却非常有限,因此他们经常感觉焦虑、内疚、担忧。其实你不需要做完美的父母,也不需要时时刻刻陪伴孩子,因为能够给予孩子安全型依恋的是“高质量陪伴”——让孩子感到安全、被看见、被安慰、有保障,这样孩子就可以用“开放式大脑”去接触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感到安全而自在,感到更加满足和幸福,在学业和事业上更加成功,自由地探索更广阔的世界,拥有更亲密、更美好的人际关系,遇到困难和挑战也能够顺利渡过,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在家中有一个“安全基地”。

更激动人心的是,研究表明,即使父母本身没有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得到安全型依恋,但只要他们能反思并理解自己的童年和依恋史,就能给孩子提供这种依恋,而且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治愈自己的不安全依恋。

接下来我们从两个部分来了解一下本书,第一,什么是陪伴,以及陪伴对孩子有哪些好处;第二部分,如何与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

01
陪伴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父母能够在孩子小时候多加陪伴,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抗逆力,人际关系良好的人。很多父母会害怕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影响孩子,所以担心、焦虑。但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与其在这担心这担心那,还不如简单地陪伴孩子。

1、何谓陪伴

那什么是陪伴?很多人觉得,只要陪着孩子就是陪伴,但是作者告诉我们没有那么简单。比如,很多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玩手机。可能他们认为,我们只要看着孩子,孩子不受伤,能够及时回应孩子就足够了。但是你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也是有感情的人,孩子非常敏感,你有没有全身心的陪伴,他是能够感受到的。

所以,真正的陪伴,高质量的陪伴意味着全身心地与孩子相处,动用我们所有的注意力和觉知。也就是说,你要认真投入进去,哪怕你只有1个小时的时间,孩子也会感觉到很幸福。

有关儿童发展的纵向研究清楚地表明,预测儿童成长的最佳指标之一就是他们是否有人陪伴,是否因此获得了安全感,是否帮助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

丹尼尔认为,安全型依恋,是孩子一生幸福和成功的根基,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就是要帮助孩子形成这种依恋模式,从而更大胆地体验世界,取得成功。

2、安全型依恋的益处

作者认为,安全型依恋能够让孩子一生过得更满意、更幸福;而且有助于他们完善身份认同感,建立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在学业与职业上更成功,甚至还能让他们失望的大脑得到最好的发展。比如,自尊水平更高;情绪调节能力更强;更善于应对压力;更强的领导力;自我能动性更强等等。

那么如何形成安全型依恋呢?那就是陪伴。因为当你陪伴孩子的时候,他们会产生一种安全、有保障的整体感觉。他们对世界有一种归属感,不管遇到挫折还是障碍时,他们不会变得消极,而是会积极克服困难,越挫越勇。

作者提到,并不是说父母自身必须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才能为孩子提供安全型依恋。即使我们没有从自己的照料者那里得到安全型依恋,但只要我们能反思并理解我们自己的依恋史,就依然能够给孩子提供这种依恋。

也就是说,理解过去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以及这些事情如何影响你的发展,你就能获得一种不同的依恋方式,让你学会如何用一种完全不同你所接受的教养方式,一种健康的教养方式,教养孩子。

3、儿童依恋模式

儿童依恋模式一共有四种,一种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安全型依恋;还有一种是不安全依恋,包括:回避型依恋、矛盾型依恋和混乱型依恋。在《由内而外的教养》中我们也提到过这4种依恋方式,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首先,安全型依恋。

比如,女儿饿了,开始哭起来。爸爸听到哭声后,放下手中的报纸,走到婴儿护栏旁边,试图弄清楚女儿为什么哭。他轻轻地抱起她,看着她的眼睛,说:“怎么了,我的小宝贝?你是想让爸爸陪你一块儿玩吗?噢,我知道了,你肯定是饿了,对吗?”他把女儿抱进厨房,一边准备她的奶瓶,一边和她说话,告诉她马上就好了。他坐下来,抱着女儿给她喂奶。女儿看着爸爸的脸,对温热的牛奶和爸爸温馨的照顾感到十分满意。

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爸爸对婴儿寻求联结的要求保持敏感、理解的态度,并及时回应;能够读懂孩子发出的信息,始终能够满足孩子的需求,总能陪伴孩子,那么这就会形成安全型依恋。

孩子会觉得我的父母并不完美,但是我们知道我很安全,如果我有了需求,他会看见并迅速作出敏感的回应。她也因此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如果我能够与外界很好地沟通,我就能够找到办法让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这样,孩子的安全型依恋就慢慢形成了。

其次,回避型依恋。

比如,女儿饿了开始哭,但爸爸并没有注意到,女儿哭得更大声了,爸爸抬头看了一眼,等把报纸的故事看完,才生气地走到女儿床边,说“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以为女儿需要换尿布,于是他把女儿抱起来一声不响地换尿布,然后把她放回婴儿床上,接着看报纸。女儿并没停止哭,他以为女儿需要睡午觉,于是找来安抚奶嘴,给她盖上毯子,关上门,希望她安静下来,但这些依然没用。后来爸爸看了看表,发现距离上一次喂奶过去了4个小时,这才意识到女儿可能饿了,才坐下来给孩子喂奶,女儿终于安静下来,但实际上女儿已经哭了半个小时了。

通过这次经历,这个孩子便知道了,爸爸不能每次都能明白她发出的需求信号。如果经常这样,孩子将会形成回避型依恋模式。也就是说,孩子会在情感上尽可能不去依赖父母,孩子跟他人的关系也会变得冷淡。他们为了防止内心变得脆弱,不断弱化右脑对情感的感知,逐渐依靠左脑的理性思维方式。

接着,矛盾型依恋。

比如,女儿哭了,这位爸爸虽然听到了,却很犹豫,对抚慰女儿没有信心,他很担忧地抱起女儿,忽然想起了工作上的烦心事,还有小时候自己的父母经常吵架,他曾经暗暗发誓绝不会重蹈覆辙。这时候女儿还在哭,他想这一定是女儿最伤心的时候,他紧张的表情和紧紧环绕着女儿的胳膊没有让孩子感到一丝安慰。他给女儿喂奶,女儿停止了哭声,但他依然表情凝重,因为他不知道下次女儿再哭,他该怎么安慰她。

矛盾型依恋就是爸爸有时候能够理解孩子发出的信号和表达需求,并作出敏感回应,有时候不能。这个时候孩子会觉得我不知道我的父母会做出什么反应,所以我的精神必须时刻紧绷。我不能放松警惕,不能够相信他会一如既往的支持我。

最后,混乱型依恋。

比如,当女儿哭的时候,爸爸非常烦躁,他扔下了报纸,直接奔到孩子的床边,想立刻阻止她的哭声。他抱起孩子的时候非常粗鲁,女儿哭得更大声了,因为她现在不但饿,还很不舒服。爸爸发现女儿可能是饿了,就抱着女儿走到厨房,快速地准备奶瓶,一着急,奶瓶突然掉到地上,摔得粉碎,女儿被吓得哭声更大了。

这位爸爸变得狂躁起来,想起了小时候酗酒的母亲,会在喝醉了之后打骂自己,他发誓绝对不会像他母亲一样。这时候,孩子在她怀里停止了哭泣,呆呆地看着半空。爸爸意识到自己走神了,赶紧准备好奶瓶,坐下来给孩子喂奶,过了好一会女儿才回过头看着爸爸的脸,目光呆滞,面无表情。

这种混乱无序的反应会让孩子觉得不安全,没有人能够保护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人都是可怕的、不可靠的。所以,作者说,我们应该对孩子保持敏感,与他们产生共鸣,并帮助他们在安全型依恋中成长。

要知道高质量陪伴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这种陪伴给孩子带来的益处多多,不仅能融洽亲子关系,而且可靠的陪伴能显著地影响孩子大脑的物理结构与神经连接,为他们创造有关世界运行规律的心理模型与预期。

02
如何与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与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恋呢?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四个“S”。包括:安全(safe):孩子感到自己受到保护,免受伤害;被看见(seen):孩子知道你关心他们,关注他们;被安慰(soothed):孩子认定你会在他们受伤的时候陪在他们身边;有保障感(secure):孩子感到安全、自在。

1、安全

当我们说帮孩子感到安全时,不仅包括身体安全,也包括情绪和关系的安全。

比如,小林在生活中一切都很顺利,健康聪明,父母没有离婚,有吃有喝,即便家庭并不富裕,但他们拥有充足的食物、安全可靠的生活环境。但是在家中,她的父亲总是脾气暴躁、经常批评她、发脾气,即使她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也会对她大喊大叫等等。

也就是说,他的父亲喜怒无常,在这种情况下小林是感觉不到安全的。要知道,作为父母我们有两项任务,第一保护孩子免受伤害,同时也需要避免让自己成为孩子恐惧和威胁的来源。

就像小林一样,虽然她的生理需求得到了满足,但是在情感关怀方面却无法体验到安全。她在家中会感到紧张,会害怕父亲突出发脾气,这样会影响她的神经系统。等她长大成人以后,遇到压力和冲突时会变得脆弱。

不过,好在她的母亲可以帮她获得安全感,会支持她,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她在成长中受到的不良影响。对孩子来说,哪怕只有一个照料者能够在身心两方面陪伴他们,都能给予他们极大的帮助。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让孩子获得安全感呢?

第一,预防童年逆境。包括虐待、忽视,当父母让孩子感到恐惧时,孩子形成混乱型依赖。导致孩子自我意识破碎、情绪调节困难、亲密关系问题,在挑战压力下产生解离或意识不连贯的症状;还有父母发生冲突,大喊大叫等等。父母应该保护孩子免于接触缺乏尊重的可怕冲突,父母发生矛盾时,最好等到足够冷静时再处理,或者至少不要在孩子身边处理问题。

第二,修复关系。与孩子产生冲突在所难免,当我们与孩子产生情感冲突时,我们依然可以修复关系中的裂痕。具体怎么做呢?先修复内心,然后修复与孩子的关系。也就是说,你要冷静下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当你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要及时向孩子道歉。

第三,帮助孩子在避风港里感到舒适。父母是孩子的避风港,虽然我们难免会给孩子带来痛苦,给孩子带来恐惧和困惑,但是身为父母我们可以通过开放的对话,建立亲密的情感关系并进行交流反思,从而教会孩子经受住这些风浪的考验的方法。

2、被看见

从本质上讲,真正看见我们的孩子有3个主要方面:

第一,与他们的内部心理状态产生共鸣,让他们知道我们能懂他们,从而让他们觉得我们与他们“感同身受”,并且觉得自己得到了理解;

第二,运用想象力去弄清他们内心真实发生的事情,从而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第三,对我们所看见的东西作出及时有效的回应。

总结起来就是3个词,感知、理解和回应。当我们能够给予他们被看见的体验,他们就能学会清晰而诚实地看见自己。不要说教孩子,而是要用内观来理解孩子,建立联结。

比如,你想要给孩子洗澡,但是孩子不想洗,这个时候你不要给孩子讲大道理,而是应该要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不愿意洗澡,你要与孩子建立联结。可以这么说:“你不想洗澡对吗?是因为今天太累了吗?这样孩子就会知道,你是理解他的,他就会欣然接受了。

但是如果孩子觉得自己没有被看见,那么他们就会认为,爸爸妈妈根本不了解我,我以后再也不会跟他们说了。千万记住不要用消极的词来形容孩子,比如”懒惰“、”叛逆“,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因为这样会妨碍我们去看清自己的孩子,而你要做的是让孩子展示真实的自己。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做,帮助孩子感到被看见呢?

第一,让好奇心引导你深入探索。第一步就是要观察他们的行为,抛弃先入为主的想法,思考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以积极开放心态看见孩子,不要立即作出评判。多倾听、多换位思考。

比如,孩子吃饭的时候,把食物弄了一桌子,这个时候我们不要想,他在故意惹你生气,而是应该保持好奇心,思考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在想什么?我们不能理解给孩子的行为贴上标签,而是告诉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告诉他们界限在哪。

第二,创造空间与时间观察和了解孩子。我们要有主动性,主动陪伴并关注孩子,做到临在的状态。创造机会,让孩子展示真实的自我。多和孩子交流,睡前就是一个黄金时机。因为睡前更能让孩子放下防御,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记忆,恐惧和渴望。

3、安慰

孩子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或者犯错。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学会去安全他们,因为这个时候他们的情绪是消极的,如果我们没有及时的帮助孩子解决问题,那么孩子就会觉得孤独,他们会认为没有人帮助我,甚至我会惹上麻烦。

这种反复出现的互动往往会增加情绪失调与焦虑的频率。反之,如果我们能够保持临在,运用开放的觉察,采取接纳的态度,就能给他安全,让他的大脑开始编码新的心理模型:如果我的情绪变得强烈,即将失控,有人会在我们身边陪我,帮助我冷静下来,作出正确决定。

这样的互动方式可以降低孩子的情绪失调和焦虑。这样他们会更好的处理问题,接纳当下,学会新的东西。与孩子站在一起,会让他们得到安慰。

要知道,安慰孩子有助于大脑发育,能够明智的决策与计划、产生共情,并且能够自我理解,产生积极的影响。他们能够学会内心安慰自己,帮助他们产生更强的抗逆力。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学会自我安慰呢?

第一,制造保持平静的内在工具箱。告诉孩子,他们可以解决问题,可以预先考虑并想出一些方法,让他们在强烈情绪即将失控时能有办法应对。

比如,创造一个“冷静洞穴”;选择一些让孩子感到安慰的音乐;设计一系列释放能量的动作;约定好“求救信号”等等。

第二,提供P-E-A-C-E。包括:临在(presence)、投入(engagement)、爱意(affection)、平静(calm)与共情(empathy)。

临在就是当孩子受伤时能够陪伴他们,主动做到倾听,与孩子家里联结。不要评判孩子,而是尽可能清晰地看见他们真实的自我;投入是用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表达孩子对你有多重要,用眼神交流,做到真正倾听;爱意说的是我们要告诉孩子我们爱他,表达我们无条件的爱;平静是说,在冲突中制造平静的氛围,对于孩子进行沟通;共情就是我们能够感同身受,保持敏感的态度。

4、保障感

当孩子能够感到安全、被看见、被安慰,而且这些感受相对一致,他们的内心就会产生保障感的内在工作模式。拥有保障感的孩子能够理解关系的重要性;形成独立与客观处事品格,形成面对压力的抗逆力;善于反思过去,能将过去与未来整合,并对未来作出适应性的规则;理解他人、有效沟通的能力等等。

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情感支持和安全基地,他们会变得更有勇气,也会走的更远。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感到足够的安全感,他就会独立去冒险。那么如何为孩子建立安全基地呢?让孩子感觉到有保障呢?

第一,为你们的信任关系“投资”。每当他们需要你的时候,你都能陪在他们身边,你们之间的信任关系就会增加。通过迅速、敏感、可靠的回应,满足他的需求、抱着他,这就给予了孩子最大的安慰。

第二,教授内观技巧。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关注自己的感受,当孩子体验痛苦的情绪时,我们要告诉他们,即使是痛苦,我们也可以允许它进入意识,从痛苦中学习。

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适合孩子,也适合父母。当我们内观自己,了解自己的依恋模式,就能生活得更好,摆脱痛苦,成为真正的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