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部编新高考版)板块6

 中小学知识学堂 2023-07-03 发布于云南

课时50 理解概括思想内容

——以意逆志,读懂悟透

复习任务 能够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把握诗的诗句含意与内容主旨,并能提炼其哲理启示。

考情微观

年份

卷别

篇名

提问方式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2022

新高考Ⅰ卷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

主旨概括

①与传统命题重视古诗情感理解分析相比,现在命题越来越重视古诗思想内容的理解概括,这几乎是一个热点与重点。考生应高度关注高考命题这一悄然变化。

②考查古诗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与概括,不只是考查是否读懂了诗歌,更在于是否能够深入理解诗句,是否能从整体上把握并提炼出哲理。这也是考生复习的重点。

③高考对诗歌思想内容的重视自然引起选诗的变化:偏重“理趣”的宋诗居多。

2021

新高考Ⅰ卷

《寄江州白司马》

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

表面上是理解诗评,实质上是理解句子含意

新高考Ⅱ卷

《示儿子》

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6)

诗句含意理解

全国

甲卷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

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6)

主旨概括

2020

全国

Ⅱ卷

《读史》

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6)

哲理概括

知识图要

活动一 理解句意,筛选信息

()理解句子含意

诗句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理解诗句到理解全篇才是读懂诗歌之道。近几年,高考命题加大了对诗句的考查力度,不再像过去那样考查如何赏句,而是重在对诗句内容、观点乃至与全篇的关联的考查,而且由考查诗句的含意到考查诗句的观点,由理解一句到理解两句,考查越来越深入。对此,考生应高度重视。

(2019·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

题许道宁画[]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许道宁:北宋画家。

鉴赏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起笔两句,使画中山水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尤妙在以满眼强调水之浩浩荡荡,用何郡把对苍然的赞叹隐在一片疑问之中。起笔十字,独造其妙,意境全出。第三、四句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承接前两句意脉,作一小结:万里的山水,万里的意境,竟被画家凝固在尺幅画间。仍将掩饰不住的赞叹溢于诗表。不同的是,前之赞叹是对山水而发,此之赞叹是对画的意境而发。及至第五、六句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其物与心之互相感发的关系,至此已脱颖而出。末两句作一种总结式的感叹,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颇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风,同时也是对深一层意境之引发。全诗到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又都在不言之中,真所谓尽而不尽

全诗写景兼抒情,通篇未用一典,却于简淡中见新奇。古人认为天下事有意为之,辄不能尽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间,诗尤然,简斋(陈与义号)此诗,可证此论。全诗自然至极,淡泊至极。然而这淡泊却是豪华落尽见真淳之淡,是淡极始知花更艳之淡。绝非索然寡味,深远就寓在这淡泊之中。无限的绚烂也融于淡泊之中,真乃淡而有致,淡而有味。

下面是本诗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

答案 ①描写开阔雄浑的画面 ②赞叹画作意境深远、无法表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答案 C

解析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理解有误。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的意思是一向广阔辽远的万里江山,如今尽入图画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解析 该题一题两问,分别考查对其表面含意和深层含意的理解。先答出尾联的含意,再结合含意去分析诗人对这幅画的评价。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是说此画蕴含佳句,纵然吟尽诗文,也没有恰当的句子可以准确说出画中之意。由此可以看出诗人认为这幅画意境深远。

(1)准确理解字面(表面)意思。对于一首诗词,我们想要领会其中的深意,首先需要正确理解文字的意思。通过填充省略、调整语序、词语活用等手法准确理解字面意义。

(2)揣摩深层含意。结合诗句的上下文乃至全篇,分析该句的意象及其所使用的用典、双关等表达技巧,挖掘句子的深层意蕴,尤其是诗句背后的情感(理趣)。这里的分析技巧是为理解服务的。如分析双关手法,是要把其另一层意思理解出来。

(3)答题思路:由词到句(先解释关键词语,后说整句意思),由象到情(先说意象再到深层情感),由言到理(由表层意思到内蕴的道理)

()筛选提取信息

(2020·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沈康知常州

王安石

作客兰陵迹已陈,为传谣俗记州民。

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相仍市井贫。

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

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三年诏沈康知常州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友人要远去常州赴任,而此时的作者已经从常州调到了京城,对于即将接任自己的朋友充满殷殷期望和祝福。起笔先从自己在常州的做官经历说起,方便朋友了解常州的风俗人情。作者自己在常州做官已经很久了,对那里还是比较了解的。为了强调自己接下来写到的民风人情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他特意强调我告诉你这些风俗,也只是记录常州的民风,希望能帮你了解那里,并不存在对常州的诋毁

至于在作者眼里常州是何种景象,颔联接下来作了详细的描述。这里沟渠和田埂大半已经废去不再使用,土地也是比较贫瘠的,就连那些供给过客食宿、车马的厨传都是以前传下来的,没有新建的,肯定是破败不堪。可见这里不仅是土地不够肥沃,政府也没有足够的财政支出,城市城镇破败,街坊百姓贫寒,都是即将上任的沈康要面对的难题。

对于即将上任的友人,作者也不吝赞美之词:我在这里掌管时常常担心百姓看不起我这一介寒士,现在他们应该很开心,因为有才能的你即将到任。

虽然说了这么多常州的不好,看起来似乎是对这里并不喜欢,其实作者是充满留恋之情的。尾联以景作结,写荆溪两岸的风景,传达出对常州的怀念和不舍。

3.如果你是沈康,通过这首送别诗,你会得到关于常州的哪些信息?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由“田畴薄”“市井贫”等可知农事荒废,民生艰难;由“厨传相仍”可知官场徒悦过客,不恤百姓;由“荆溪两岸春”可知自然风景优美。

解析 首先读懂诗歌内容。这是前任常州知州王安石写给新任知州沈康的诗,向沈康介绍现在常州的整体情况,特别是这里的民生现状和自然条件。答案主体部分在颔联和尾联,颔联的沟塍半废田畴薄”“市井贫说明农业状况惨淡,百姓生活艰难困苦。厨传相仍表明官吏治理不在政事而只是注重迎来送往、官场逢迎。尾联补充说明自己对常州最难忘怀的是荆溪两岸的自然春光。作答时注意根据不同的主体对象,分角度加以概括。

准确提取与概括内容:

因为赏诗的前提在于懂诗,所以高考中有关懂诗的试题越来越多,而能够提取或概括古诗的内容题居多,常见的提取方式如:“……表现在哪些方面/……的原因是什么。这种题型实质上是在读懂的基础上再理解,再概括。

作答时注意:

(1)逐联逐句地梳理、分层,根据题干准确提取信息内容。古诗的阅读范围很小,最多也就八、九句,要对全诗扫描、筛选,然后定点提取、概括,不可有遗漏。

(2)答题要特别听从题干指令。如是概括,不要翻译或描述,有的概括其实就是要求揣摩叙描的角度,找出这个角度并稍加概括即可。即使是分析,也应先概括,再分析。

(3)答题语言最好把关键词进自己的答案,也可把这个关键词转译一下。这类题有时要点很多,还要注意分点、多点提取与概括。为此,应注意对隐含内容的提取与概括。

活动二 概括主旨,提炼哲理

()概括主旨

(2022·新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任务。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鉴赏 上阕开头以无边春色反衬人们热衷到南山庆祝人日——人们对无边无际的春色视而不见,反而来到南山苦苦寻觅,所为何事?原来这里节日气氛是如此浓厚:人们趁着人日佳节,吹起箫笛,敲起大鼓,祈求麦子丰收,春蚕健壮。用箫鼓”“写节日之盛,用村村”“家家极写范围之大,仅此一句就将人日的风俗景象和人们的欢乐情绪描绘出来。下阕中翁前子后孙扶掖描绘出一幅祖孙三代长幼有序、其乐融融的场景;商行贾坐农耕织是对人们各司其职、辛苦劳作、追求幸福的场景的描绘,为下面的议论做了铺垫。最后三句以议论作结,阐述了一个道理:自古以来,人们都是追求幸福与美好的,如果人们都懂得做人的道理,那就日日是人日了,也就不会在人日这一天去祈祷了。词作意在勉励人们自强不息,不断追求美好生活。

下面是本词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

答案 ①箫鼓祈丰 ②农商乐业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答案 A

解析 A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无中生有。词中没有提到,也无法根据所写内容推断。词中(竭力、极力)”“扶掖等词语只是干扰,如断章取义只会误判。

2.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参考答案)①“翁前子后孙扶掖”,认为家庭中应存在亲厚和睦、谐乐融洽的伦理关系;②“商行贾坐农耕织”,指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应各守本分,各司其职。

解析 问题提示中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意味着主要的道理应在下阕找,而此意一句从词的行文结构(主要指上下阕各自的职能与联系)来讲也是针对下阕前两句而引发的,而道理的表述方式是要怎样,不要怎样,由翁前子后孙扶掖可以得出这是讲关于家庭的道理,即家庭中应存在亲厚和睦、谐乐融洽的伦理关系,由商行贾坐农耕织可以得出这是关于社会的道理,即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应各守本分,各司其职。共两个要点。具体作答时,找到或者正确翻译句子视为结合内容,第一点回答为要重视亲情”“家庭伦理”“天伦之乐”“家庭关爱,要家庭和睦”“家庭和谐”“孝顺”“孝道”“尊老”“家庭融洽”“家庭快乐等都可以,只回答开心”“祥和”“亲厚等词语,看不出有家庭这个要素的则不能得满分;第二点要扣紧各个行业各守本分”“各司其职”“努力工作”“爱劳动”“敬业”“乐业都可以,未突出各个行业的则不能得满分。

(1)知人论世。分析诗歌的内容、主旨时,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主要思想倾向以及创作的主要风格来分析。

(2)梳理层次,抓住关键。古诗多卒章显志,要多抓尾句、尾联等关键句子,以此准确把握主旨。

()提炼哲理

(2020·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

读 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①黮闇:蒙昧,糊涂。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鉴赏 这首诗直言不讳地表达了王安石的历史观。诗人针对当时俗儒歪曲历史事实的现象进行抨击,表现了一个改革家的战斗精神。

诗的开头四句说,自古以来,一个人的功名是经过一番艰难才得到的,却不知谁能如实记载他们的事迹;历史从来都是难以说清的,即便在当时也是是非难辨,在遥远的后世就更是如此了。后四句说,有人把古人流传下来的糟粕当作精华,而真正美好的东西是很难流传下来的;即便是最出色的画师,也无法描绘出人的精神,因而史书不过是故纸堆而已,并不能真正表达出历代高贤的品格。王安石不只是替古人感慨,也是为自己担忧,他已经预感到那些守旧势力不可能轻易放过自己,后世泼向他的污水肯定不会少。他提醒人们,不要轻易相信所谓正史对他的评价,应当透过层层迷雾追寻历史的真相。

下面是本诗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

(说明:该诗也可归入咏史诗中。)

答案 ①时人承误,末俗乱真 ②典籍所传是枝叶,非其“精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立功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答案 B

解析 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曲解文意。行藏终欲付何人意为一生的行事(事迹)最终交给何人评说。

2.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问: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

第二问: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解析 第一问是理解性阅读,答案实难唯一。本诗题目是读史,从史书的角度归纳可以与本诗一致:史书所记历代高贤生平,并非全部真实准确,常常有谬误。第二问属发散性阅读,可以从今天读书者的角度说,如何来读书(如本答案);可以从诗人的角度说,如何准确理解与评价历代高贤与建功立业者;也可以从今天读诗人的角度说,如何准确理解与评价王安石写诗的动机目的;还可以从国家体制与评价体系的角度谈,如何在今天建立公信可靠的史志体系。

(1)要注意形与神。哲理诗中的形与神的关系,就是艺术形象与哲理的关系。哲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而艺术形象则是哲理的躯壳。哲理总是因形而生,借形以寓,因此,我们应由形悟神,探求诗中的意蕴,理解诗的哲理美。

(2)要注意情与理。哲理诗中的情与理的关系,就是诗人的情感与理性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少古诗往往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

(3)要善于化实为虚。要从诗中所描写的具体形象和过程中抽取、提取出普遍的道理来。

对点练案

一、名句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郭橐驼并没有使树木长高长大的秘诀,只是不妨碍树木生长罢了,这对我们育人也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2)《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以猛兽出逃、珍宝被毁作比,指责冉有、季路有过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凤凰”是中国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吾不害其长而已 非有能硕茂之也 (2)虎兕出于柙 龟玉毁于椟中 (3)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二、对点训练

()(2021·新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示儿子

陆 游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

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

 七月诗:指《诗经··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B.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

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

D.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

答案 C

解析 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错。由颔联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可知,诗人认为无论是出仕朝廷,为官一方,还是成为平民百姓,躬耕陇亩,都要事国以忠,事亲以孝,并没有在两种方式中做出比较选择。

3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蕴含于“六经”中的圣人之道博大精深,普通人用尽一生钻研也无法穷尽;②道不远人,《诗经》中就有像《七月》这样重视农事的诗篇,熟读可以悟出立身根本,从而做到脚踏实地。

解析 从题干来看,要理解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的用意。首先根据诗歌的标题示儿子可知,这是一首教导儿子的诗歌。然后理解题干中两句诗的意思,道在六经宁有尽意思是,天下大道,都在'六经等书里,学贯古今,取法先圣,学习知识,哪里有尽头。诗人在此指出六经的意义,包含天下大道,这是要求儿孙能够熟读六经,发奋阅读;宁有尽是说没有尽头,这是告诉儿孙学无止境,要持之以恒。熟读周公七月诗意思是,一定要熟记背诵周公的七月诗,参照诗歌后面的注释可知,诗人要求儿孙好好学习周公的七月诗的目的是,鼓励儿孙发奋读书的同时,勤于农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草书屏风

韩 偓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怀素:唐代书法家,曾师从张旭等著名书法大家,以狂草著称。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表达出诗人看到怀素草书屏风之后惊喜的心情,以询问陡起,好像在问屏风主人“您从哪里得到怀素的草书屏风啊”。

B.第二句的“踪”指踪迹。用“踪”说明他平日就对怀素去过哪里极为留心和熟悉,所以知道怀素来过屏风的主人家里。

C.第三句的“尘色染”有两层意思:一是墨迹流传已久,古色古香,显得十分珍贵;二是字幅浸染尘色,有些斑驳,爱惜中流露出惋惜之意。

D.第四句的“墨痕浓”三字,仍然满含诗人的惊喜爱惜之情。一个“浓”字,生动地描述了怀素草书中那种笔酣墨饱、痛快淋漓的特色。

答案 B

解析 “'指踪迹”“知道怀素来过屏风的主人家里说法有误。不是指怀素的踪迹,而是指怀素的笔迹。

5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最后一联有什么含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含义:如果把屏风搬到水边,每个字恐怕都要化成龙,游到水中去了;“以龙喻字”,表现怀素草书飞动的气势和苍劲的形象,仿佛有生命一般。

(2)情感:“恐”字表现出作者对怀素草书的珍爱之情,对怀素书法的赞美之情。

解析 诗歌最后一联意思是,如果把屏风搬到水边,每个字恐怕都要化成龙,游到水中去了。古人往往把写草书比作笔走龙蛇,因为笔画的盘绕曲折,有如龙蛇迅速有力的游动。而该联将怀素的字比作龙,想象奇特,从比喻中可见怀素草书是何等的笔势夭矫,生动活泼。另外,古人常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来比喻书圣王羲之的字,此处隐然以怀素比王羲之,可见推许之高。字,不仅有估计的意思,也有恐怕它真化为龙,从水中飞走,而失去这珍贵难得的字幅的意思,有一种风趣的意味隐含其中,曲折委婉地表达了对怀素草书遗墨的万分珍爱之情。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偶题三首

朱 熹

其 一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其 二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幅巾:古代文士用整幅帛巾束首,称为幅巾,是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底处:何处。

6.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首中,“堆”字形象描绘出门外青山草木繁茂,绿紫相间,用词生动传神,蕴含喜爱之意。

B.第一首中,诗人终日闲游山前,自在之余却也暗含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C.第二首运用了比拟和比喻修辞,传神地表达出万斛飞泉奔涌而出的不可阻挡的气势和魄力。

D.两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见,着笔虽然不多,却耐人寻味,能够引发人们积极的思考。

答案 B

解析 暗含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于文无据。这首诗写闲适的生活,进而揭示做人治学的道理。

7平凡的生活现象中往往蕴藏着做人治学的道理,诗人看云而有思,临水而感怀。请分析两首诗各自阐述的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首:无论修身处世还是治学力行,凡事都要追求根源,寻求根底。犹如人们看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就应该去了解云何以形成。

第二首:事业的成就,在于奋斗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犹如水在出山之前,尽管遇到艰难险阻,它勇猛向前,终于擘开苍崖巨峡,取得斗争胜利。在注入平原以后,仍然奋斗不息,一路前行。

解析 第一首第三、四句意思是人们只知道雨是从云的缝隙里落下,不知道云是从哪里来的。其中只看”“不道反映出云腾致雨的现象人们经常可见,但虽是日常所见,却很少有人去追究云从何处来。这首诗揭示了人们对日常现象习以为常,少有追根求源的现象。这首诗旨在告诉人们,无论修身处世还是治学力行,只有透过事物探究其根源本质,才能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深刻,人生才能有更多收获的道理。第二首写汹涌的泉水劈开青翠的山峦呼啸而出,飞流直下,断枝枯木没有任何存身之处,直到冲到平原地区,这泉水才变成一川青碧的江水,平静自在地缓缓流注。通过擘开”“吼奔写出了泉水经过的艰险,最后又自萦回,写出了经过千难万险的泉水变成一川青碧的江水,平静自在地缓缓流注。这首诗启示人们,事业的成就在于奋斗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修身处世方面讲,要达到澄澈的境界,就要经历千难万险;即使遇到艰难险阻,也要冲破阻碍,一路向前。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题目。

读书(其二)

法式善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露叶既畅茂,烟条渐苍莽。

此理木不知,木乃遂其养。

我读古人书,辄作古人想。

掩卷了无得,心中时怏怏。

忽然古明月,照见天怀朗。

前境所造非,后境改观赏。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八句侧重说理,后八句现身说法,由理入情,展现了诗人读书时的所思所感。

B.五、六句描写树叶在露水的滋润下旺盛而繁茂,而青翠的枝条渐渐呈现出萧条的景象。

C.“忽然”用词精妙,凸显出诗人在读书过程中由“怏怏”到开阔明朗的心境变化。

D.末尾将“前境”与“后境”对比,揭示读书或许能使人改变看法、呈现新貌的道理。

答案 B

解析 青翠的枝条渐渐呈现出萧条的景象错。烟条渐苍莽苍莽指枝条繁密的样子,青翠的枝条呈现的应是葱茏繁茂的景象。

9本诗前八句运用比喻托物明理,给人以读书的启示,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以植树设喻,植树不可求骤长,读书也不能急于求成;②给人以读书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启示。

解析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的意思是读书就像树木的成长一样,不能求速成。植树不能马上长成,读书也一样,不能急于求成。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条渐苍莽,把树种植在空山中,任凭岁月穿梭,渐渐地,露水浇灌,树叶渐渐繁茂;枝条也渐渐变得葱茏,远远望去如烟似雾。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知识主要靠时间的点滴积累,需要循序渐进。这些比喻给人以读书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启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