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高考诗歌鉴赏理解概括思想内容

 阅读美丽星空 2022-12-09 发布于山东

活动一 精准理解诗句

  诗句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理解诗句到理解全篇正是读懂诗歌之道。近几年,高考命题加大了对诗句的考查力度,不再像过去考查如何赏句,而是重在对诗句内容、观点乃至与全篇的关联的考查,而且由考查诗句的含意到考查诗句的观点,由理解一句到理解两句,考查越来越深入。对此,考生应高度重视。

   题画诗 

   是指画家或鉴赏者根据绘画的内容所感而作之诗,即赏画者对绘画题材、内容、思想的评定,是对作品格调的艺术总结。狭义的题画诗就是把诗题在画面上,是绘画章法的一部分;广义的题画诗,是品评画作之诗和题于画面之诗的统称。

  题目的标志:标题中往往含有题、丹青、画家名称、画作名称等字眼。

  常见的意象:根据画作内容而定,属于诗画互补的审美意象。山水画的题画诗以写景为主,人物画的题画诗以抒情为主,花鸟画的题画诗以状物为主。

  抒发的情感: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赞美、感叹),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

  常用的艺术手法:

①化静为动。运用联想将画面上静止的景物、人物写活、写动,使画中景物、人物如在读者眼前。

②变无为有。题画诗不仅写画面上有的景物,而且写画面上没有的景物。

③借题发挥。大部分的题画诗还是作者借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或表白自己的心志,寄托深沉的感慨,或宣泄内心的不满。

④虚实结合。诗人善于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将诗情与画意融为一体,创造出优美深邃的意境。

一、理解句子含意

(2019·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释】

 许道宁:北宋画家。

一窗间:指画幅不大

 晚:晚照或晚气。

【译文】 

  满眼都是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苍翠的山岚属于哪一郡的山。

  一向都是万里无边的意境,今却画在尺幅不大的一窗间。

  树木映照在夕阳的余晖中,孤独的暮色昏云,还未归去。

  这幅画中含有不寻常诗句,吟咏不断也体会不出其意境。

鉴赏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起笔两句,使画中山水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尤妙在以“满眼”强调水之浩浩荡荡,用“何郡”把对“苍然”的赞叹隐在一片疑问之中。起笔十字,独造其妙,意境全出。三、四句“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承接上两句意脉,作一小结:万里的山水,万里的意境,竟被画家凝固在尺幅画间。仍将掩饰不住的赞叹溢于诗表。不同的是,前之赞叹是对山水而发,此之赞叹是对画的意境而发。及至五、六句“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其物与心之互相感发的关系,至此已脱颖而出。末两句作一种总结式的感叹,“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颇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风,同时也是对深一层意境之引发。全诗到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又都在不言之中,真所谓“尽而不尽”。

  全诗写景兼抒情,通篇未用一典,却于简淡中见新奇。古人认为“天下事有意为之,辄不能尽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间,诗尤然”,简斋(陈与义号)此诗,可证此论。全诗自然至极,淡泊至极。然而这淡泊却是“豪华落尽见真淳”之淡,是“淡极始知花更艳”之淡。绝非索然寡味,深远就寓在这淡泊之中。无限的绚烂,也融于淡泊之中,真乃淡而有致,淡而有味。

精做试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解析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理解有误。“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的意思是说,一向广阔辽远的万里江山,如今尽入图画。答案C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答案

 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

  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解析

   先答出尾联的含意,再结合含意去分析诗人对这幅画的评价。“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是说此画蕴含佳句,纵然吟尽诗文,也没有恰当的句子可以准确说出画中之意。由此可以看出诗人认为这幅画意境深远。

点拨关键

1.准确理解字面意。一首诗词,我们想要领会其中的深意,首先需要正确理解文字的意思。通过填充省略、调整语序、词语活用等手法准确理解字面意义。

2.结合语境,联系表达,揣摩深层含意。结合该句的上下文乃至全篇,分析该句的意象及其所用的用典、双关等表达技巧,挖掘句子的深层意蕴,尤其是背后的情感。

二、分析句子关联含意

(2021·新高考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

示儿子

陆 游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

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注]。

注释

 七月诗:指《诗经·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

 示:指教导。 诗题释意:教导、告诫儿孙们

 禄食:即俸禄,食禄,指供职官府享有俸禄。

 道在:指大道在。道,指方法、道义等。

 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这里指各类书本,也指书中的智慧。

 最亲切处:指最亲密、最关心、最重要的地方。

 今相付:指如今托咐、嘱咐你们。

【译文】 

   儿孙们啊,我为官多年,然于家于国没有做出半点功绩,九州分裂至今,我却寸功未建,内心忧愤、惭愧,我心自知,痛不能寐……然而,我的孩子们啊,你们又用什么来报效圣明的朝代?

  儿孙们不论是成为平民百姓,躬耕陇亩,还是出仕朝廷,为官一方,又有什么不同呢?你们都要做到事国以忠,事亲以孝,不欺瞒,不诓骗,内心坦坦荡荡,忠贞不二,至诚至善。   

  儿孙们啊,天下大道,都在《六经》之书里,学贯古今,取法先圣,学习知识,哪里有尽头,千万不要自满。勤俭持家,亲自耕种,天成以时,百亩之地,可让全家人幸福温饱,没有饥寒。

  儿孙们啊!如今,我把我最关心、最重要的事情嘱咐你们,切记一定要熟记背诵周公的七月诗啊!周公为国为家为民,鞠躬尽瘁,呕心沥血。好好学习周公的七月诗,勤俭耕种,发奋读书,报效家国。

鉴赏 

  这首诗意思比较浅显,不太难懂。首联先向儿子发问,我自己岁靡廪粟,无功无劳,这一点我是有自知之明的,那么你们将拿什么来报效国家、报效这个圣明的时代呢?颔联教育儿子,不管是种地的农夫,还是读书的士人,其实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对待国家,侍奉双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不欺”,要诚恳。颈联继续写对儿子的教导,六经之中,大道岂有尽头?所以要常常读书明道。百亩之田,只要勤劳耕种,生活就无饥馁之患。中间这四句是在告诉儿子,要耕读传家,尽忠尽孝。尾联道出嘱咐的重点,如今把自己最关切的事托付给儿子们,那就是要“熟读周公七月诗”。“周公七月诗”的典故意指王业艰难,国运多舛。最后这两句是在告诫儿子,千万不要忘记为国效力,重整河山。

精做试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B.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

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

D.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

解析

  “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错。由颔联“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可知,诗人认为无论是出仕朝廷,为官一方,还是成为平民百姓,躬耕陇亩,都要事国以忠,事亲以孝,并没有在两种方式中做出比较选择。答案C

2.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

 ①蕴含于“六经”中的圣人之道博大精深,普通人用尽一生钻研也无法穷尽;

  ②《诗经》中就有像《七月》这样重视农事的诗篇,熟读可以悟出立身根本,从而做到脚踏实地。

  ③即饱读诗书,又要勤俭耕种。像周公那样鞠躬尽瘁,报效国家。

点拨关键

  不同于上面试题,以及2021年新高考Ⅰ卷第16题,只求理解一个诗句,这道题要求理解的是两个诗句,这从题干“诗人指出……,又让……,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可以看出。从所给答案来看,它只是分别解释了两句话的含意,这是必需的,但该题的实质是要求考生读懂两句诗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其背后作者的真实心意。这两句“道在六经”与“熟读七月”表面上看似矛盾,实则有“大与小”或“远与近”的分别,其心意也不难领会:大道不弃小道,济天下必先善其身。答这种诗句关联题,既要分别阐释其意,也要理出句意关系及作者意图。

特别提醒:对某一诗句的理解,特别需要读懂全诗,具有整体观照意识。

活动二 概括提炼主旨及哲理

一、概括诗歌主旨

(2021·全国甲)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

陈师道

   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注释

 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慕的师长。

  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

  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僧住:和尚入寺修行。

【译文】 

  先生坐着竹轿,要从狭窄的山路上出发了;看他双目炯炯有神,带着一种风骨秀逸、飘逸出尘的气度。

 天上的白云一直在笑我,不该再招惹世间琐事;山间的流水一直在跟着我,应该是不舍得我离去。

  我知道进了官场就不能再像高飞的鸟儿那般全然自由自在,也肯定会羡慕寺里的和尚只要静心修行就是一生一世。

  但我就是做不到对这人世没有一丝情意,决定起身去试着为百姓大声疾呼以尽心力。

【赏析】

  首联从旁观者的角度赞美先生出山的风姿气度。紧扣“出山”二字,写出山路途。在狭窄的山路上,曾巩乘坐着竹轿,眼前一片光明,带着一身清爽。

  颔联承接上文,诗人转换叙述视角,以他敬重的师长曾巩的口吻发声,这也是唱和诗常见的写法。这两句已经可以看出“曾巩”心中“仕”与“隐”的矛盾了。写出山路上所见。白云和流水也像是有了人的情态,白云笑我出山是多事之举,而流水却对我情谊颇深,一路随着送我出山。

   颈联两句直接表达出“曾巩”内心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出“曾巩”对出仕为官,解决民生疾苦的坚定。

颈联和尾联转到曾巩对“出”与“隐”的看法。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可以看出,曾巩对隐居生活是充满了向往的。然而,他与红尘俗世也并非全然了断,为了替天下苍生发声鸣不平,他最终还是放弃了隐居生活,决然出山。在“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之间,他选择了后者,把个人之乐暂且放下,将苍生之忧挂在心头。在这一点上,他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可谓异代同心。

精做试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

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

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

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解析

   颈联“不及鸟飞浑自在”是说曾巩出山从政,不如飞鸟自在,而不是说僧人不如飞鸟自在。答案C

2.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①在曾巩那里,仕与隐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如“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曾巩对隐居生活是充满了向往的。

 ②曾巩向往离世高蹈、超凡脱俗,但他又不能忘情于天下苍生,愿意承担社会责任,有深厚的济世情怀。如“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他为了替天下苍生发声鸣不平,最终还是放弃了隐居生活,决然出山。

点拨关键

1.知人论世。分析诗歌的内容、主旨时,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主要思想倾向以及创作的主要风格来分析。

2.梳理层次,抓住关键。古诗多卒章显志,要多抓尾句、尾联等关键句子,以此准确把握主旨。

二、概括提炼哲理

(2020·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

读 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①,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②,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释】

 ①黮闇:蒙昧,糊涂。

  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行藏:行止;指事迹。

  犹承误:还以误传误,以讹传讹。

  末俗:后世的习俗。

  纷纭:杂乱。

  粹美:指精华

  丹青:中国古代绘画材料,这里指绘画艺术。

  区区:形容很少,指一点点历史记载

  尘:尘土,这里指糟粕

【译文】

  自古以来一个人历尽苦辛才名就功成,可如实记载下他们的事迹要靠哪一个人?

  往往是由于当时的情况不清而以讹传讹,加上后世的流俗更搅乱了事实以假乱真。

  低俗的东西即使怎样流传也不会是精华,要知道绘画最难的是画出人的气质精神。

  点点记录怎能写尽古代贤哲的品格学问,俗儒们只会死抱着史书里的糟粕当宝贝。

鉴赏

   这首诗直言不讳地表达了王安石的历史观。诗人针对当时俗儒歪曲历史事实的现象进行抨击,表现了一个改革家的战斗精神。

   诗的开头四句说,自古以来一个人的功名是经过一番艰难才得到的,却不知谁能如实记载他们的事迹;历史从来都是难以说清的,即便在当时也是非难辨,在遥远的后世就更是如此了。后四句说,有人把古人流传下来的糟粕当作精华,而真正美好的东西是很难流传下来的;即便是最出色的画师,也无法描绘出人的精神,因而史书不过是故纸堆而已,并不能真正表达出历代高贤的品格。王安石不只是替古人感慨,也是为自己担忧,他已经预感到那些守旧势力不可能轻易放过自己,后世泼向他的污水肯定不会少。他提醒人们,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正史”对他的评价,应当透过层层迷雾追寻历史的真相。

精做试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立功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解析 

  “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曲解文意。“行藏终欲付何人”意为一生的行事(事迹)最终交给何人评说。答案B

2.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案 

  第一问: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

  第二问: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解析

第一问是理解性阅读,答案实难唯一。本诗题目是“读史”,从史书的角度归纳可以与本诗一致:史书所记历代高贤生平,并非全部真实准确,常常有谬误。

第二问属发散性阅读,可以从今天读书者的角度说,如何来读书(如本答案);可以从诗人的角度说,如何准确理解与评价历史高贤与建功立业者;也可以从今天读诗人的角度说,如何准确理解与评价王安石写诗的动机目的;还可以从国家体制与评价体系的角度谈,如何在今天建立公信可靠的史志体系。

点拨关键

1.要注意形与神。哲理诗中形与神的关系,就是艺术形象与哲理的关系。哲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而艺术形象则是哲理的躯壳。哲理总是因形而生,借形以寓,因此,我们应由形悟神,探求诗中的意蕴,理解诗的哲理美。

2.要注意情与理。哲理诗中的“情”与“理”,是诗人的情感与理性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少古诗往往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

3.要善于化实为虚。要从诗中所描写的具体形象和过程中抽取、提取出普遍的道理来。

巩固学案

一、高考题组

(一)(2021新高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寄江州白司马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释 

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

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

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译文

  江州司马啊,我的朋友,是不是平安依旧?高僧慧远曾住的东林寺,不知你去住过否?

  我曾听说湓水萦绕似衣带,就在此处入海;也听说那庐峰,比香炉峰更具神韵和风采。

  岁末题诗寄托思念,却找不到送书的鸿雁;遥望宫阙,那样渺远,身似病鹤一样孤单。

  不要空受眼前境遇的牵制,一味求佛问道;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仍是前方追求的目标。

鉴赏

   首联“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诗人直抒胸臆,以平实质朴的语言,以问句起笔,“平安否?”三个字写出诗人急于想知道好友近况的迫切心情,关切之情溢于言表。“惠远”乃东晋高僧净土宗始祖慧远,慧远曾居庐山东林寺,白居易遭贬江州,庐山地处江州,诗人询问友人是否已宿东林,感受往日高僧的德业,诗人想借此表达一种“福祸相依”的思想,以此劝慰友人虽遭贬谪亦有意外的收获,乐观之情、达观之意寄寓其中,若与尾联中“莫漫拘牵雨花社”结合起来看,两处言及佛禅是想劝告友人佛禅可解忧但不可耽溺其中。

   颔联“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诗人转而写景,诗歌正常的语序应为“曾闻湓浦似衣带,见说庐峰胜香炉”。“曾闻、见说”为“听闻”之意(如李白《送友人入蜀》中有“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之句),诗人在此运用想象、虚写、比喻的艺术技巧呈现出友人贬谪之地江州的自然风光,同时“湓浦曾闻似衣带”将“湓浦江”比作“衣带”写出了江水的曲折灵动,韩愈在《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中亦有“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之语,庐山的香炉峰亦是当地的盛景,李白《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便是对这如香炉般山峰的赞誉。但是在友人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对江州环境的描写却是:“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诗人个人主观上极言江州景物之美,望友人可借机游览一番,无疑是希望自然风光能宽慰友人贬谪的苦闷。

   颈联“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岁晏”指一年将尽之时亦可指人之暮年,此处应指前者。年尾乃团圆之时,可友人却遭逢贬谪,远居地僻之所,欲题诗相赠,怎奈岁末鸿雁已迁南而居,雁书难寄。“望阙天遥病鹤孤。”应为诗人心中友人形象的描写,“鹤”象征着圣洁、清雅,往往与人们修身洁行的品格相关联,鹤振翅凌云的姿态能给处在逆境中颓丧之人以力量。在诗人的眼里友人遭贬恰若孤独的病鹤,依旧志行高洁,不从流俗,病鹤遥望天阙,大有《庄子·让王》中“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的心志,此既是对友人遭贬的关切又多少含有勉励之意。

   尾联“莫漫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莫漫”表否定,为直抒胸臆。“拘牵”为拘泥、牵挂之意,“雨花社”相传梁武帝时一代高僧云光法师讲经说法,众僧侣趺坐聆听.持续数日不散,感动苍天,落花如雨,现今在南京市雨花台区有雨花阁,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此处应该是诗人规劝友人不要沉溺于佛法,过于消沉。“青云”喻指高官显爵,诗人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劝谏友人不改青云之志,贬谪只是一时的,“青云依旧是前途”流露着豪气与乐观。

整首诗语言朴实流畅,娓娓道来,又不乏坚决铿锵之语。诗人情谊深沉真挚,处处流露着对友人的担心、关切、慰藉、劝勉和鼓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解析

  “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错。“一衣带水”的意思是像一条衣带那样窄的水面,形容一水之隔,往来方便。“湓浦曾闻似衣带”意即“我曾听说湓水萦绕似衣带”,表现的是湓水的蜿蜒之美,并非表现朋友之间的情谊。答案B

2.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答案 

  ①“劝诫”是这首诗的主旨,诗人在尾联点明该主旨,劝说白居易不要沉迷于宗教,消磨了志气,要对人生充满信心;

 ②诗歌的第二句在问候中提到僧人和寺庙,为结尾正式的劝诫做了铺垫。

(二)(2020年新高考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赠赵伯鱼(节选)

韩驹

荆州早识高与黄②,诵二子句声琅琅。

后生好学果可畏,仆常倦谈殊未详。

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③。

一朝悟罢正法眼④,信手拈出皆成章。

注释

 ①韩驹(?—1135),字子苍,两宋之际著名诗人。赵伯鱼:人名,作者的好友,此诗就是送给他的。

②高与黄:前辈诗人高荷与黄庭坚。

3、参禅:参,参究,是禅门用以学人求证真心实相的一种修行门。所参的是出生宇宙万法的实相--自性心,如果一旦真实参透,就是明心开悟,否则就是未悟、错悟、假悟。

4、正法眼:眼,即眼目,朗照宇宙,比喻智慧。禅门用来指全体佛法(正法)的智慧。相传佛陀在灵山法会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是为禅宗初祖,这是佛教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

5、信手拈出: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随手拿出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鉴赏】

  这是一首着名的引禅入诗的理趣诗。

  在本诗中,他教示后学赵伯鱼,学诗要像最初参禅一样,求访老宿,精究禅道,从而积累经验,增长见识,静养慧心。一旦时机成熟,悟入大道,那就像禅师打开了天眼一般,处处是禅,在在有佛,而学人则无处不是锦绣华章了。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的内容可以得知,赵伯鱼是一位勤奋好学、转益多师的诗坛后辈。

B.诗中使用了古语“后生可畏”,表现出作者对赵伯鱼的嘉许以及劝诫。

C.面对后辈的请教,作者谦逊地表示,自己所谈不多,也较为简单粗略。

D.诗中以禅理喻诗的内容,既可为赵伯鱼提供指点,也具有普遍的意义。

 解析

  “劝诫”说法有误。“后生好学果可畏”出自《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意思是年轻人往往能够超过老一辈,是可敬畏的。畏:畏惧,这里指敬畏。韩驹为赵伯鱼写下此句意在表达对赵伯鱼的期许,并无劝诫之意。答案B

4.作者主张什么样的学诗途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①先要“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遍参诸方”,以前人为师,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

 ②然后“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一朝悟罢”,领悟到诗歌艺术的真旨,就能信手拈出,皆成佳作。

二、模拟题组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

受降回军献上(节选)

岑 参

胡地苜蓿②美,轮台征马肥。

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

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

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

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

却笑霍嫖姚③,区区徒尔为。

释】 

①封大夫:封常清,唐朝名将。

②苜蓿(mù xu):草本植物。

③霍嫖姚:霍去病,西汉名将。曾大破匈奴,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译文】

  边塞地区苜蓿十分丰盛鲜美,轮台一带征战的马儿  十分肥壮。

  封将军讨伐胡人,上个月才向西出征。

  两军还未交战,敌军就像回家一样投降了。

  骆驼队连绵无尽,穹庐也是一个挨着一个。

  阴山一带,警戒的烽火自此消灭,剑水地区告急的文书更是罕见。

  只是可笑那霍去病,一些小功劳,不过如此而已。

【赏析】

   此诗以一派从容、熙和的景象开篇,给人以无限遐想;随即陈述封常清降服胡人,功盖古人;然后又用战果累累、降虏众多,进一步衬托封常清的风采,凸显其功勋;随之又通过把封大夫与封狼居胥、大捷而归的西汉名将霍去病进行比较,高度赞扬了封大夫未战而降服匈奴,使西域战火熄灭,赢得了边塞的安宁,功盖古人。全诗一韵到底,整齐有致,从多个角度塑造了封常清这一能征善战的边塞统帅的丰满形象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以一派草美马肥的从容、熙和的景象开篇,给人以无限遐想。

B.第三至六句,寥寥二十字便写出封大夫讨伐匈奴从出师到降虏来归的全过程。

C.第七、八句用两个叠音词描写凯旋时军队的浩浩荡荡,充满胜利的喜悦。

D.全诗运用描写、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塑造了一个能征善战的统帅 形象。

解析

   “军队的浩浩荡荡”理解不正确,应是战果累累、降虏众多。橐驼,是骆驼。穹帐,是古代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这两句描写的是降虏之多。答案C

6.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主旨?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诗的最后两句通过把封大夫与封狼居胥、大捷而归的西汉名将霍去病进行比较,高度赞扬了封大夫未战而降服匈奴,使西域战火熄灭,赢得了边塞的安宁,功盖古人。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西塍①秋日即事

周 密

络纬②声声织夜愁,酸风吹雨水边楼。

堤杨脆尽黄金线,城里人家未觉秋。

注释 

①塍:田间的土埂子,小堤。

②络纬:虫名。俗称络丝娘、纺织娘。夏秋夜间振羽作声,声如纺线,故得此名。

简析

   这是一首写秋日凄凉景物的小诗,用词造语非常凝练,“络纬声声织夜愁”的织字一语双关。络纬就是《诗经·七月》里说的莎鸡,又叫促织或纺织娘。它的叫声像是织布机声,催人夜织。作者听到一声声的络纬,说像织机声音,而它们所织的却是夜晚的悲愁。这个句子如果说得平淡些,就是夜晚络纬的鸣声引起人们的愁思。作者用“织夜愁”三字来表现,虫鸣声和人的感受融为一体了。“酸风吹雨水边楼”。水边楼上是无情的风雨,使络纬已织之愁更加浓重。酸风二字,李贺喜用,如“东关酸风射眸子”。这个酸是指人的感受,风使人辛酸。上一句写夜间,这一句写白天。夜愁无奈,到水边散散心,却又碰到“酸风吹雨”的凄凉。

   以上两句从夜晚的秋虫,写到自然界的风雨,再从“水边”着笔,水边多的是垂杨,酸风苦雨的摧残,昔日的柔丝袅娜,现在却变得枯黄硬脆,一碰即折了。造成“堤杨脆尽黄金线”的句子,在富贵气象的字面里(黄金)写出憔悴的实质,不说风雨使然,而说堤杨自身把黄金线都弄脆了,这也是拟人的写法,堤杨也人格化了,这样就增加了曲折和情趣。

   三句从络纬、风雨、堤杨三方面写秋天的肃杀,结句忽然从郊外跳到城中:“城里人家未觉秋。”从反面点了题中“秋”字。外面秋已深了,城中全然未觉,城乡差别何等悬殊!可以引出人各种各样的感慨,是说城里的繁华不见秋风的凄冷呢,还是讽刺城里人家“终日昏昏醉梦间”不知时令的代谢呢?妙在不说尽,留给读者去想。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中的“即事”一词意为“就眼前的事物、情景(作诗文或绘画)”。

B.“织夜愁”既回应了“络纬”,又暗指“夜愁”如织物般纵横交错。

C.“酸风”的出处是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意指“刺人的凉风”。

D.“黄金线”可制成美衣华服,抵御秋寒,所以城里人家不觉秋已到来。

解析 

   对“黄金线”的理解以及城里人家对秋来不敏感的原因表述错误。第三句的“黄金线”指的是堤岸上的杨柳枝叶变黄,因为杨柳枝叶形如丝绦,树叶变黄,远远望去就像黄金线一般。“城里人家”因为平日的生活远离自然,很难及时感受到季节的变换。而且,人们熙来攘往,奔走红尘,又有谁去顾及大自然的季节变化呢?答案D

8.宋诗往往从理性上把握,总有逻辑思维的潜流贯串其中。请结合本诗内容,谈谈本诗总结了生活中的什么道理,我们还能从中提炼出什么哲理。

答案

 (1)诗歌前三句选取了秋季特有的场景:

 (2)①纺织娘在夜里振翅作声,声如纺线;

    ②水边的小楼里,刺人的凉风将秋天的雨点吹拂到人身边;

    ③堤岸上的杨柳已经枝老叶黄了。这些场景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但诗人写这些场景是为了说明第四句的道理:生活在城镇中的居民们,因为远离了自然生活,往往不能及时感知季节的改变。

 (2)哲理:

  ①生活中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②一叶知秋,能从微小的事物中感受大的变化;

  ③要善于观察生活,归纳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