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辽国一味地进攻大宋,就是不去灭掉东边的高丽?

 謨地方 2022-12-08 发布于福建

不仅仅是契丹,古代中原王朝对半岛都没什么兴趣,主要是这个地方在那时候没什么价值,而且半岛上的国家历来对对中原王朝俯首称臣,这种情况下,拿下半岛不是最好的选择。

唐朝联合新罗干掉高句丽、百济以后,曾经短暂将半岛收入囊中,新罗被保留了下来。之后唐朝和吐蕃发生战争,新罗跟唐朝反目,彻底脱离了唐朝控制。

高宗时期唐朝疆域达到鼎盛,因而他对新罗没啥兴趣,所以他能原谅了新罗将其列为臣子,没有在刻意为难唐朝。

从此以后,半岛上政权对中原王朝恭敬有加,称臣纳贡,奉为正朔。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陷入内乱,半岛上的政权继续和后梁、后唐等政权保持密切的关系,使用中原王朝年号,北宋建立以后,双方更是建立了宗藩关系。

高丽对于中原王朝十分亲密,至于他的隔壁契丹,十分反感,高丽太祖派人到中原请求册封,不愿和契丹来往,为此流放了契丹使者,曾经还和准备跟后晋一起进攻契丹。

王建临终前给自己后代留下了“十要训”

“惟我东方,旧慕唐风,文物礼乐,悉尊其制;殊方异土,人性各异,不必苟同。契丹乃禽兽之国,风俗不同,言语亦异;衣冠制度,慎勿效焉”。

从王建的遗言中可以看出,他十分看不起契丹这个国家,要求自己的后代子孙不能和契丹有交往。

契丹主要对手是南宋,以及境内各大部分,跟高丽之间还有个丁安国隔着,这个国家是由渤海国遗明建立的政权,定安国算是契丹和高丽之间的缓冲,只不过这个缓冲国没持续多久被契丹灭亡。

在这之前,高丽对于契丹灭亡渤海国胆战心惊,并多次表示不满,毕竟那时候高丽希望能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契丹的存在对自己产生严重威胁。

此外,高丽人十分看不起契丹人,会出现这情况,主要是他们多次派使者到中原,希望能中原王朝联手干掉契丹,没有收到相关回复,契丹知道高丽不是个安份的主,一直打算将其解决。

北宋建立初期,契丹一直想南下,但他们一直不敢走出这一步,主要是担心契丹一旦对其下手,会造成灾难性后果。

993年开始,契丹多次对高丽发动进攻,高丽被契丹一顿胖揍后,立即改变了敌对契丹政策,然而这只是表面,实际上他们依旧跟宋朝往来,高丽为了能更好抵御契丹,为此修建了“千里长城”。

不管怎么样,契丹对高丽的战争,让高丽见识到了契丹这个国家不能惹,所以他们决定安静做个美男子,契丹之所以没有彻底灭亡高丽,主要是这件事情不容易,也不太划算。

高丽体量确实不如契丹,可他们并没有那样软弱,他们所处的半岛是个山多地少的国家,契丹最强大的骑兵在这里发挥不了优势。

契丹在和高丽发生几次战争中,高丽确实吃了败仗,可他们并没有完全输给契丹。

契丹通过好几次战争,才迫使高丽臣服,整个过程算不上轻松,从中可以看出高丽不太好欺负,契丹若强行拿下高丽,有可能付出极大的代价。

当时的高丽,历经了三国时代战乱,军队战斗力还算可以,契丹想要强行拿下高丽,肯定会导致自己元气大伤,假如女真造反,北宋趁机进攻,会造成灾难性后果。

契丹如果花大价钱拿下高丽,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让自己元气大伤,毕竟高丽所处的半岛,一直以来都很贫瘠,在古代,不产粮食又没有相关财富,该地区一直以来被视为鸡肋。

半岛上到处是,平原不多,无论是放牧还是耕地,都不太适合。

在古代,无论是以农耕为主的中原王朝,还是以游牧为主的塞外少数民族,他们都是将半岛上胖揍一顿让他们臣服自己就可以,没打算将其彻底占领。

契丹是这样,之后金朝、元朝、明朝、清朝都是这样,由于半岛没办法获得足够多的利益,那就没必要花费大价钱夺取,这事情十分正常,高丽后来成为契丹朝贡国,这让契丹已经满足了。

占领半岛不仅没利益,而且是见麻烦的事情,地图上显示,半岛十分狭长,中间有大量山区,这导致沿海地区来往很是不顺畅。

如果长期占领半岛,必须派出足够多兵力,而且效果也不会太多,也不好守住。

高丽和契丹是不同的名字,而且高丽一直看不起契丹,双方关系极差,契丹下手太狠,有可能会让高丽死命反击,如果真这样可对契丹不太好,所以,只要让他臣服自己既可。

以上我们可以得知,中原王朝北宋确实比高丽男对手,然而欺负北宋时不时会给自己带来好处,高丽则不存在这种情况,另外契丹和北宋一直希望能成为天下霸主,这事情跟高丽没什么关系,既然没关系,就没必要给自己找麻烦。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