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读十年前的《读者》 文/溪青浅 不得不居家的日子,电子书看久了眼睛干涩无比,听书又容易被干扰,突然想起来我还有占据一面墙的书柜,那是我从刚参加工作到十年前每月一本积攒的书。 书柜很久没打理了,除了孩子的课外读物、我的专业书和我积攒的名著,剩下还有一个独立的柜子,专门放着连续买了十多年的《读者》。 以前每月发行《读者》和《读者原创版》两本,我期期不落,买来读完就精心收藏起来,望着厚厚几大摞杂志,我突然想翻翻看,重读这十来年前的杂志心情百般杂陈。 随意抽取了两本,是2010年的原创版。坐着窗前晒着午后和煦的阳光慢慢翻看,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一段段发人深思的哲理吸引着我不停读下去。 过了12年,这些文章依然引人入胜,所以说文字的美丽是隽永的,多年之后依然熠熠生辉,清新温暖的诗文荡涤人的心灵,寓意深远的哲言启迪人们深思。 假设一下,如今我们刷手机看到的头条新闻、赚流量的文字,十年以后会不会还引起我们的兴趣?那些时尚的词早已没入烟尘无人提起,而那些轰动一时的新闻也早染上历史的尘埃,不值一提。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留在身后的灰尘很快就烟消云散,车辙压过的土地却愈发坚实,只有那些深植于泥土的文字才历久弥香,散发出文字对人类影响深远的魅力。 一些经典的名人故事百看不厌,每次看都会给人新的发现新的感悟,而另一些发生在平民身上琐碎的小事更能令人感同身受。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往往是一些底层的励志故事才更感人,如果十年之后有追踪报道就更好了,生活不总是一帆风顺,也常常事与愿违,虽然我们希望看到的是皆大欢喜,但真实的人生不一定有你期待的结局。 看到十几年前的故事,我总会想象故事的发展,也会幻想十几年前的事情发生在如今又会是怎样的过程和结局? 影视作品很仁慈,总是让错过的人再相逢,可是生活中有些人一旦错过,便是永远不会再见。 所以那些寻亲节目才会拥有众多的观众,老泪纵横相拥老友的场面最令人感动,被节目组千辛万苦寻找到的老友在见面的一霎那无疑是激动万分的,可是屏幕之后呢? 在那种热烈气氛烘托之下或许可以暂时冰释前嫌,但之后呢?人心不敢想象,重逢不一定都是美好,错过不一定都是遗憾。 重读十年前的读者,有些故事曾经让我泪流满面,有些故事让我感慨万千。那时孩子刚上学,我是个为工作家庭焦头烂额的年轻母亲,如今人到中年,心态变了许多,因为生活教会了我许多。 重读那些文章会有些许的感动,但不会热泪盈眶,亦不会义愤填膺。时间真是神奇,它不光会给人眼角添皱纹,头上添银丝,也会让心生了白发长了皱纹。 我注意到有些文章旁有我初读时的感受,甚至有干涸了的泪滴痕迹。可以想象我当时强烈的情感冲击,如今读来心虽也会起涟漪,但再也没有那么强烈了。 一路走来,我的生活虽然没有大风大浪,但心早已失去了年轻的鲜活敏感,染上了岁月的风霜。 重读10年20年前读过的文章会给人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有时觉得沧海桑田,一切都变了,有时又恍惚觉得看到了多年前读这篇文章的自己,时光穿越电光火石间,感受到了自已当初内心的悸动。 人生不可以重来,文字却可以重读,如果你有空,去重温当年那些或让你心潮澎湃或感悟至深的文章吧,在文字中寻找失去的记忆,寻找久违的初心。 |
|